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郁老太的吃瓜养老日常 > 第三百三十一章:敢于承担

第三百三十一章:敢于承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河,做任何事都要有头有尾,这事既然是你牵的头,不管结果好不好,你都不能半路撂挑子,没有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事都难有成果,这点你得牢牢记在心里。”

    “结果好自然好,结果不好你也要勇敢承担后果。不过你也别怕,有娘在呢,若是这次失败了也别灰心,咱们多找找问题,总结经验。”郁知秋也不敢保证生意会顺利。

    她有些担心刘三河被打击,提前给他说一说,好叫他有个心里准备。

    再一个她希望家里孩子都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学会承担责任和风险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若不能抗住压力,只接受成功受不住失败,不会有太大成就,心性也会越来越脆弱。

    遇挫就逃,难堪大用,她不求孩子们有多大成就,她只希望他们能堂堂正正做人做事。

    说实话,之前刘三河心里是有点怕,前前后后搭了好些银子进去,他怕挣不到钱。

    怕归怕,他没想过要逃避,就像他娘说的,事情是他牵的头,孙大叔跟石头哥是因为信任他才花钱花精力去办这事。

    他若是退缩了,孙大叔跟石头哥咋办?害了石头哥跟孙大叔他这辈子心都不安。

    听了郁知秋一番话,刘三河此刻更不怕了,有娘给他撑腰呢。

    黑小子笑眯了眼睛,学着妹妹的样子往娘身上蹭:“娘,你真好,娘是天底下最好的娘。”

    郁知秋手臂上冒出一层鸡皮疙瘩,闺女撒娇多可爱啊,黑小子撒娇嘛。

    嗯……

    她还是去煮花生吧,大学毕业后就没吃过煮花生了,一晃这都多少年了。

    煮花生不用什么手艺,洗干净开口的花生倒进锅里,加水加大料调料生火煮,大火煮开换小火,时不时翻一下,确保所有花生都能沾上味。

    锅里咕噜咕噜冒泡,每冒一个泡香味就浓一些,几个孩子隔一会去厨房门口看一看,后头还争着去烧火,看得郁知秋哭笑不得。

    “别等在这儿,煮好还要泡一会才好吃,咱们先去睡午觉,等会起来吃刚好。”郁知秋哄着孩子离开厨房。

    若想花生味道香浓,泡在汁水里过一夜明天吃最好吃,不过郁知秋觉得孩子门忍不到明天,她也忍不到。

    前些日子吃肉吃得多,郁知秋吃得有些腻,当然这是她心里的想法,没说出来。

    吃肉吃腻了,这话传到别人耳朵准认为她在显摆,她还真不是显摆,肉吃多了就想吃点爽口清淡的,吃两顿清淡的又馋肉,来来回回换呗。

    小时候吃零食也这样,一毛钱一根辣条,吃完辣椒想吃糖,抿完一块冰糖闻着未散的辣条味,又馋起辣的来。

    也不知是不是惦记着锅里的煮花生,刘家几个孩子都没出去玩,郁知秋听见孩子们的声音醒来,头一个念头就是去尝尝煮花生。

    “娘,你起来了。”看见郁知秋从后院出来,刘三河亮着眼睛朝她跑。

    “娘。”刘百灵的声音跟着响起,大的跑,小的也跟着跑。

    郁知秋觉得今儿个孩子们看见她这么激动,有一大半是煮花生的功劳。

    和家人分享美食是件开心的事,郁知秋一手牵一个:“走吧,去拿花生出来。”

    郁知秋刚踏进厨房,还没来得及动手,周氏迅速出现在厨房:“夫人,我来舀花生,您和少爷小姐都出去吧。”

    “你来也行,用大碗装两碗出去,咱们两家一家一碗,慢慢吃。”郁知秋拉着两个孩子去洗手,洗完手坐到桌旁等着。

    自己家地里收的花生,郁知秋怕煮得少了尝尝味儿就没了,煮得比较多,煮好了还有半锅呢。

    周氏给主子一家装上满满一大碗,另一碗不过铺满碗底,他们哪吃得下一大碗,尝几颗就够了。

    花生多贵啊,吃花生跟吃铜板似的。

    花生开了口,又在汤汁里泡了好久,花生粒跟花生壳从里到外都有味。

    闻到熟悉的味道,郁知秋咽了咽口水,剥开一颗花生,花生壳退开露出里头饱满的花生粒,大料跟花生的味道相融合,越嚼越香。

    屋子里一时没人说话,只有剥花生和吃花生的声音。

    煮花生香味醇厚,花生粒脆嫩,若是让爱酒的人尝到这口,至少要痛饮三杯表达自己的愉悦。

    “真好吃,越吃越香。娘,大伙的花生刚收回家,要不咱们去收些花生,把煮花生放在铺子里卖吧。”刘二毛记得他娘说过,要顺应季节卖吃食。

    收花生的季节卖花生岂不正好,村里好些人家都种了花生,恐怕还没来得及卖出去,他们就在村里收花生。

    郁知秋吃得有些干,停下来喝水回刘二毛:“咱家铺子不适合卖煮花生。”

    “嗯?为啥呀?”刘百灵不明白,娘煮的花生这么好吃为什么不能卖呢?

    小姑娘不明所以,郁知秋掏出帕子擦掉闺女唇边的褐色汁水:“花生价贵,大料也不便宜,来咱家铺子吃饭的食客并不都是家底厚的人,吃个一回两回还行,没人舍得天天买。”

    “花生再好吃也不是主食啊,少了吃不饱,这东西适合下酒,可咱家铺子没有卖酒,便是一开始大伙觉得新鲜买来尝尝,生意好也不过几天时间,不长久。”

    “最重要的一点是,煮花生只能用新鲜花生,晒干的花生煮出来不是这个味道,步骤也简单,谁都学得会,大伙都会了,这生意还有什么做头。”

    郁知秋这样一解释,刘家三兄妹便懂了,对自己娘越发佩服,啥时候娘都能考虑这般周全,他们呐还差得远呢。

    锅里还有不少煮花生,郁知秋大致分了分,打发几个孩子给亲近的人家送去,刘满堂家送得多些,老爷子爱喝两杯,正好给他下酒。

    胡家、徐家,孔氏家、铁牛家、刘大强家,李老头家……郁知秋谁也没落下。

    刘二毛跟刘三河提着篮子出去送煮花生,归家时篮子里还是满的。

    “娘,李婶送的核桃,孔婶子给了我两包糕点,铁牛奶奶塞给我一包糖油糕。”刘二毛把篮子的东西拿出来给郁知秋看。

    刘三河篮子里是收花生那几家给的回礼,亲近的人家互送东西很平常,没什么讲究。

    家里有啥给啥,实在没东西,几个蛋一把菜也可以,这就是个礼节,体现两家人亲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