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223章 去榆林港看看8

第223章 去榆林港看看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海上贸易来看,主要还是大宗商品的来往交流,在这方面,燕朝作为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丝绸、瓷器、茶叶三大利器,俱是海外诸国求之不得的畅销货。

    问题是燕朝人自己啥的有,对海外诸国并无依赖,依照目前情形,也就白银一项,算是燕朝上下喜闻乐见的好东西,关键是像白银、黄金这种产品,有两个共同的缺点,一个是贵,以致于根本填不满返程船舱,一个是稀缺,除了日本、吕宋佛郎机人等家里有矿的,其它国家自用尚有不足,哪会用来交换商品。

    严格来讲,白银、黄金这种东西,根本就是通行全球的货币嘛。

    至于香料等南洋特产,燕朝人是有需求,问题是这东西便宜呀,哪能和丝绸、瓷器、茶叶相提并论。

    总之一条,所谓贸易逆差,就是这么来的,其它国家要想和燕朝贸易,没有银子,其它都是白搭,更别提做大做强了。

    现在华兴人提出硫磺需求,算是多了一种贸易品类,但也仅对日本航线有效,白银之外,配上足量硫磺,还是比那些漆器、折扇强不少的。

    用孟庆祥的话来说,如果华兴将来发展起来,对硫磺的需求,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

    既然有货可卖,剩下就是航线设计的问题了。

    李承等人从福建过来,主要诉求便是南洋香料,其中亦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福建、江浙的特产运到广东来,一样卖不出好价钱来,反之同理。

    濠镜佛郎机人需要的货物,广东这边都能足量供给,你福建、江浙人掺乎进来,不是砸人家广东人的饭碗呢吗?

    因此,李承等人前来濠镜,也存在来时半载,去时满载的特点,若是能加上硫磺一项,便能达成来回满载的效果。

    从福建到日本,增加硫磺一项,亦能达到同样效果。

    另外,从航路上来讲,冬日北风时从日本出发,完全可以直奔广东,卸下硫磺,装载香料,然后趁南风返回福建,再卸下香料、装载丝绸等货物,直奔日本,每年一个来回,盈利定能增加不少。

    如果华兴人真能造出质优价廉的纸张来,这买卖可有得做的,前景之广阔,足以让众多海商趋之若鹜。

    说白了,不管是从日本到福建,还是从福建到广东,占用的都是船只的无效空间,因此生出的利润,说是纯利亦不为过。

    像这样的好买卖,李承等人自然满口应承下来。

    实际上,在徐靖的提示下,李承这次带来的两条货船,装的基本都是硫磺。

    敲定硫磺生意后,王海洋迫不及待地向李承询问,你们那边的福船,据说价格比广船要便宜不少,不知价格若何?

    广船坚固,问题是铁力木难寻,可不像杉木,福建大山里到处都是。

    陆冠南没过来,却让王海洋带话,若是价格合适的话,多买些福船充作货船,也能缓解此时华兴货运的困境。

    在陆冠南眼里,如此金贵的铁力木,肯定以建造战船为先,短期内根本没功夫涉及货船,单靠高祥那个小船厂,显然无法满足华兴人的运货需求。

    华兴人要买船?李承想想港内那么多船只,以为自己听错了,光是反抢海盗的大批船只,还不够你们华兴人用吗?

    见李承质疑,王海洋只能婉转表示,华兴来崖定居,肯定要涉足沿海贸易,船只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啦。

    孟庆祥也跟着补充,此时从广东各处运输粮油、矿产,百余条船还是太少了,听说福建造船业极为兴盛,或许能够弥补一二。

    有人买,哪有不卖的道理?

    李承随即出言问询,除了他带来的那种两百料的双帆中型货船之外,福建那边还能建造更大的四百料三帆海船,不知诸位首长看中的哪种?

    至于更小的货船,李承压根就没介绍,像华兴人这排面,肯定是不需要的。

    王海洋笑着回应,华兴集团短期并无出海远洋的计划,像那种两百料的中型货船就够用,有帆有撸,更适合沿海岸航行。

    华兴人虽然豪横,但人家做生意的本事,可不是常人可比,李承略作犹豫,决定报个实数,省得让人家小看。

    能说出福船、广船的名号,华兴人必定作过了解,自己可不能漫天要价。

    五百两,是李承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

    同样的规格,广船只会更贵。

    王海洋点点头,然后看孟庆祥,买不买,还得管委会决策。

    孟庆祥很是认真地想了半天,随即提出一项建议,如果李承能答应的话,五百两的价格,华兴这边不再还价。

    李承再次兴奋起来,如果不还价的话,他这边还能赚些差价呢,当下便让孟庆祥直说,只要是他能办到的,必会全力以赴。

    孟庆祥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送船的时候,能否多带些人,华兴这边要开创事业,除了各种货品之外,对人员的需求亦十分紧迫。

    所谓多带些人,就是让李承满载人员而来,华兴人这边保证全部接纳。

    既要货,又要人,这样的大主顾,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孟庆祥这边话音刚落,一众海商俱都大笑起来,像福建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最不缺就是外出闯海的人群。

    这不是不还价,而是给大家又找了一份增值业务,三瓜两枣的,总能从那些穷鬼身上榨出些汁来。

    见众人一脸兴奋,梁继盛赶紧出言警示,带人归带人,可不许胡作非为,坏了华兴名声,若是影响朝廷招抚,这生意不做也罢。

    李承连忙代表众人作出承诺,为了生意能够长久,他们绝不会乱来,只是这人员之中,是否俱为青壮?

    孟庆祥点点头,随即又作出补充,若是有全家来的,一并带上亦无不可,太老的,或是有病的,还是算了,华兴人可没闲钱替朝廷养人。

    另外,年轻女子亦是重点。

    涉及到最后一项,诸位海商只是笑笑,表示能带尽量多带。

    问到数量时,孟庆祥让王海洋确定,王海洋也不客气,直接伸出一个巴掌,表示先来五百艘,若是货好的话,还会继续订购。

    五百艘?

    按照五百两一艘的话,那就是二十五万两白银的生意啊,而且还有后续订单,若是让福建那些大小船厂知道了,还不得疯掉几个?

    一艘合格的海船,只要善加维护,用上四五十年都是常事。

    关键是质量,如果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华兴人可不会吃哑巴亏。

    王海洋随即说出质量要求,让李承等人务必盯紧了,若是达不到华兴要求,退货倒在其次,怕是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