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葛婆子的骂战
原来是拿来给孩子做衣裳的,那倒确实是够了。
刚出生的小娃只有一点点大,这块布给小娃做小衣裳倒是正正好。
既然是她的一片心意,王汉云就收下了。
“这么好的料子,你哪来的?”
王汉云随口问道。
郭爱娟神秘的坐到了王汉云的身边,咬着耳朵说道。
“拿的我婆婆压箱底的货!给我家二妮做了个小衣裳,还剩下一块,就给你拿来了!”
王汉云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郭爱娟,她婆婆?还能给她东西?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她婆婆不是恨死郭爱娟,恨不得所有的好东西都捂起来留给自己的闺女吗?
怎么会还能留给郭爱娟。
“你婆婆这是想开了吗?怎么突然间给你东西了?”王汉云随口问道。
没想到郭爱娟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她差点喷饭。
“哪是她给的!那个老太婆你还不知道?有点什么东西都要留给我那大姑姐,我家二妮哪里拿得到她一点子东西!”
郭爱娟挤眉弄眼。
“是我从她的箱子底偷来的!”
啊?
王汉云心里一怔,郭爱娟?会偷东西?
妈耶,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她赶紧抬头看向窗外。
“你看啥呢?”郭爱娟不解的问道。
“我看看今天的太阳有没有从西边出来!”
王汉云没好气道。
“你是咋想的,怎么还敢偷那老太婆的东西,她要是知道了,闹起来你们全家都不得安宁。”
王汉云倒不是怪郭爱娟偷了那老太婆的东西,那老太婆这么对待郭爱娟和她的几个闺女,拿她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只是郭爱娟现在还住在那老太婆屋后的坡地上,家里头四个闺女,老三老四都还小,特别是她家四丫头,才两岁。
王汉云是怕那老太婆知道了,暗戳戳的报复到孩子的身上。
“是我听看事儿的先生说的,说我婆婆在箱子里弄了个东西咒着我家二妮呢,我家二妮才会生那回病!”
郭爱娟神神秘秘的说道。
“你猜怎么着,我生等着那老太婆去看她闺女了,才进去她屋里撬开箱子看了!还真是用红布包着一个小人儿,我把那东西拿出来烧了!这死老太婆,自己的亲孙女都咒,真不是个东西!”
“反正箱子都已经撬开了,我也不跟她客气。里头有几块上好的布料,一看就是那老太婆收好了留着的。我直接拿来了!”
“我闺女受了这么大的罪,烧了两天人都差点烧没了!料子我直接给我闺女做了衣裳,就穿这老太婆的料子,让她还敢咒我闺女。”
郭爱娟说着说着,声音都哽咽了。
其实王汉云之前是不相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的,但现在由不得她不信,她自己都重生了,也许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也说不准。
在这之前她倒是没想到这葛婆子这么恶毒,连自己的亲孙女都咒。
不过反正郭爱娟已经把那东西烧了,现在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下子你跟她的关系算是彻底弄僵了,等她回来,肯定得上你门上去骂你。”
葛婆子本来就看不惯郭爱娟,就算今天的箱子不是她撬的都要骂她一顿出气,更别提就是她撬的了。
“我才不怕她!”郭爱娟说道,“她要是敢来我这里骂,我就敢跟她对着骂!我气不死她!”
显然郭爱娟被这事气的不轻。
但王汉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现在你们俩出去干活的时候,还是三妮带着四妮在家里玩吗?”王汉云皱眉问道。
“是啊!”郭爱娟不懂她为什么这么问。
“我家三妮可乖了,带四妮带的特别好!”
那个年代的农村都是这样的,一家子的孩子多,都是大的带小的,这么凑合着长大的。
“你还记得以前你婆婆要把四妮送人这事吗?”王汉云好心提醒道。
“怎么不记得,三妮小时候她还这么说过呢!我的孩子,她一个都别想送人!”郭爱娟还是没听出来王汉云的意思。
“我看你最好还是小心一点,别让两个孩子单独在家。万一你婆婆跟你来阴的,朝着孩子来了,到时候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看郭爱娟听不懂,王汉云干脆直说了。
王汉云这么一提醒,郭爱娟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她一拍大腿:“你说的对啊!这老太婆敢背着我咒我家二妮,就敢背着我把三妮四妮送人!我还真得防着她一道!”
这下子郭爱娟坐不住了,着急忙慌的要回家。
“你先别急着回家,我看你们俩先就着天气不冷,早点把房子起到大道上来比较好。最好离你婆婆远点,位置也明显一点!”
王汉云拉住郭爱娟,提醒了一句。
“这地我倒是看好了,就在往村西头去的那条路上。分叉路口那颗大柳树那,那边人来人往的,人特别多,而且离那个老太婆也远着呢!就是往后离你也远了。”
郭爱娟的声音有些失落。
王汉云笑笑:“你没腿了?搬过去了还可以过来我家里玩!”
随口开了一句玩笑,她又正色道。
“我总觉着不安生,你还是催着你家男人早点把地基夯出来,哪怕先盖个土窑住着也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汉云经历过两世有特殊的直觉,还是说她一语成谶。
第二天一大早,郭爱娟家那头就传来了葛婆子尖利的声音。
“你个烂手脚的小娼妇,偷到老娘头上来了!没王法了,你出去打听打听,哪家的儿媳妇做成你这样!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撬开老娘的箱子偷老娘的东西!”
“你出来!有本事偷没本事滚出来?”
“今天你不出来,我就站在这里骂。让全村人都看看你是个什么尿性!”
王汉云家离葛婆子家很近,葛婆子就站在大街上骂,她听的一清二楚。
怕郭爱娟吃亏,她干脆放下了手中的活打开门看。
门一开,门外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们。
农村就是这样,哪家要是发生点什么事儿,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可以传遍全村。
谁家要是打起来,只要往大街上一站,立刻就有看热闹的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