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231章 安锦乱象4

第231章 安锦乱象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符庆的回答让李政有些无语,只好再次发问,你相信,我相信,大家都相信,但有一件事你考虑过没有,你不害怕,我不害怕,其它人怕不怕?他们若是害怕,这事该怎么办?逃离这处是非之地?还是继续向前?

    还有一点,你也认为之前病死的那两个人和神龙有关系吗?

    李政在发问的时候,脸上又恢复和颜悦色的表情,反倒是符庆,发现自己尽吹牛,一点也不像个连长,多少有些沮丧。

    现在想发表意见,才发现自己只会就事论事,根本拿不出有效建议来。

    见手下三名排长过来,符庆看了看李政,随即有样学样,将刚才的问题复述一遍,像这种影响士气、影响工程进度的流言,咱们该如何应对?

    三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神龙传说虽然荒诞,但眼下流言却非没有根源,不管是挖煤,还是在这处荒凉之地建立市镇,都是众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死几个人,由此引发无端联想,实属常理。

    聊来聊去,李政苦恼地发现,否定神龙传说这件事,谁都能干,唯有他们华兴人,完全没有资格出手。

    前有华兴从天而降,引出大陆传说,后有符本黎那套说辞,推动黎人归心,现在碰到神龙了,你说人家不存在,岂不是前后矛盾嘛?

    杨明与杨宽同族,都是六罗山杨家下寨的青壮,之前随杨宽投奔华兴,如今已升任开拓团一连一排排长。

    像这种日常座谈,杨明平时很少发言,主要是李政、王兴这些人太过随意,一点都不像个首长的样子,若是人人有样学样,还怎么严肃纪律?

    说到纪律,杨明更加困惑不解,华兴人翻起脸来,那可比翻书还要快,在人家这里,纪律压根就是兄弟情的一部分。

    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之后,杨明似乎摸到一些华兴治军的道道,然后便尝试着开始发言,说的好的,大家一起跟着鼓掌,有些不太妥当的说辞,也会遭到众人嗤笑。

    时间久了,杨明忽然发现,待在这样的军队里,哪怕是搏命,也会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

    别人不说,杨明看了看李政,决定说出看法,不管对不对,总要给团长分些忧虑。

    按照杨明的说法,他们初来时,莫海并未说过什么神龙传说,后来是孟市长询问,才随意说起此事,可见神龙传说在此地流传并不显着,倒是咱们弄了个百龙湾和白龙江,才让这项传说传播开来。

    既然如此,就不能轻易打压、否定,或许只有善加引导一途,才会起到良好效果。

    至于怎么引导,杨明也说不上来,反正事情因咱们而起,那就继续往下编呗。

    在杨明看来,如果咱们不把传说编圆了,其他人也会根据自身阅历,编出更多荒诞的流言出来。

    以正视听,可是思想工作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几天,李政除了继续检点各处工作,便是将排长、班长们叫到跟前,一边拉着家常,一边说着各种安锦新闻,其中要点就一条,那就是华兴人来安锦采矿,事不成功,决不收兵。

    符庆、杨宽都认为杨明的思路不错,既然有人往坏里编,那咱们就往好里编呗,只要东风压倒西风,流言定会慢慢消散。

    在此期间,孟凡亲自来矿区视察一圈,和李政密议许久,最后苦笑着离开,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添油加醋,居然引出这么多事非来。

    李政的意思也很明确,作为一市之长,你还得把神龙传说继续编下去。

    流言仍在悄然传播,但其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矿沟里面,抬土的和挖土的打了一架,除了多人受伤之外,竟然还造成一人当场身亡。

    矿区这边的务工队伍,总共编了四个中队,大约三百余人,其中地面两个中队,人数略少,一队负责将土运到不远处的矮丘附近,一队负责将沟内土筐提上来,并把空筐顺下去。

    沟内两个中队,人数较多,一队负责挖土,一队负责装土,并提示地上人员将土筐提到地面。

    各中队之间,也会在地上、沟内做些轮换,人员有进有出,管理就无法像连队那样稳定、精细,中间出些乱子,也是在所难免。

    之前地面上有魏建雄坐镇,矿沟内有李政坐镇,小打小闹及时扑灭,大打出手的场面就很难发生。

    周向辉、张彪不让李政下矿,并且给付鹏下了重罚指令,这下倒是好了,不仅李政下不了矿,就连魏建雄想下去看看,也被付鹏拼力阻止,算是举一反三,力保首长安全无忧。

    王兴倒是没人管,问题是他手上的杂事太多,根本无法实时盯在矿沟。

    无奈之下,魏建雄只能让田洋、田水根轮流下去盯着,协助中队长、小队长处理相关纠纷。

    凡事就是这样,李政能干好的事情,田洋、田水根这样的年轻黎人,可能就得抓瞎。

    权力这东西,给出去和能干好,从来都是两码事。

    矿沟本身并非直上直下的形状,其中三面陡直,一面为斜坡,便于人员上下,对面顶部则装有数个木制吊轮,虽然简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吊土难度,也算是因地制宜之举。

    矿沟之内,一中队主要为崖州、临高、徐闻等地的汉黎青壮,二中队大多是从钦州招来的青壮,两边生活习惯、行事风格迥然不同,平日里挖土、装土更是难免磕磕碰碰,小打小闹一直不断。

    李政在时,自带十分威信,双方只能互相忍耐,倒也没出啥大事,轮到田洋、田水根二人下矿,事情便迅速滑向失控边缘。

    安锦的雨季,通常都是上午放晴,下午常会有阵阵暴雨。

    本着吃苦在前的宗旨,一连、二连会轮换在下午进入矿沟,两个中队则承包上午任务,即便是发生冲突,也不会扩散开来,毕竟有光亮透入沟内,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来。

    从具体操作来看,田洋、田水根做事相当厚道,每有纠纷出现,总是先压制一中队,理由也很直白,那就是首长带咱们出海,为的是办好采矿一事,打打闹闹只会拖延进度。

    钦州人刚来,咱们就应该多多忍让,把他们当兄弟对待。

    刚开始的时候,二人做法颇为有效,双方都知道他俩是魏首长的得意门生,多少都会给些面子。

    关键是事事都用这一招,时间久了,矛盾就像火山一样,只会越积越多,却无法引导、发泄出来。

    直到数日之后,田洋在沟内指挥、协调,外面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随之而来的还有阵阵狂风,地面、沟内俱都出现混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