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葆光 > 第三十回:天无情人间逢奇荒,地有怨万物遭…

第三十回:天无情人间逢奇荒,地有怨万物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地震前的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官方鼓励人们种植鸦片,军阀借此扩充军饷,官民各有所图,商人从中牟利。一时间,这地方种植鸦片成了风,甚至吸食鸦片都成了时尚。

    当时好几个大户人家的掌柜们,就开始奉劝当地的人,还得把眼窝子揉亮些,看得远一点,不要只顾图个眼前的小利,要是再遇上灾荒,省得到时候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

    地震过后,就有几个大户人家的主人,开始担心吃饭问题了。心想,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多少人家因吃饭问题犯了难心,即使手里有钱,都没有办法从外面换来粮食,只能向本地人家赊借,相互之间迫于情面,都要犯点难场。再遇上逃难的,走到门上,不管如何也得打发点才行。

    在这偏僻山沟里生存,保证有水有粮,那才是最要紧的事。古人留下的经验是,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身上有。市场上的粮食,那可是远路上的水,解不了近处人的渴。劝大家还是多种点粮食,少种点鸦片也无妨。有的人家只当是秋风过耳,没有听见。

    天时又有好转,大户人家忙着雇佣长工,尽量开荒种田,储备粮油。时下许多小户人家还在急于趋利,大片种植鸦片。吴先生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是有点揪心。一日遇见李明达,就说了些闲话。

    牛羊牲口要吃草,人无粮食吃不饱。不种粮食,遇上年馑该如何。这鸦片是能赚钱,有钱就能买粮食,但我们这里山高沟深,出入道路崎岖,从外面运粮食很困难,自给自足,才是最好的办法。遇到年馑的时候,你看哪一家人,是吃鸦片,喝铜钱活下来的,要是当时家中没有粮食,山摇地动,天崩地裂的,连条路都没有走的,还能到市场上换来粮食吗。请李明达奉劝大家一番,还是把农事做好,这样才稳妥点。

    李明达听了觉得说得在理,但去劝说别人,叫人家不要多种罂粟,那可是断别人财路的事,落个损人不利己的话把子。人常说,劝赌不劝嫖,劝那些贪财好色的人,只怕自己难于担当。便对吴先生说:“咱们一起给道老爷说说看,道家现在是望族大户,道老爷名望又高,他劝了可能还有点效果。”两人就把这劝人的希望寄托在道老爷身上,直奔道家而去。

    道老爷可是个明理之人,听了吴先生和李明达的话,虽说不是书上的,但觉得很有道理。立即起身说:“咱们一起到各家各户看看,种烟种粮的多少。顺便把你们的主意,给大家讲一下,让他们也知道些从长计议的道理,省得遇上年馑的时候,死磨硬缠的到别人家赊借粮,弄得大家都不得安宁。”于是三人就出门,到各家各户走一趟。

    先来到周家,问了一下各种作物种植的数量,周家人也如实说了。大家听后,觉得这土地基本都是种罂粟了,粮食没有多少。再问周家的说:“你种这一点粮食,一年下来够吃吗。”周家掌门一听,就明白了意思,心想这是见不得穷人吃白馍,你们都在种,三番五次劝别人少种。

    你们的土地多,大户身上的毛,小户人家的腰。嘴里随便应付着说:“今年已经种上了,明年少种点烟,多种点粮食。”这周家人心里暗想,我种啥种多少,管求你们的啥事。虽然心里不爽,但还算给面子,没有让这劝说的好心人伤脸。

    随后几人就来到苏家梁,问了苏家的情况,也讲了些种粮的好处。苏家人听了说:“你们说的都是道理,但这当下官方还在鼓励种烟,种烟也有利可图,种烟换粮也是个办法。我也想种点烟,只是这干梁皮子地上,还种不成烟,就只能种点荞麦、胡麻、洋芋,种其他什么作物都是个百搭。”

    到了龚家劝说了半天,这龚家人可不再客气,说出的话都能把墙碰倒。牛王爷不管马王爷的事,马王爷不管驴的事,各自管好自家的事。种好自己的田,不要总想着犁别人家的地。

    这几个大户人家的掌门,真碰上了坎头子,都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离开龚家,准备往王家去,道老爷有点犹豫,嘴里说,这王家人也是个犟板筋,说不定又说些难听话,叫人脸面上难堪,耳朵里刺痛,到时候腿肚子都痛得走不动,从人家的门上退都退不回来。

    道老爷心中有点不乐,加上路远,不愿再去劝别人了。随后就说:“俗话说的好,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咱们还不如不去的好,我们现在做的这事情,那是背着儿媳妇游华山呢,人挣死了,还落个倒出(爬灰)的名声。”

    吴先生和李明达知道了道老爷的心思,大户人家的掌柜,顾及面子上的事,虽说不顶吃喝,也省得脸面上难堪,就随了道老爷的意思。道老爷就回自己家去了,吴先生和李明达还在犹豫之中,到底去不去再劝别的人家。吴先生就说:“顺路的事,随便说一声,咱们把话说到,听与不听,就由他们的主意去就是了”

    两个人便顺路就来到王家和李家都说了。王家老二说:“我家的地大部分都卖给了罗家,这道湾说是叫王家湾,其实已经是罗家的湾了。我这里的事你们就不要操心了,即使遇上年馑,讨要也要走远路,也不会连累你们的。”

    上李家户大人口也多,听了李明达的话,迫于情面,有明理的人就答应说,你们说的有道理,我们会照办的。也有心存疑虑的含糊其词,其他人们都没有什么说法。

    再说这罗家、刘家本来就是为了种鸦片发财,才搬到这地方来的。一听说叫少种点鸦片,多种点粮食,听着自有道理。心下琢磨着,你们是站着说话腰不痛。只是迫于欠了吴家的人情,以后还要准备和吴家结个亲,在这里居家,也就不好信口乱言,只好应承说:“明年开始,主要种农作物,尽量少种点烟。”

    这几个大户人家的掌门,到处走了一趟,苦口婆心,也费了不少口舌,就对各家各户都奉劝了一阵。有的人家给了面子,也有人家不讲情面,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到了第二年,这里仍然是各行其是,满山绿叶红花。把这里的山湾梁峁,装扮得很美丽,只怕好看不中用。

    漫山遍野丽春花,蜂飞蝶舞不由他,人为财来鸟为食,那知后世归谁家。

    且说这吴家,有两个女儿已经成年,长得端庄,家教严法。曾在李家河湾修庙建私塾的时候,茶饭手艺把好多人给镇得不轻。当时这罗神仙和刘根两个,一只眼睛盯着这两个女子,另一只眼睛看着自家的儿子,心下就有了个谋算。当时因娃娃们年龄还小,就没有提及。

    自从携家来到歇马店以后,暂时借宿在吴家,便动起主意来了。心想要是与吴家大户成了亲,儿子有个着落,全家还可以依靠。想到这些,两家除了给吴家干活卖劲外,还拖了李明达做媒,想与吴家成个亲。李家主人善于其事,双份子人情何乐而不为。

    一日,李明达便到吴家来提亲,吴老爷觉得合适,但老太太有点拧辞。吴老爷便回李明达说:“等我和老婆子商量一下,三天以后再回话。”明达就回去等回话了。

    老爷便与老太太商量说:“我看这两个少年还不错,人长得也挺当,家教也还严法,做事行为本分。干活比咱们的儿子们麻利还攒劲,以后成了女婿,住得又近,也是个帮手。就是穷一点,只要人停当,以后会变好的。”

    老太太听了说:”依你的说法,我当年早就嫁给别人了,还能等到你来娶,当年光屁股的人,象粪堆里的屎爬牛一样多。再说刘家的儿子还算罢了,罗家的儿子说话哼哼唧唧,口齿不清,听得费劲。

    吴老爷说:“只要他们能像屎壳郎一样,就一定能把粪疙瘩滚大。说话哼哼唧唧,那是地方方言,口音不同而已,时间长了就听清了。咱家的老五说话你都能听清,人家还不是结巴,有什么妨碍。”老太太一听这话,心想自己的老五以后怎么办。就说:“那就把两个女子叫过来,问一哈听听她们的主意。”

    老两口把两个女子叫到跟前一问,一个回答说:“我们女子家就是洗了脸的水,你们泼到哪里就在那里。”另一个回答是:“天生的是鸡,跑到哪里都是爮着吃的命,你们看着办,想把我赶到啥地方都成。”

    老爷听了便对老太说:“她们这是牢骚话,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会结仇。咱们还是乘早些的好。”老太就不再多说了。

    刚果三天,李明达又来了,说了半天的好话,吴家老太太就应承了,没有过多长时间,吴家的两个女子,大的一个嫁给罗家,小的个嫁给了刘家。罗家,刘家就这样,与吴家结成了亲家。

    话说这土地爷怒气才消几年,老天爷又不乐意了。这西北地方,农耕季节一年无雨,当年颗粒无收,集市上斗麦价格暴涨,远路饥民遍地,流民开始四处求食,到处都有劫匪盗贼出没,存粮不多的人家,已经是人心惶惶。

    眼见这接二连三的灾祸,蜂拥如潮的难民,过去老人们说的话,就浮现在眼前,深知这天灾人祸的无情。谁知这老天爷真上火了,连续几年的基本无雨,地上干燥,水源枯竭,出奇的旱灾,植物无法生长,又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残酷的现实。

    说起这旱灾,涉及地域范围之广,造成的后果之严重,连神仙都不敢聆听。既是载入史册,后来人们都不敢多看一眼。那凄惨的景象,要不是亲自经历者,根本无法想象。假如还有怀疑是糊弄玄虚,捏造奇迹的话,那就会把当时的经历者,惹得生气不能容忍,又活了过来与世人争诉着说上一遍。

    且说这灾荒初期,当年地里虽然欠收,但还有点收成,原来各家各户,多少还有点存粮,除了自家人吃,另外要给官方交上地租,时常还要打发那些逃荒要饭的。当时还没有感到过分的难场,凑合着过了。

    但连年不断地大旱,地里的收成逐渐减少,有的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每年寅吃卯粮,根本没有剩余,真是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谁知这仅仅是个前奏,三年之后,便是天黄地荒人惶惶。

    天不下雨,种子种在干土里,首先是出不来苗,就是稀稀不拉出来几根苗,后来也就干枯了。即使如此,但人们还是抱着好大的希望,继续辛苦地耕种,只盼望老天下雨。

    世人都没有想到,这老天爷真是无情,西北地方连续几年久旱无雨,或是雨不逢时,西凉地方又有地震发生。接二连三不是逢天灾,就是遇地灾。兵家又是隔三差五生祸,人间连年不断遭难,一场前所未有的奇灾发生了。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重,在国家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歇马店这里也不例外,连年干旱,种子下地根本不能发芽,连续几年庄稼颗粒无收。一年绝收,大部分家口靠吃余粮,补充点野菜,也能度日。起初有钱的人家可以在集市上买些粮食,自大地震以后,大户人家早就有所预见,有些小户人家,还算有点明知,把种鸦片所得的钱都换成了粮食。

    也有那么几户人家的主人,把钱捏在手里,都快捏出水来了,就是舍不得换成粮食。当下粮食价格飞涨,更是觉得不合算。再等到后来,就是把袁大头长在自己脖子上,也找不到点粮食了。钱放在手里,又怕钱被贼匪抢了,干脆埋在地下,只好等自己到了地下以后,再去做个富华人家。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经历过富贵,也不知道富和贵到底是个啥样子,只要是能有个温饱,那也就算得上是富裕人家。至于贵,根本就提及不到。

    且说这连年旱灾的征兆,给人们预示着大灾荒即将来临。连续几年久旱无雨,庄稼基本绝收。到了三年绝收时候,人们实在就没有吃的了,凡是能吃的树皮、草根,饿死的六畜等东西全部吃掉了。

    这里的人们在无奈之下,把这道沟仅有的几个庙门都挤破了,不仅给这里的神仙磕了不知多少头,还把这土地爷,灶王爷,牛王爷,还有什么马王爷,驴王爷等,天上的地上的,除了毛鬼神以外,把能叫出名字的各路神仙都拜遍了。最终还是没有解决腹中之饥饿,也没有躲过饿死鬼的魔掌。

    灾荒期间,水源枯竭,草木凋零,所有生命都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那些将要被饥饿夺去生命的时候,到了这一地步,才想起了当年人们的奉劝。只是后悔地说,听人劝,吃饱饭。

    那正是:曜眼红花开满山,只种鸦片不耕田。鸦片自是能变钱,不愁吃喝不愁穿。

    小户只顾把钱赚,大户苦口吐衷言,怨恨当时不听劝,好心当成驴肺肝。

    谁料光阴如这般,有钱难得充饥寒。如此年馑实罕见,腹中饥饿向谁言。

    男女老少饥肠断,六畜万物生存难。金山银山堆眼前,一世辛劳也枉然。

    且说周家沟的周家人,祖上也是这里的拓荒者。门头上几家住户,后来都以种鸦片为生,没有一家存下点粮食的,当下遇上年馑,都快要饿死了,实在无法,其他人就弃家逃难去了,死活不晓。只有一门留在这里,两口子幸运地生存了下来。

    也有好多人,听说城里设了粥场,就打着拐去找舍饭吃,走不动就跌倒,跌倒就断了气。卖儿卖女不计其数,苏家梁上的苏家人,老人们为了后代,把所能吃的东西,留给娃娃吃,实在无法就把娃卖给过路的灾民,也不知道后来是死是活,结果如何。自己只能在这里挣扎着,最终大多数都饿死了。其中有苏家的老人,就把唯一活着的十几岁的女儿,让一个逃难的挑夫领着去逃生,后来还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灾荒持续时间一长,不论是老弱病残,还是原来身体强壮的,人们长期忍受饥饿,其他病症也就出现了,身体太虚弱,就容易染上瘟疫及各种传染病。

    好多的父母临死之前,看见自己的娃娃,还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哭喊,只好忍心送给别人家了。眼前的情景那便是:李四早上埋张三,中午李四升了天。刘二王五去送葬,月落都赴鬼门关。

    再说这牛羊等牲口,当下地面上草都没有,除了在沟里喝点苦水,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啃土吃,也啃点树皮之类,还有啃干木头的,实在不行,只有卧在地上等死了。没有死之前,人们总在想方设法,尽量让它们活下来。大家都知道,没有这些牲口,就是将来老天下了雨,还没有办法种地。除非确实饿死了,人们只好把它们的残骨烂肉吃了。

    虽然暂时充了饥肠,但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也许不小心还染了疾病。除了牛羊牲口,就连那些飞禽走兽,麻雀老鹰,喜鹊乌鸦,哺乳动物,黄老鼠,驹狸猫等等,都不见踪影了。但寄生在人身上和六畜身上的寄生虫,虱子虮子,还照样愉快地活着。

    话说这饥荒年景持续了好几年,最后到了人吃人来狗吃狗,乌鸦麻雀吃石头,老鼠饿得都没法走。当时听说其他地方的人,还有好多娃娃饿死了,就吃死娃娃的皮肉。

    没有吃喝的时候,好多短见识的人家,才醒过神来。对那些有远见,存了好多粮食的人家,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的人就想起了寒候鸟的故事。

    灾荒期间,只因这里人烟稀少,这里的土地存有大德,也没有亏待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老天有眼,手下留情,时常还下点雨,这灾荒逐渐过去了。这里的幸存者,除了感谢人间的恩惠,始终没有忘记在这块土地上,与干旱抗争的各种野菜植物。

    当毒品驱逐粮食,贪婪驱逐良心之时,一旦遇上天灾,就难免会出现这种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真是天晴不垒窝,天寒冻死我,满腹的后悔无法说。经历了灾荒,大家也得到了教训,也明白了好多道理。白花花的银子,只能供心上欢,到了关键时期,除了食物,其他东西都难充腹中之饥。

    老天爷的火气,渐渐消了下去,给大地上降了甘露,万物得水便有了生机,作物开始生长,灾荒逐渐缓和。歇马店这道沟里,好在人烟相对稀少,大多数的人家还算幸运。

    灾荒逐渐过去了,从死神窝里爬出来的人,个个都是心有余悸。为自己能够死里逃生而欣慰,也为这难熬的岁月而后怕。

    灾荒过后,光阴稍有好转,大家听说本省辖区地方在这场灾荒中,有几百万人因饥荒都没了。就近地方的一个六万人口的中不溜城市,只剩下了三四千人了。还有三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八万多人死于饥饿。大家知道这些消息以后,觉得这地方还算不上重灾区,感到莫大地欣慰。

    经历了奇荒的老人们,都给自己的后代们交代说:“你们想办法把那些能救命的野菜,杂草等实物的名字都记住些,说不定啥时间还能顶上用场。再要记住的,那就是,长时间过度地饥饿以后,若一旦有了吃喝,要适量地吃,还不能吃多,更不能吃饱,要不然就胀死了。”

    读了几天私塾的人,就把这些说是无情却有情的经历,都如实地写在纸上,记在心上了。其中能够充饥救命的有,地软菜,苦苣菜,花花狼(蒲公英),车前子,蒌蒡,辣辣,馅饽饽,苦紫菀,茴蓧,酸刺蓋,石枣子,羊,小蒜,驴等等。

    还有树木,榆树,槐树桃李杏树不在话下。也有些草木植物,如狼毒,大碗花根,骆驼蓬,茼蒿,狗牙苔,是绝对不能食用,不但不能救命,吃了立即送命。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遇上了长时间大范围的年馑,实在无法,只要牲口能吃的,人吃了也能维持生命。这就是从灾荒中活下来人们,生存经验的归结。

    这次灾荒给这地方的人们,以最严厉的教训,刻在脑海里的烙印,几代人以后都难以抹去。也使得这里的农家人,长了好多的见识,知道了多存粮食,那才是最要紧的道理。要知后事,下回再述。

    【作者题外话】:重新修改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