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安平县男 > 第16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第16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条巷子里,李青峰落后半步跟在郑平老夫子的身后,送老师回私塾。

    郑平道:“这顾公子非常人啊,青峰你是如何与他结识的?”

    “学生跟他……(后面省略若干字)”

    李青峰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把和顾寻阳在小面馆偶然结识的点点滴滴都说了。

    但却没敢说出是顾寻阳让自己请郑老夫子上街的事,到了现在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和老师是被顾寻阳当枪使了。

    郑平微微点头,心里想着这也是一种缘分。

    于是开口道:“这位顾公子看似放荡不羁,但胸有韬略,做事虽然略有出格,但是他说的那些话为师觉得挺有道理,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呀,你可继续与他交好,他日或许能随着他乘风而起。”

    为了这弟子的前途,郑平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若不是为了李青峰的前途,按他的性格,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

    他不知道就因为这一番话,让李青峰后来彻底翻身,跨越了阶层。

    同一时间,明月楼。

    三楼那个小客厅,洛扶摇和李清欢都在,香菱自然也在边上伺候。

    三人都在静静的听着手下一位姑娘的汇报。

    下首一位妙龄少女名叫秋月,正在叙说着顾寻阳卖诗之事,只是叙说,并没有添加任何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她受过严格的训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洛扶摇轻轻的念起了那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继而又回头看着李清欢,“李妈妈觉得这诗如何?”

    “千古名诗。”

    李清欢也不废话。

    “可值一百两银子?”

    洛扶摇又以开玩笑的口吻问道。

    李清欢轻轻一笑道:“千古名诗千金不卖,但其实顾公子也并没有卖。”

    闻言香菱奇怪的问:“可是顾公子明明是卖了一百两银子呀?”

    李清欢没有说话,微笑着看洛扶摇。

    “李妈妈的意思是,名诗最重要的自然是名,整首诗乃顾公子当众所写,不管他送给了谁或者卖给了谁又或者说为了谁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顾公子所写。

    哪怕千年之后,人们都知道此诗乃是顾公子所写,那么卖与不卖又有什么区别?这顾公子那可是聪明得很啊,把自己的名打出来了,还顺带赚了一百两银子。”

    洛扶摇耐心的解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夸自己的情郎,脸上洋溢的全是欣赏。

    说罢,朝秋月挥了挥手,秋月心领神会默默退出客厅。

    香菱想了想又问道:“那这顾公子岂不是坑了那位公子的一百两银子?”

    洛扶摇这次没有回答,她自顾自的走到桌子旁,拿起笔,准备将这首诗写下来,于是香菱只好看向李清欢。

    李清欢只好解释道:“也不是,你想想十年百年之后人们在谈论这首诗的诞生之时,又怎么会忘记这安平县卖诗的典故?

    其实不用那么久,这首诗就会传遍大夏国,甚至玄月国,那位公子也即将名传天下。”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香菱暗暗对自己说。

    却听洛扶摇把话接了下去。

    “不只是如此,这诗多半会被收进大夏文渊阁,文渊阁收录的可不只是诗,还会详细的记录和诗相关的典故,从此以后,天下的读书人但凡要写桃花,恐怕都绕不过这首诗了,也绕不过这始作俑者买卖诗词的两位公子。”

    也是同一时间,安平县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谈论顾寻阳,谈论这首诗,谈论那位买诗的公子。

    那位买诗的‘公子’正和李小蝶在沐浴。

    事后,欧阳若水就再没有了闲逛的心情,直接带着李小蝶到了县令李元庆府上。

    李元庆自然是暗中派人跟着欧阳若水的。

    这位灵州刺史的小宝贝要是在安平县出了什么事,可没法跟自己的好友交代,所以他自然也知道了东大街的卖诗事件。

    今日也恰好没有公务,杨元庆早早的就回到了府上。

    欧阳若水到了县令府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杨元庆已四十岁出头,一生清贫,府上除了自己的老伴王夫人之外就只有一个老管家和两个丫鬟,唯一的儿子杨林现在是军中一名校尉,常年都不在家。

    欧阳若水拜见叔母之后拉着李小蝶一起自去沐浴更衣,二人名为主仆,实是情同姐妹,那真正的‘贴身’护卫。

    一路风尘赶到安平县,就到处闲逛直到遇到顾寻阳,现在那是一身不舒服。

    杨元庆叫丫鬟去准备饭菜,然后就和夫人一起在客厅喝茶,等待着欧阳若水。

    没有等太久,欧阳若水换上了女装,便和李小蝶回到了客厅。

    自小和李元庆夫妇就熟悉,倒也没有再说太多的客套话,相互就攀谈了起来。

    杨元庆呵呵一笑道:“若水,我这安平县如何?”

    欧阳若水道:“见面更胜闻名,比传说中更好,在若水去过的县城当中,安平县当属第一。”

    欧阳若水这倒不是信口雌黄故意吹捧,就凭安平县几万人竟看不到一个乞丐,就这一点就不是周边那些郡县能比得了的。

    而且欧阳若水还问了一些普通百姓,知道这安平县甚至连地痞流氓都很少见,这就很厉害了。

    在这灵州之内,你要说富裕,什么地方都不可能富裕到哪里去,能让百姓有饭吃还不受地痞流氓和那些豪绅地主的随意压榨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杨元庆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几句夸赞自然受得,依然面色平淡。

    “至大战以后,生灵涂炭,无数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老夫不忍,于是拒绝了你父亲对我进京为官的建议,安心在这灵州庇护一方百姓,只恨能力所限也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欧阳若水自然也是听父亲说过,如今亲身来到这安平县,感触颇深,“叔父高义,若水敬佩。”

    杨元庆哈哈一笑,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你这次来安平县你父亲可有什么交代。”

    欧阳若水缓缓的道:“倒也没有什么,叔父想必也知道若水虽是个女儿身却是待不住的性格,这次来到安平县,一是几年没见叔父和叔母该来看看,二是想看看这名声在外的安平县到底有何不同,第三嘛,灵州现在百废待兴,需要很多人才,若水也想给父亲分担一些压力尽尽孝心,看看能不能遇上一些可用之人。”

    杨元庆露出赞赏之色,“欧阳兄生了个好女儿啊,那你想怎么做?叔父这里会全力配合。”

    “叔父别取笑若水了,可有什么建议嘛。”

    欧阳若水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也是想来碰运气罢了,民间确实有一些有本事的人,但不多,真有那个能力的话也早已经进入仕途。

    杨元庆道:“这可难到我了,说实话,这么些年考虑的都是如何让治下百姓吃饱穿暖,而一县的编制也要不了太多人,还真没想过这些问题。”

    欧阳若水:“那还是像清河县一样吧,举办个文会,碰碰运气。对了,叔父可

    知道顾寻阳?”

    聊起人才欧阳若水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那个卖诗翩翩少年。

    杨元庆一脸笑意的看着欧阳若水开口说道:“之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当街卖诗可不是哪个读书人都敢做的。”

    欧阳若水明白李元庆肯定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顿时觉得有些尴尬正准备说点什么缓解一下。

    却听一直陪在一旁的王夫人好奇的问道:“什么当街卖诗。”

    欧阳若水一看肯定是避不过了,只得简单的把整个事件叙说了一遍。

    王夫人啧啧称奇。

    杨元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诗写得很好,但诗词毕竟只是诗词,反倒是这少年和郑老夫子的那一番对话,真是振聋发聩。

    特别是那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得活得多么通透的人才能说得出来,这得是多大的胸怀才能说得出来。

    时运不济则独善其身,不怨天尤人,有了能力以后也不怀恨曾经的时运不济,依然选择兼济天下。

    还有那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深合老夫的胃口,要做好事那得先做好人,如果背后没有高人指点,这都是他的肺腑之言的话,那这不就是一位大才嘛,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不正是你要找的人嘛?”

    欧阳若水之前被顾寻阳一番轻薄,气昏了头,现在经杨元庆这么一说,想想还真是。

    面对老夫子的指责他不退缩不发怒,一番辩驳有理有据,气度不凡。

    现在想来不由得心下又佩服了几分。

    “那叔父的意思是若水该招揽下这少年?”

    杨元庆略一沉吟,“那倒也不用这么急,多关注一下即可,他毕竟年纪尚幼,虽有些才学,但让他自己沉淀一番或许更好,届时在打磨几年必然能够独当一面。文会你可继续去办,地方和所用财物花销等等,叔父自会为你操持。”

    杨元庆估计买了诗后欧阳若水现在是没有什么钱了,好在举办一个文会其实也花不了几个钱。

    杨元庆善解人意的这番话,让欧阳若水心里暖暖的,她心思玲珑,投桃报李自然也是懂的。

    “谢谢叔父,若水看安平县衙多年不修已略显破旧,这次回去自会向父亲建议,从刺史府拨出款项把县衙修缮一番。”

    “让你费心了。”

    杨元庆也不拒绝,他知道这可不只是欧阳若水的感谢,同时也能彰显灵州府对辖区内郡县的赏罚分明。

    自古都有官不修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彰显在任官员的清廉,衙门要修缮,大多都是上一级出资的,算是一种肯定和褒奖。

    当然,如果是衙门太破旧也可以由在任官员向上申请修缮。

    这时候,丫鬟也准备好了饭菜,于是正式谈话也就这样结束,饭桌上是拉拉家常的时间,欧阳若水也不避讳,直接让李小蝶坐下一起吃。

    杨元庆夫妇大概知道二人的关系,也没在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