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第153章 第153章

第153章 第15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终有一天, 你会和我一样。

    随着两任幕后主使的自杀身亡,红门这个建立多年的反动组织彻底归于湮灭。

    “他……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名单,上面有所有在逃人员的信息, 这些人很快就能全部落网, 你……节哀。”

    周建林一瞬间眼泪纵横。

    他好像失去了所有精气神, 什么都散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动不动。

    苏梅都没敢跟他说话, 只指挥着周珍珍去看他, 里面传来她的惊呼声。

    “爸爸, 你的头发怎么白了?”

    苏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拿着笔的手忽然顿住,久久没有说话。

    很久以后,纸上留下了一部书的名字。

    ——《深渊》

    一个从小不幸的家庭, 一个高智商犯罪分子,一个自以为社会清道夫的人,一个……从光明走向毁灭的故事。

    周平的案件影响十分巨大,首当其冲就是周安的事情。

    他曾经指使手下两人制造了苏全福一家人的意外事件, 原本没有证据,那两人躲起来了,只要他咬死不说, 就没办法判刑,之后大哥会救他出去的。

    可谁能告诉他现在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说我大哥死了?”他疯狂摇头,“不可能, 不可能的……”

    他说过要来救他的, 他以后还要跟他学更多东西,他在他心中是无所不能的, 他怎么可能死了, 怎么可能自杀!

    而周平的死讯带给他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打击, 还有他犯案的证据。

    按照那份名单,所有有关人员相继落网,包括犯案的两个人。

    被抓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抵抗的心思,从周平派他们过来教导顺便保护周安,到周安让他们制造意外将苏梅一家全部解决,大事小事全部都交代了。

    周平已经死了,周安再也没有办法逃脱惩罚。

    他参与谋划杀人,拐卖等恶□□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后又拒不交代,性质恶劣,本应判处死刑。但因年纪过小,杀人未遂且被害人一家愿意谅解(周建林亲自恳求苏家谅解),最终在周安的歇斯底里的叫喊声中,他被判二十年劳改,不得减刑。

    这起轰动全国的未成年犯罪案件终于落下了帷幕。

    周建林去见了他最后一面,回来后看着家里两间空荡荡的房间,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周安被关起来了,最大的威胁周平也死了,周宝丫已经遭到了厌弃,此后周建林就只有周珍珍一个乖女儿了,本来苏梅应该高兴的,可她现在不仅没有高兴,反而只觉得恐慌。

    因为周建林并没有升职。

    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按照时间线来说,周建林会在今年升职,将她带去随军才对,可现在什么都没有!

    “建林,这到底怎么回事?”

    周建林未来的成就是苏梅最大的底气,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别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她都会在心里安慰自己,将来周建林也会有的,他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只要跟紧他,这辈子她什么都会有的。

    可现在事实并没有按照她记忆中的来发展!

    此时她也顾不得周建林是不是沉浸在哀痛中了,连声追问他:“这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会没有升职,都五年了,五年了,你为什么还没有升职?”

    相比她的惊慌失措,周建林很平静:“部队的名额有限,别的同志立的功劳更大,资历更深,自然名额就是他们的。”

    “你立的功劳不够大吗?”苏梅急了,“你不是还参加了什么特殊任务吗,那么大的功劳还不够让你升职吗?”

    “因为我中途回来了,任务不算完成。也因为我家里的事情,政治审查难以过关。”

    他平静得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

    哪怕调查部已经查明周平的事情与他无关,可接连两个孩子违法犯罪,还是这样的重罪,他这个当父亲的也无法置身事外。

    别人都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连累,只有他是被自己儿子牵连,他曾经最骄傲的孩子,给了他最大的打击。他没有犯错误,部队不会叫他离开,却很难再更进一步了。

    可苏梅怎么能接受这个结果,她如遭雷击:“是他们害了你,是这两个害人精!害了我还不够,现在还要连累你,早知道当初就——”

    “就把他们早点解决吗?”周建林忽然问,他慢慢抬眼看向苏梅,“你也害过他们,苏梅。”

    “我、我没有……”对上他的眼神,苏梅一下子慌了,“我怎么可能害他们,每次不都是他们要害我吗?”

    “你曾经向调查部举报过大娃,说他和反动势力勾结,曾经去蒋家那里宣传二娃母亲被判刑的事情,挑拨他和别人打架……你想他们三个都不在,想要这个家里只有你独占利益。”

    随着周建林平静的声音,一句一句说着她曾经做过的事情,对他们三兄妹起过的恶意,苏梅只觉得越来越惊慌。

    她是做过这些事情,是想解决那三个前妻生的孩子,却没想过周建林会知道这件事情!

    “建林,你从哪儿听来的谣言,我没有……”

    “你做过什么,总是会有人知道的。”周建林看也不看她,只道,“你在撒谎。”

    苏梅委屈的神色霎时一顿。

    明明他之前什么也不知道的,周平,是周平!他都死了还不放过她!

    “我做错什么了吗?”苏梅索性道,“如果不是他们自己犯错,谁举报又有什么作用,现在没有我出手,他们还不是一样被抓,分明就是罪有应得,根本不关我的事!”

    周建林沉默很久。

    “……我明白他们是罪有应得,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对苏梅说,“但我也无法接受你曾经对他们做过的事情。”

    “无法接受,什么……意思?”

    苏梅为他这样平静而冷漠的态度而感到恐慌,立刻后悔起刚才说的话了,连忙解释道:“不,建林,你听我说,我不是故意的,我……”

    “就这样吧,苏梅。”周建林站起身来。

    他们俩有对不起你苏梅的地方,苏梅也做了伤害他们的事情。人如灯灭,谁是谁非也不用再辨了。

    “建林,你是说……你不要我了?”苏梅声音有些颤抖,还有些恐慌。

    “不,我们还是夫妻。”也只是夫妻。

    只是他的脊背好像再也无法挺直,沧桑疲惫的脸上永远不会再有笑容,只等待哪一天痛苦将他吞没。

    “建林——”任凭苏梅怎样喊,他也不曾回头,看到这样决绝离开的背影,苏梅只觉得什么东西也离她远去了。

    对未来的先知失效会让她觉得惶恐,可此刻周建林对她真面目的看穿和失望才是让她更加惶恐的地方。

    她的荣辱,她的后半辈子全部都系在周建林身上,假如周建林真的厌烦了她,对她失去了所有感情,她以后要依靠谁?

    苏葵的长篇小说《深渊》才发表一半,“高智商犯罪”这个名词就迅速在文学界掀起了一阵狂潮,也在作协内部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宋万章就对她感叹道:“每次都变一个风格,一看就知道是你写的,别人是没你这个尝新的劲头的。”

    作协时常举行文学交流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交流作品和观念,这次讨论的重点就放在了苏葵新写的作品上。

    因为她一来又是一个悖于现在主流的题材。

    “这应当属于国外所说的侦探小说,这次为什么要写这个题材?”

    徐奚年现在并不会像以前一样批评她,反而很愿意听听她的看法。

    国内的侦探小说或者应该叫悬疑小说能够追溯到古代,多以断案为主体现世情,是通俗文学的一种。然而在近现代,这种题材几乎销声匿迹,不被主流文学界接纳,只听说西方那边比较喜欢。

    徐奚年以为苏葵是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苏葵却说:“应该是有感而发吧。”

    写的时候落笔就成,没有想过此时的国内外文化创作环境。

    不过既然大家问起,苏葵正好有话可以说:“其实侦探悬疑题材的作品在国外已经盛行许多年,在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文化体系。而最近这些年,这种文化也被很多国家引进发扬,假如要更多地考虑与国际文化交流,我想在文学创作上我们也应该做到一定的了解,互相学习。”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在华国题材单一断代的时候,国外却正是发展的黄金时代。

    她今天过来也不只是为了参加交流会,也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作品创作虽是偶然,却刚好能借它来与大家交流这个问题。

    作协的人知道苏葵现在是在外交部工作,接触国际上的事情比较多,也负责对外文化交际的事情,所以她的话说出来就不是随便说说了。

    宋万章问:“那现在的国家方面的意思是什么?”

    “目前我们和文化部商议过,在引进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要学习创新,丰富我们的文学创作种类。让传统文化也能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增强华国的文化影响力。”

    本来应该文化部向作协讲明,但这个政策也是苏葵在任上提出来的,既然今天来了苏葵就一起提出来。

    “你的意思是,上面要让文学作品百花齐放?”大家听了苏葵的话都是一阵心潮澎湃。

    说实在,作为文学创作者,没有人不想看到作品百花齐放,更没有人不盼望着华国文化能走向全世界。

    “可新的文学题材成长起来并不是一件小事。”苏葵的话已经不仅是在谈论文学了,现在是宋万章作为作协领导在和苏葵讨论政策,“至于向国外传播,恐怕难以兼顾两方文化。”

    “所以我们才要发扬本土特色,使新的创作方式与我们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华国特色的文学作品。这样既有创新,也能更好地宣扬华国文化。”

    华国也不是没有悬疑类型的生存空间,民间就拥有一批创作反特小说的人,以公安民兵等人和敌特分子斗智斗勇为蓝本。只是由于题材问题不容易被主流接受,当然宣传也不足,因此得不到重视。

    所有他们想到的想不到的苏葵都已经考虑过了:“我们还会出一笔专门的款项,专门扶持鼓励文学作品的创新,也会积极与国外进行版权沟通,将更多文学作品翻译出海。”

    她不仅考虑到了,还拿出了初步的计划书请大家发表意见。

    然而这初步已经详细到他们提不出任何意见,简直是属于走一步看百步,把后续所有的领域配合都已经安排上了。

    不过他们关注的还不是这个,而是——

    “《深渊》已经被国外的出版社买下了版权准备引进,还是好几个国家的出版社?”

    她不是还在报纸上连载吗,怎么就已经被国外注意到了?

    对此,苏葵的回答是:“我写的时候正好部门在商议文化输出的事情,我就将我的文章翻译了前半部分给国外的出版社,这样的题材正符合他们的主流文化,所以基本都给了我回应。”

    这部小说有别于民间反特小说多用来纪实的故事创作,而是更偏向西方侦探小说中的强大的解密铺垫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何况她还用了“高智商犯罪”这种简单精炼的名词作为概括,最能激起人的兴趣和挑战。又用了人性的生存和毁灭作为思考点,不得不说,完美契合此时西方的文化正确。

    并且她还不是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在国内是知名人物,在国外引进过作品,改编过电影。知名作者的高质量作品,他们怎么会拒绝?到时候再宣传一波东西方作家推理作品的比较对决,关注不就来了吗?

    作协的人算是听明白了:“这么说来,你的这部作品就是先行,可以视它后续的发展来验证政策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说起来,苏葵算是作协里作品最少的一个成员,但没有一部作品没造成轰动的。

    第一部《小草青青》引起了国内外大规模的讨论,又是翻译又是改编电影出国,第二部《清河乡之变》促成了解散公共食堂大政策的实施,改编连环画还获得了金奖出国展览,第三部更好,还没写完国外就要走了,是文学作品创新推广政策的先行军。

    每一部作品都伴随大事件大政策发生,所以奠定了她在文学上面的成就。

    “这个政策是好事啊,苏葵同志这书也出得好。等影响力扩大,也让国外知道,我们本土的创作从来不输给他们。”

    在座都是苏葵的老师长辈,他们不为她年纪轻轻得大荣誉而不平,只为她高兴,更为这个政策而高兴。

    苏葵今天来的目的也达到了。

    作协是作家群体的领航者,风向标,只要从这里转变,再配合政策宣传,各处文学作品就会跟随风向标一起百花齐放。

    就是结束的时候宋万章问她:“苏葵同志,我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将这部小说的收益全部捐出?”

    要知道她现在的影响力不同以往,稿费是最高的一档,更别说这部作品还被国外引进,各种版权费也是很大一笔,之后假如要改编电影,后续加印出版,收入更是不少。这么多钱都捐出去,实在让人不解。

    苏葵只是唇角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把这笔钱捐给学校,让更多孩子能够上学不好吗?”

    上学知事明理,不要走上歧途。

    宋万章作为《六月》的主编,拿到了下面一卷的文稿,他问苏葵:“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你写的这样智商高的人,能够进行完美犯罪吗?”

    不怪他好奇这个,实在是里面很多犯罪手法都是闻所未闻。

    “有。”苏葵的声音很轻,不知道是不是在跟他说话,“完美来自于残缺,好似空中楼阁,崖边行步,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就像她结局写的那样,凝视深渊,坠入深渊。

    六五年的元旦到来的时候,苏葵落下了《深渊》的最后一笔。

    明年,就是六六年了。

    她的桌面上还放着一封未曾署名的信,那是她给调查部的最后一份礼物。数次给神秘人立下无所不知的印象,数次送去最准确最震撼最需要的消息,都是为以后未雨绸缪。

    经过上一次的事情,他们心中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测。现在,她要为“神秘人”这个身份划下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句号。

    这天,对调查部来说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天。

    调查员以最郑重的态度,最快的速度将一封突兀出现,没有任何署名的信件交到部长手中。不仅是因为这个人是他们内部第一机密,更是因为“他”传的消息从来都是绝密大事,他们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纪部长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次的传信不同于以往。

    里面不再是报纸剪裁,不再是密码翻译,反而是手写的字体,公正整齐,仿佛印刷出来的一般。

    纪部长心中一沉,这样的转变不是意味着“他”想要换方式,就是意味着“他”可能要消失了。看信件的厚度,只怕是后一种答案,这一次的内容一定是比从前都还要重要的消息。

    即便有了心理准备,在看到信件开头的时候,他还是控制不住地瞳孔紧缩。

    ——一份来自六十年后的答案

    仿佛一道雷直击头脑,他深呼吸好几口气才压下快速跳动的心脏。

    他细细看下去,越看越是控制不住内心的震惊,这上面写的比从前收到的所有信息都要让他惊骇。

    待到看完所有信息,纪部长没注意放下信纸的手都有些颤抖,他重重靠在椅背上,只有这样才能平复此时震惊澎湃的思绪。

    六十年的答案——

    从前怀疑过的一切都有了解释,从前不知道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来源,这就是“他”给的最后一次回答吗?

    他忽然站起身来往外走。

    “部长,您去哪里?”

    “去见几位首长。”

    他拿好所有东西以平生最郑重的姿态往中央走去,他清楚地知道,这薄薄的几张纸也许承载着改变历史的力量。

    今年的春节苏葵是在京城过的,因为赵芝兰和秦晓兰商议两家人一起团个年,两个孩子都确定了关系,秦晓兰没有不同意的。

    听说小妹有了对象,苏爱国李桂珍带着孩子也过来了。

    苏葵家地方比较大,年夜饭就摆在这里,陆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老两口现在是把苏葵当成了比亲闺女还亲的人,苏家就是他们最亲的亲家,早和一家人没什么两样了。

    这是两家人最齐,也过得最热闹的一个除夕。

    年夜饭摆在大厅里,一张大圆桌上有鸡有鸭有鱼,人人都不让苏葵干活,她好不容易做了两个菜就被掌勺的两位请出去了。

    大人们忙着端菜摆桌,还开了一瓶酒,苏爱国家的女儿秀芬正一边欢呼一边从院子里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就撞在陆成明的腿上。

    他还没说话,李桂珍的大嗓门就吆喝起来了:“你这孩子,干啥撞你小姑父身上!”

    小姑父一出,陆成明的脸有些红,下意识去看苏葵,却见她在笑,被她的笑晃花了眼,他有些移不开眼。

    陆家老两口一听也怔住,随后就笑起来。

    “成明,回神了。”陆子光看他那样子就是摇头笑。

    赵芝兰也说:“我看这人是傻了,还没到时候喊他呢。”

    “成明是个好孩子,”秦晓兰看了看两人,露出和善的笑,“早晚都是一样的,”

    两人虽然是确定了关系,可到底没结婚,还没到改口的时候,现下见苏家这个态度,陆家人怎么能不高兴?

    这说明他们的事情大有希望了!

    年夜饭结束,两人还想找陆成明叮嘱两句,叫他记得多说点好话,却发现根本不用他们操心了。

    苏葵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就挨着那棵枣树。

    见陆成明就站着,她轻笑:“站着干什么,坐下。”

    她拉着他的手,叫他坐自己旁边。

    天色暗下来,有烟花升空,远处有鞭炮响起的声音,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得很远。

    “苏葵同志。”在这样静谧的温柔中,他俊美的脸庞也更加温柔,“从前我在基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新年,我很思念你,没有办法见面,只好让信纸寄托我的思念情意。”

    每当他想念的时候,就会将心中的思念化作纸上的情意,所以给苏葵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信。

    “写信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在想这是我喜欢的姑娘,我想让她永远都幸福快乐。会不会有一天我可以带给你这样的幸福……”

    他的目光深邃又温柔,看着苏葵,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所以,我们可以一起组建一个革命家庭吗?”

    说完,他又疑心自己是太过着急了,薄唇微抿:“我只是……”

    “好啊。”苏葵说。

    陆成明有些怔住:“你说什么?”

    “我说好啊。”苏葵对他笑,“看最近哪天有时间,我们去把证领了。”

    陆成明几乎已经不会说话了,只是看着她。

    那是藏在心里最深切的渴望,在此刻终于得到圆满。他的眼眶有些红,满腔的情意似要决堤,只让他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她的笑容明媚:“陆成明同志,结婚以后还给我写信吗?”

    “要写。”他抱她在怀里,好似有泪,“要写一辈子。”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结啦,接下来还有几个番外hsybook(三whsybook康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