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家团圆
这番话,倒不是温越胡诌。
一波一波的刺客是实情,只是连温越和南枝的衣角都没有挨到,就被卫小别特意派来护送女儿女婿回京的无忧谷侠士们,出手解决了。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和皇帝说了。
“什么,刺客!”正熙帝怫然变色。
“父皇放心,我们没有受伤,只是一路上危险不断,我们为了遮掩行踪,不得不换上百姓们的服饰,下了原本的车仪,又几次绕路回来。却怕耽误行程,故而不得不快马加鞭赶路,以至于风尘仆仆,形容落魄就面圣……”温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还请父皇降罪。”
“罢了罢了,你们无事就好。”
原来是这样,正熙帝心中点头,察觉出了儿子语气里的一丝难堪,心里生出异样的安然来。
阿越再怎么厉害,也不是神人,这一次居然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实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正熙帝抬眼,却发现南枝小心翼翼地偷觑了自己一眼,目光有种说不出的可怜和慎重。
“……”他的老父心肠,到底还是被她这无家可归的幼犬似的眼神勾了出来,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叹了一口气,“怕朕做什么?虽然你不是朕的亲生女儿,但朕……这么多年以来都视你为己初,你一声‘父皇’,还不敢喊吗?”
听到这句话,南枝的身子微微一怔。
她怔然地望着正熙帝的脸,从那陌生的装束和气质里,找到了过去那么多年中,熟悉的眼神。
她知道,皇帝的这句话,是真心的。
无论在重新踏入京城之前,她在心里有多少筹谋,对皇帝有多少警惕防备,无论她走入这座宫殿以后,说的每一句话,呈现地每一个表情里,有多少精心准备的算计,这一刻的他们,是真实的。
温禧对自己的恩情,都是真得,那么多年的疼爱,也是真得,就像此刻她心里的难过,也都是真得。
“……”南枝张了张嘴,眼泪没出息地滚落,到底还是哽咽着喊了出来,“父皇。”
楚玄冬于她而言,之所以还是模糊,是因为过去那么多年里,她生命里承担“父亲”这一角色的人,都是温禧。他并不完美,毛病很多,可是存在鲜明,从未缺席。
正熙帝露出了笑容,实实在在地应下了。
温越旁观着这一切,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不多时,心软的皇帝和公主甚至哭了好几遭,几人才叙完了离别之情。正熙帝瞅了一眼儿女这糟心的打扮,皱着鼻子把人赶去洗漱,又吩咐御膳房,准备好两位殿下爱吃的饭菜,今日好生团圆一番。
见两人退下了,正熙帝抹了抹泛红的眼睛,才发现自己之前那些气,都不知道往哪儿去了。
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他纠结一阵,把护送儿女们入宫的护卫,喊到了自己身边,低声问道:“你们迎接殿下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情景?”
护卫回禀道:“两位殿下行色十分匆忙,神色委顿,而且……公主殿下似乎颇为饥饿。”
他顿了顿:“属下呈上一盒子糕点,公主三两口就吃完了,差点噎到。”
“……”
正熙帝又心软了,怎么还真得这么惨,小崽子们饿着肚子跑回来的!
于是,等到二人洗漱完毕,被宫人打扮得烨然光彩,焕然一新站在自己面前时,正熙帝心中难免生出了身为人父的满足自矜。所以说,这群翅膀没硬的崽子,在外面吃尽苦头了吧?回来才知道,爹娘有多好,家里多舒坦!
算了算了,有什么账,回头再算,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先安生吃顿饭吧。
只可惜,正熙帝的心愿还是落了空。
温越和南枝入宫的同一时间,平皇后也得到了消息,立刻从摇椅上坐了起来,望向自己的心腹:“当真!你亲耳听到了?”
“娘娘,奴才亲耳听到,通传之人喊的是‘恪王爷和嘉元公主’,错不了!”
平皇后的眼神一凝,半晌,低低冷笑:“回来了?回来得好啊!”
真是命大,她还以为这俩个人,在外面那么久,起码有一次会死在外面呢。
不过现在回来了又怎么样?
他们还以为,现在的京城还是之前的京城吗?
不多时,正熙帝就派人去传令,把所有儿女,还有皇后和贵妃,都召集到了摆宴的荣泉殿里,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
连才半岁的安旸郡主,经皇帝特别要求,都被温北璇抱了过来。
诸人到了荣泉殿,还面面相觑,有些疑惑,这不年不节的,中秋还没到呢,陛下怎么今日把人叫了个齐全?
唯有温廷,若有所悟,步子又加快了许多,惹得温西瑶再后面追:
“廷弟你怎么突然走这么快啊?等等我!”
直到他们行礼入座的时候,看到了侍立在皇帝身旁的两个人。
众皆诧异,席上出现了片刻的沉静。
最后,是孟玉修先反应过来,问候道:“原来王爷的病好了,真是可喜可贺。”
温北璇见温西瑶呆若木鸡,温廷神色复杂,温展只坐在孟贵妃身旁一动不动,率先走到南枝面前,用家常般的语气道:“小五又长高了呢,就是好像又瘦了一些。”
约柳怀里抱着的安旸郡主若有所感,竟然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往温北璇和南枝的方向抓了抓,嘴里发出不像哭不像笑的声音。约柳见状,立刻哄着郡主走到两位公主身边。
“这就隽娘?”南枝的注意力立刻被孩子吸引了,眼神一亮。
听说温北璇和孟玉修的长女大名还没有取,只取了一个小字叫“阿隽”。
“是啊,你要抱抱她吗?”温北璇笑道。
南枝小心翼翼地从约柳怀里接过孩子,拍了拍,竟然看到这孩子停止了撒娇惹事般的声音,睁大了圆溜溜,黑黢黢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她,似乎颇为好奇,嘴巴咂了几下。
有了长姐一家的转圜,原本僵硬的气氛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