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第81章 第81章

第81章 第8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要考试的科目太多, 苏葵已经将一些科目申请了缓考。

    苏葵要参加几个专业期未考试的事情是全校的大新闻,几平所有同学都知道。

    今天,苏葵破天荒地出现在英语系课堂上。即便是考试前一天,他们也仍旧在上课。

    这时候没有划重点的说法, 所以学习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老师主要是跟大家讲解考试的形式以及注意事项。

    明明大家都是同学, 可再一次见到苏葵, 大家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这人虽然不在班上,但学校里处处都是她的传说。无论是她本人取得的成就还是为同学们付出的一切,都让每个听到这个名字的人,打心里生出一种敬畏感来。

    尤以同宿舍的几人为甚。苏葵虽然买了房子,但东西没有准备好, 暂时没有搬过去,每天宿舍只要有她在,大家甚至都不敢大声说话。

    趁着下课老师刚跟她说完话的这个功夫,胡芳还是忍不住问她∶"苏葵,这么多考试,你是怎么打算的啊"

    苏葵正在写着什么, 闻言顺手将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了她。

    那上面正是苏葵排的考试时间。

    看清苏葵的时间计划,胡芳就是手一抖,大家都好奇得不行,纷纷表露想看的眼神, 苏葵笑着点头。

    于是,这份"全校传说"的考试计划就在众人手里小心翼翼地传阅。

    看到的人也手抖了。

    就是知道她申请了缓考,那大家也不知道她这么猛, 胡芳差点找不回自己的声音∶"所以你是……一天到晚都在参加考试"

    上面的时间全满,从早到晚都有考试。几乎是考完上一场,马上就要奔赴下一场。

    "这样比较节约时间。"

    眼看她露出这样"和善"的微笑,大家无不狠狠咽了咽口水。

    等到她去其余专业的时候,更是凭借她超人一样的考试计划再次收获了一大片咽口水的声音和瞪掉一地的眼珠子。

    尤其是法语专业,他们咽口水不仅是为了她那让人看了就害怕的考试安排,更是为了她在广播电台中提到的法语专业的学习方法。

    当时听到这消息的人都乐疯了,一看到就她纷纷询问什么时候能出,他们就等着天才的学习方法救命了。

    这是夸张的说法,但确实表明了大家迫切的心。

    "目前已经快要完成了,我已经和出版社那边联系过,等考完试大概就会交给他们,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下学期就能用上了。"

    说不定还不用下学期,就像苏葵说的那样,可以和《小草青青》法语版一起出版。

    本来秦教授还想问问她那天制片厂的事情,但看她任务这么重,什么也没有提,只是勉励她-番,让她专心考试。

    不仅是苏葵,其余学生更是对这次考试万分重视—只因为苏葵捐献的一大笔奖学金。

    学校里家境不好学生的占多数,就是为着这份额外的收入,,他们也要拼尽全力。

    从考试前一个月,甚至可以说奖学金制度正式实行起,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就呈指数型上升,图书馆几乎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

    图书馆开馆时间从早上七点提早到六点半,但无论开馆多早,门口都能排起长长的队伍。

    每当看到那个真正把图书馆当第二个家的人,大家心里生出敬佩的同时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在一片紧张激烈的氛围中,苏葵迎来了她大一上学期的考试。

    第一场考试就是英语系的,她本来也是这个专业的学生,英语系的考试就是她的重点。

    在院系合并后一段时间,京大英语专业对考试的形式和分制进行了改革。目前来说,各个学科的考试形式还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但将原来的五分制改成了百分制。一些课程也由单纯的口试改为口试加笔试的形式。

    比如她今天考的精读,就是这两种形式结合。师生进行英语问答,提出的问题大多有语音语法,笔试的内容则是他们上课时分析过的文学作品。

    语言和文学分家的课程改革意见还在广泛商讨中,起码这学期他们就要按照这个来考试。

    许荣升教授问的问题并不复杂,只是他不苟言笑,很多同学在口语上也是薄弱,甚至出现了几次听不清教授问题的情况,在笔试结束后的口试部分有些同学表现得不尽人意。

    坦白说,他们才刚刚进入大一,问的问题确实不算难,比如问苏葵的问题就是"open"的"o"为什么要读长音以及让她简单说一下几种时态。

    这对苏葵来说甚至不算问题,几乎是在他话音落下,苏葵的答案就能响起。

    她语言流利,没有任何卡顿,许荣升当然知道这些对她不是问题,只是很久不见这个学生,难免生起了一种对她水平考验的想法。

    "苏葵同学,这部剧本 ""augustas does his bit""是哪位作家的作品,你对这部剧本有什么看法"

    "之前我让同学们去读了《风雨飘摇》这部小说,你应该也读过,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想法"

    即使这不是考试应该回答的内容,苏葵也从善如流地接受了。

    "这部剧本是萧伯纳创作的一篇短喜剧……值得注意的是里面的英语修辞和写作……《风雨飘摇》这部作品和《嘉莉妹妹》有所不同,比起单个人物刻画,更加注重群像和环境描写,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揭露资本的黑暗……"

    面对这个学生渊博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就是许荣升也露出了淡淡的赞赏。

    "很好。"他说,"你没有因为免修就荒废学业,老师也放心了。"

    谁让她不仅是免修,还狂揽好几个专业,就是英语系的几位教授也不由得为她担忧。现在看她水平依旧稳定,处变不惊的样子,也能放心些了。

    在苏葵之后进去的同学甚至还能看到教授脸上带着笑意的样子。

    一想到之前进去的人是谁,进来的同学就有点发抖。

    出去的同学就眼睁睁看着她迈着步伐赶赴下一个考场。

    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今天一天,苏葵参加了英语系大部分的考试以及俄语系的两门考试,考试形式由老师制定,倒不是所有考试都很复杂。

    她今天参加的一门俄语考试就是由一位苏联来的专家给他们进行口语考试,并且只有口语,只是问的问题包括课堂内容而已。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做叶甫根尼,俄语系像他一样的苏籍教师还有几位,都是几年前就被学校聘来任教的,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造诣很高。

    目前俄语系在整个外语系的发展中几乎是独占鳌头,甚至还有一些英语系的学生后来都转去学俄语了。

    叶甫根尼对苏葵这个学生的记忆很深,毕竟像她这样同时修几门外语还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人确实是不多见,甚至可以说他也就见过这么一个。

    不同于英语法语专业,俄语系拥有他们自己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苏葵在那里上了-段时间的课确实是受益匪浅。

    这也注定考试的口语课并不会简单。叶甫根尼给她提的问题从基本的语音词汇到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分析,甚至由于从中文系那里引进了文艺学引论,他还让苏葵简单谈了谈这个学科。

    苏葵也没有让他失望,条理清晰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他并不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甚至还允许他们有些地方可以用中文代替。

    只是苏葵不会让自己有出错的机会,更不会放过让自己得高分的机会。毕竟俄语系的几位教授答应她,只要她能够在这学期期未取得好成绩,他们可以允许她下学期免修。

    流利的语言,清晰的思维,缜密的逻辑,让这位带着大胡子的老师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苏葵同学,我是非常想在下学期见到你的,现在看来,恐怕我们见面的机会会很少了。"

    他的中文说得不错,意思也很明确了。

    苏葵也露出了笑意∶"老师,只要您还在华国一天,还在京大一天,我们就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苏葵出于什么说这句话无人知晓,只是得到了胡子已经花白的教授一句感叹∶"但愿如此。和你们这群孩子相处很愉快。"

    大多数外语专业的课程并不多,两三天时间就能结束。

    整整三天的时间,苏葵的身影奔波在各个专业的考场,几乎让所有同场考试的学生都感到害怕。

    因为她参加这么多考试不说,居然还是考完就走,场场提前结束,明明是赶场子,却硬是让她走出了闲庭信步的感觉

    直到她最后一场在法语系的考试结束后,所有同学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口气还没松完就提了上来,因为她在参加完和他们一起的考试后,马上就要进行缓考,将没能来得及考试的科目补完。

    由外语系各专业老师亲自监考,最重要的是,就她一个人。

    那才真的是一场接一场,连考场都不用换。

    已经放假的同学甚至有种留下来见证奇迹的冲动。

    于是,在大部分同学离开京大的时候,苏葵进行了这一场万众瞩目的考试。

    说是万众瞩目一点也不夸张,由于她的快速,考试通常不到一半时间就能结束。在只有这一个特殊学生,并且这个特殊学生自己要求不中场休息条件下,几个专业的老师干脆就待在一处,等她上一科考试结束,下一科考试立刻就能继续。

    除了学校的会议,恐怕再也没有一场活动能将这些老师聚的这么齐,也没有一个人能像她一样把期末考试考出这么大的阵仗。

    京大的学生都认识苏葵,京大的老师对她的关注只会更多,尤其是这样的大事前。

    于是,在她考试的时候,基本都有老师站在她旁边看她做,对于别人可能压力大,对于苏葵那就是习以为常,无论有多少人看着她,提笔的手从来都是那样稳。

    在这样高强度的两天考试后,苏葵终于完成了她所有科目的缓考。

    成绩要等到下学期开学才会公布,但只看几位监考老师脸上的笑容,就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

    考试结束以后,苏葵却还不能离开,她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说自己暂时有事要留在京城。

    她自然就是为了引进纪录片的事情。

    口口公司已经离开,弗洛朗公司却还在这里。电影制片厂一边与他们商议器材引进的事情,一边就纪录片的解说和翻译之事跟上级领导汇报商讨。

    这不,苏葵才刚刚考完试,就被制片厂叫了过去。

    临走前,秦教授终于找到机会跟她说话,了解到了那天的事情后,秦教授立刻把他知道的所有关于两家公司的事情告知。

    "弗洛朗公司目前在欧洲的影响力不小,老弗洛朗先生偏好文学,你的文章点评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益处。至于口口电影公司——我看他们前几年攻势保守,大概短时间内无意开拓更大的市场,拒绝我们也是意料之中。"

    秦教授虽然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但却意外拥有着精准的眼光。

    只是他没有料到的是,口公司并不是因为无意开拓市场才拒绝,而是出于政治立场利益多方面的考虑才做出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

    秦教授是出于好意,甚至得知那边要苏葵总揽解说翻译一事,还特别为她高兴∶"苏葵同学,老师们都是相信你能力的。你好好做,也让他们看看咱们的水平。"

    苏葵十分感谢他的好意∶"只是这件事目前还没有定论-

    秦教授却笑了笑∶ "不,依我看,这件事已经稳了。"

    秦教授说得没错,苏葵一到制片厂组委办公室,丘良就告诉她∶"苏葵同志,经过我们和上级领导的商议,同意你担任本次纪录片的解说和法语的翻译工作。"

    苏葵等着他的下文,果然,丘良来了个只是∶"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需要先进行把关。

    苏葵一听就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让我先试做"

    也就是说,他们信任她的能力,但是不得不慎重,因此要她写出来后先交给他们把关。

    "是这样。苏葵同志,这也是我们商讨以后的意见,希望你能理解。"

    说起来这件事丘良也是唏嘘,由于苏葵当天的表现以及了解到她取得的成就,在他们的内部会议上,就有大部分同志表示了赞同。

    等到事情报到宣传部那里,郭毅部长亲自过问了此事,肯定了苏葵的成就。再报到外交部那里,李先河也知道了此事,同样表示了苏葵同志的能力可以信任。

    只是两边领导也没有决定下此事,而是参考了下面同志的看法以及这件事的影响力,最终达成丘良上面提到过的意见。

    请苏葵同志先将文字解说版本交给他们,审核修改完毕后文字翻译版本也要交由他们几道审核。

    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苏葵没有不理解的。

    面对这样的重任,苏葵郑重保证道∶"丘书记,请您放心,我一定认真对待这件事,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丘良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这个小同志实在是太明事理了。

    "只是我们需要你留在京城,这段时间你看是我们跟学校领导商议一下让你继续住在学校,还是这边给你安排一个住处"

    寒假到了,让人留在这里做事他们心里也怪过意不去的,必须要保障她的生活。

    谁知他的担忧还没有完全落下,就听苏葵说道∶"丘书记,不用了,我在京城买了房子,这段时间就住在这里,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对苏葵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事,回不回家对她来说其实不太重要,她本来以后也是打算常驻京城的。

    听她说得轻描淡写,丘良却被她惊得不轻∶"你……买房了"

    "是,就在朝阳门内大街,苏家胡同那里的一座四合院,过来也不算远。这样,我给您留个地址,我这段时间都会待在那里,您要有事找我,就可以去那里。"

    丘良说的是这个吗

    他惊讶的是眼前这学生说她买房了!买的什么,四合院!还是在朝阳门那里!

    这是随便就能买的起的东西吗

    京城一套四合院的价格在几干元到一万元之间,以他自身来说,目前的行政级别工资也才一个月二百五十三元。就是全部留下来,那也得好几年才能攒到这笔钱。

    "这房子是你自己买的"他还是忍不住问。

    "是,前段时间刚买的。"苏葵微微点头,"就是一直没时间过去收拾,什么东西都缺,我也想趁这段时间把东西都安置好。"

    因此,就是没有这件事,她大概也要留几天的,他们不用觉得耽误了她的时间。

    仿佛知道丘良在疑惑什么,苏葵主动提道∶"之前我创作了两部小说,略有一些稿费,想着以后常常住在京城,也想把我妈接过来看看,所以就买了套房子。"

    丘良也是一下子反应过来∶ "是,我差点忘了,你还是个作家。"

    不能怪他,只怪眼前这人年纪实在太小,成就太多。有时候看着她,很容易就把重点放在某一项上面而忽略其他。

    这会儿丘良也想起来了,也不疑惑了。以目前的工资标准来说,作家确实是这个时代的高薪阶层,买得起房不奇怪。

    只是仍然会感叹一声英雄出少年,听说她还是把自己的教辅资料收益全部捐献,仅仅只是这两部小说的收益,已经足以让她买一座四合院了。

    苏葵现在的任务就是根据现有的纪录片写解说词,纪录片只在制片厂有,那里还有之前的解说记录可以让她参考。

    十是,苏溪j几大就变成了家里和制片厂两点一线顺便抽空将四合院里的东西置力好 那里除

    了原主人苏辉送的一套桌椅几乎什么也没有。

    弗洛朗暂时留在京城,他告诉苏葵他的父亲十分钟爱苏葵在文学上的贝解因此一有空就找苏葵交流,甚至会让人将她的话记录下来。

    听说她已经将自己的小说翻译成法语,更是亲自过问了此事,甚至凭借他们这几天相处的友谊,拿到了苏葵的翻译手稿。

    "苏,我宣布,这部小说是我今年见过最优秀的小说。"

    这会儿,他就很认真地跟苏葵说了这句话。

    不是说这部小说真的写得有多么厉害,当然他承认这部小说也的确引人入胜。

    他只是为文章的翻译水平惊讶,甚至让他仿佛在看一部地道的法国小说,里面的修辞,写作手法,甚至让他感觉到了很多名著身上才有的味道。

    要不是里面的内容不是他们国家的风情,恐怕说这是一位本国作家写的也有人信。

    "萨拉女士和埃德蒙教授是对的。"他说道,"现在我无比相信这部小说会在我们国家受到欢迎。"

    身为上位者,他看到的想到的更多,萨拉的意思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作品的思想是他们需要的,如果这部作品再有高超的水平,那达到的效果,引起的风暴就是一个新的量级了。

    他甚至承诺,会为这部作品的传播出一份力。

    式

    于是,在苏葵做好准备工作开始写作解说词时,李先河告诉她,《小草青青》的翻译版样本提交给那边后,竟然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回音。文化协会表示,同意以此版本引进此书。

    这件事情的成功,不仅是苏葵的成就,李先河这里同样是达成了和他们进行文化交流的成就。法国文化协会那里,也获得远超他们预料的高水平译本。

    可以说完全是多赢的局面。

    纪录片引进,小说引进,一连两件事情,总算是让李先河这些日子和港城方面打交道的愁绪散了些。

    "李主任,您是在为港城的事情忧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