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 > 第22章 李世民对赵峥的初次考验

第22章 李世民对赵峥的初次考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世民可以说是精英阶层皇帝的典型代表,一生最善识人用人。

    初见赵峥就觉得这人一身的市井气,不知尊卑礼仪,举止可笑,满嘴的商贾之道。怎么看都不像是人才。

    再加上汝南的原因,觉得赵峥有些狂妄自大,还要跟皇家做生意。

    但随着第一次交易,赵峥不仅直接的增加了宫里的收入。

    送的农书,对于大唐可谓是意义重大。

    都知道李世民是造反上位了,所以他穷尽一生要向李渊向世人证明他比他大哥更适合坐这个位置。

    即便他依然赵峥有些芥蒂,但还是想让赵峥为他所用。

    仅仅是赵峥那个世界掌握的农学知识就足以让他心动。

    更何况这两次交谈下来,那个世界的宝贵知识仿佛无穷无尽。

    赵峥也逐渐体现出他那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广博见识。

    这些足以让他拿出最低的姿态来拉拢赵峥。

    要知道魏徵在李建成麾下之时,是建议李建成直接动手杀了李世民的。

    旧唐书魏征传记载: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哪怕是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政敌。只要是人才,李世民也要他为己所用。

    于是便有了今天一幕。

    李世民今天也算是很郑重的向李承乾介绍了赵峥。

    赵峥不知道这里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既然对方父子俩姿态是做足了,自己肯定得接着。

    于是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计划也阐述了一遍。

    一是制备化肥,通过化肥增产,尤其是推广农家肥的制备,磷肥的制备,这些材料百姓自己都可以搞定。

    而且对于农家肥的制备特别提出了一个方式,推广养猪。

    将猪粪人粪牛粪收集起来发酵再加入塘底水渠底的淤泥。

    这么做不仅可以利用淤泥获得肥料,河道清淤可能都不用再每年特意组织百姓去做了。

    尝到肥料甜头的百姓自己就恨不得把淤泥包圆了。

    再就是磷肥制备,磷肥可以通过收集动物鱼的骨头烧来制作,其次是有磷矿的地方可以通过煅烧来获取。

    磷矿开采可以让朝廷来做。

    氮肥目前大唐不具备用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来制作尿素结晶的生产基础,只能收集尿液来当氮肥。

    二是选育良种。

    杂交这个技术赵峥不会,只能优选种子一代代积累这是个长期的活儿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

    后面再有机会再找一些育种技术的书籍来提升粮食产量。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引进占城稻。

    君不见宋真宗打赢了还签个檀渊之盟,被后世人骂的狗血喷头,但是提到他执政时期引进推广了占城稻,个个都说他也就是对外战争拉胯了一些,内政还是有一手。

    讲完了自己的计划,赵峥端起茶碗直接干了一碗葡萄饮子,这才舒了一口气,感觉嗓子没那么干了。

    李世民和李承乾案前的纸已经写满了。

    不多时,李世民起身走到赵峥面前,赵峥不知道他要干啥。

    李世民一把抓住赵峥的手臂。

    “贤弟真如在世神农,世民得贤弟如汉祖得萧何也。”李承乾见状也跟着起身。

    长孙皇后和汝南也被这一幕吸引,笑着看过来。小奶娃张着小嘴看向赵峥,似乎想知道为什么阿耶要拉着这个小囊君。

    赵峥非常不适应被一个老男人拉着手臂,偏偏这老登力气还挺大。

    赵峥无奈,只能表示,这是华国先贤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以大智慧大毅力一点点从无到有摸索出来的。

    自己不过是个拾人牙慧的罢了。农业技术比自己强的大有人在。

    赵峥有些低估了李世民要实现治世的决心。

    为了恢复民生经济,不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带头节俭,遣散宫女,不大兴宫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所以就有了:‘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的贞观之治。

    他穷尽一生都在想做一个明君,给他爹修的大明宫因为他爹提前走了,马上就停工了,直到唐高宗继位后才继续修建。

    要知道太极宫其实是非常不适合居住的。

    唐朝处在小冰期后的一个回暖期,唐朝有过多次终南山无雪的记录。

    住在终南山附近的小伙伴应该能想象的到气温有多热。

    也正是因为气候温暖水线北移。

    也造就了隋唐朝三大敌人,高句丽,突厥,吐蕃。

    而且还有隋炀帝这个超级败家子把八九百万户的隋朝折腾的只剩200多万户。

    所以现在李世民知道这是一套切实可行,可以让粮食产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岂有不兴奋之理。

    “贤弟,这化肥之法是否现在就可以推行?”

    “自然可以,我们可以先教农人制作农家肥,农家肥也正好需要时间沉积发酵才能用。”

    “其次就是推行养猪之法。”

    “猪这种牲畜吃的多,长不大,而且猪肉乃是贱肉,想推行下去恐怕有些困难。”

    李承乾对于民间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猪长不大一个品种问题,另外一个是没有阉割。把猪从小阉割后,性情就会大变,不再暴躁爱打架,反而会变得爱吃爱睡,自然就容易长膘。”

    “阉割?就这么简单?那怎么这么久都没人发现?”

    “原因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发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大唐也许也有会这种手艺的人。但是对于一门可以生存的手艺人可能会敝帚自珍。”

    李世民和李承乾点头认可,这种技术普通百姓真未必会这么大方的共享。

    对百姓来说有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自己的血脉能不能传承下去。

    又大概讲了堆肥的一些注意事项,这个话题才算打住。

    李世民和李承乾也不约而同的停笔甩了甩酸胀的手腕。

    李世民心里推测着增产后每年粮食税收的增长,越算越觉得心惊,转而对赵峥越加看重。

    “得贤弟相助,想来征伐高句丽的时间也能提前了。贤弟想要何赏赐尽管直言,但有朕绝不吝惜!”

    高句丽起源西汉末年,他实际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跟今天的北棒南棒关系不大,他最初就在今天吉林境辽宁内,属于卫满朝鲜被西汉攻灭后分裂出来的。

    势力本质上是我诸夏后裔。

    据《史记》记载(旧唐书把高句丽归为东夷,谓扶余之别种也!)

    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

    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成军,推翻了箕子朝鲜的箕准,并夺取箕子朝鲜的首都王险城。

    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

    西汉末年朝廷衰弱,分裂出来的高句丽趁势而起抢占了玄菟郡(王莽搞丢的,也就是今天的辽宁东部,朝鲜的北部。)。

    东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也没有占到便宜,高句丽联合鲜卑人攻辽东郡。

    也就今天鸡嘴加鸡嘴上面那一块,并不是如今的朝鲜半岛那个弹丸之地。

    到唐朝时期,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一个占据辽宁吉林等东北地区,加上半个朝鲜半岛庞大势力。

    至于南棒那是新罗和百济。

    话题扯远了。

    “那请陛下给我一些黄金吧。”

    赵峥也不客气,这些农业技术指导书对唐朝的提升绝对是翻天覆地的。

    而且现在是真的要搞,自己肯定得盯着,可能自己也得上手,这钱就当工资了,不拿白不拿。

    “些许财货如何彰显贤弟的功劳?我意功成晋封为国公爵如何?”

    李世民觉得只给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直接许诺一个县公的爵位。

    “陛下,我要大唐爵位无用,毕竟我也不是这方世界的人,些许虚名要了也无用。”

    赵峥觉得这个县公也就是个名头,还不如多给点儿黄金实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