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抡语儒圣,我给天下定规矩 > 第55章 这合理么?这非常合理(为感谢‘踏雪寻梅去’加更)

第55章 这合理么?这非常合理(为感谢‘踏雪寻梅去’加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咸阳以北尚未修筑直道。

    大军只能沿着无数车轮碾压出的车辙印记一路北上。

    又花了半个月时间,二十万大军才终于抵达榆林大营。

    离着大营还有老远,赢予仁便见一队骑兵策马狂奔而来。

    抵近附近时,为首那名膀大腰圆却气质儒雅的中年将领翻身下马,拱手一礼。

    “末将蒙恬。”

    “拜见扶苏公子、拜见予仁公子!”

    赢予仁翻身下马,客气的拱手还礼。

    “见过蒙将军。”

    扶苏却是上前两步,扶起了蒙恬。

    “岳丈无须多礼。”

    “出征之前,思淼还托本公子劝说将军多多休息。”

    说话间,扶苏从亲兵手中取来一个包袱。

    展开后,一件虎皮鞣制的大麾便出现在扶苏手中。

    “这是思淼亲手织造的大麾。”

    “思淼说已经多年未见岳丈,不能于身前尽孝,希望这大麾能代她给岳丈些许温暖。”

    蒙恬的女儿蒙思淼,便是扶苏的正妻。

    这也是在原本历史上,嬴政将扶苏发配到九原郡的根本原因。

    接过大麾,蒙恬抚摸着上面有些粗硬的虎毛,双眸有些湿润。

    但很快,蒙恬就收敛了情绪。

    将大麾小心的披在身上,蒙恬右手一引。

    “诸位,请入账!”

    一路进入中军主帐,杨端和便迫不及待的发问。

    “蒙将军,此战准备怎么打?”

    蒙恬展开地图,沉声开口。

    “匈奴不善攻坚,打不了硬仗,依仗的唯有马速而已。”

    “故而本将意欲分兵两路。”

    “本将率主力兵马自东向西,杨将军率本部兵马自西向东。”

    “两路兵马如一只大网般,将河南地(黄河以南的河套平原)的匈奴部落一网打尽!”

    右手猛然一攥,蒙恬冷然开口。

    “此战过后,本将要夺回全数河南地。”

    “匈奴若再想南下,便必须渡过大河(黄河)。”

    “届时,匈奴依仗的马速再无用处,只能与我大秦水师作战。”

    “本将倒是要看看,那群茹毛饮血的匈奴胡贼能造出怎样的战船,与我大秦抗衡!”

    看着地图上探明的匈奴部落驻地,杨端和点了点头。

    “末将附议。”

    “河南地西侧的部落相对较弱。”

    “即便多个部落汇聚一处,本将也可用十万兵马将其尽数拿下!”

    主将副将已经达成一致,眼瞅着就要布置具体军略了。

    但赢予仁却突然开口。

    “将军何不直扑九原城?”

    蒙恬摇了摇头,认真解释。

    “予仁公子有所不知。”

    “九原城距离上郡距离颇远,且此地已至黄河边缘。”

    “若欲攻此地,便需先纵向打穿河南地,方才能开辟一条并不安稳的补给线。”

    “直接攻打九原城,弊大于利。”

    赢予仁拿了跟木棍点在九原城的位置上。

    “九原城是匈奴在河南地的中枢。”

    “一旦攻破九原城,河南地的匈奴部落将群狼无首。”

    “且九原城还横亘于黄河南侧,乃是乌拉山口的重关。”

    “倘若不能打下九原城,那将军将匈奴堵在黄河北岸的设想便无法实现。”

    面对赢予仁的质疑,蒙恬依旧没有烦躁,只是笑着点头。

    “予仁公子所言不错。”

    “本将此战便是欲要收服九原城。”

    “只是将九原城放在了最终的目标而已。”

    赢予仁抬头看向蒙恬。

    “蒙将军可知九原城附近的黄河河段何时结冰?”

    蒙恬闻言一笑。

    “公子是担心黄河结冰后对此战的影响?”

    “公子且放心,黄河每年只会在一月中旬冻结数日。”

    “其他时间最多不过是有冰凌充斥其中而已。”

    “匈奴根本无法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渡过黄河。”

    赢予仁无奈摇头。

    “那只是榆林河段的黄河!”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黄河冻结的也就越早。”

    “据本公子所知,九原城附近的黄河河段会于每年十一月中旬开始结冰。”

    “十二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一日之间,将完全冻结。”

    “现在距离黄河冻结,已经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了。”

    “若不直扑九原城,我军根本不可能在黄河冻结之前拿下九原城!”

    听到这话,蒙恬的脸色已是一白。

    赢予仁抬头看向蒙恬,沉声开口。

    “黄河结冰之前,匈奴难以运输大量兵马驰援河南地。”

    “唯有在黄河结冰之前占领九原城,我军方才能抢先占据黄河的有利地势。”

    “让匈奴不敢踩着冰面与我军作战。”

    “否则匈奴的主力兵团便可以直接从冰面上走到九原城,与我大秦鏖战。”

    “若是不希望九原城化为血肉磨盘,磨尽我大秦儿郎的鲜血。”

    “黄河结冰之前,必须夺取九原城!”

    “夺取九原城之后,再慢慢料理河南地残存的匈奴部落,岂不美哉?”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秦北伐之际,匈奴确实在黄河结冰之后也没能及时派出援军。

    但,大秦却比原本历史提前了两年北伐。

    赢予仁不能用三十万将士的生命和此次北伐的胜负,来赌头曼单于这一次依旧不能及时派出援军!

    蒙恬惊声发问。

    “予仁公子,你确定?”

    赢予仁点了点头。

    “本公子自然不会妄言。”

    “且蒙将军可曾想过,黄河中的冰棱是从何而来?”

    “便是上游冰层解冻之后,顺流而下的产物!”

    蒙恬额头渗出一层薄汗,诚恳的面向赢予仁拱手一礼。

    “末将拜谢予仁公子提点。”

    “否则末将错失战机还不自知啊!”

    赢予仁拱手还礼而笑:“将军多礼。”

    “本公子既然随军而来,总是要发挥些效用才是。”

    “否则岂不是白吃了那么多军粮?”

    蒙恬也笑了笑,随即好奇发问。

    “末将记得,公子师从儒家才是。”

    赢予仁点了点头。

    “将军记得没错。”

    蒙恬不解之色愈胜。

    “那公子为何会对这等行军之事如此了解?”

    赢予仁认真的看着蒙恬。

    “本公子身为儒家弟子、孔子传人,会些军略合情合理啊!”

    蒙恬:???

    蒙恬忍不住反问。

    “这很合理么?”

    不等赢予仁开口,扶苏先认真的点了点头。

    “岳丈,这非常合理!”

    蒙恬:……

    这合理个屁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