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宙域凝心称道祖,化凡传道寻真趣
二人闻王道先之慰,顿觉如春风拂面,彼等这才省悟,刚才之情境实乃凶险,心中后怕不已。
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心中一些念头豁然开朗,明悟许多。
虽然还是想不明白,他明明看上去就一介凡人,为啥还能从屏幕里蹦出来吓人,然此刻亦无暇顾及,急忙恭恭敬敬行礼:“见过……上尊。”
而王道先却默然不答,转过身躯,凝视苍穹。
爷孙二人至此方觉,早已不在原先之室中。
盖自王道先自屏幕中步出之刹那,已置身于此片似早已为其准备好的天地之中。
其实一直以来,彼辈皆怀动永恒之念;
然则道祖云游四海,闻已远赴他方宙域,彼辈虽有此心,实则力有未逮,无以动之。
及至道祖重返,亦赞同其谋,遂经一番筹谋研讨,遂决定先择一看似易欺之永恒,试为动之;
然亦非全然易欺,盖因该永恒自修道以来,不杀有灵众生,一个都没杀过!其仁心可见一斑!
乃至因其而亡者,他亦必追溯本源,为其再凝灵体、助其补全心域,寻回本根,其慈悲之怀,实乃罕见。
如此,纵令此永恒察觉有人窥测图谋而愤慨异常,料想其亦不致真个杀人也。
于是,一番筹谋布置之下,一台大戏遂搭建而成:
凡界之某作者,忽觉灵感涌现,挥毫创作;
仙界之某青年,则觉己胆识过人,豪情满怀,竟欲以此永恒为题材,挥笔而就,动他一动。
天塌自有高个子撑持,故至高之处,道祖现身矣。
本来道祖无意过早介入此事,奈何下方一众永恒,心绪紧张,见王道先竟真自屏幕中蹦出,急忙抬出道祖以镇场面。
盖因无人能知,一惹恼之永恒,将会行何事也;即便见其化为凡人,然尔等却更为忧虑,盖因道祖之貌,亦似一凡人。
当道祖见到王道先归凡后竟还能从屏幕里蹦出来之际,他立刻给予了最高规格的待遇。
试想任其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难以与一宙域之力相抗衡;
是以,遂决定借助道语道文的精妙,融合一宙域之总势,给王道先以当头一棒,既立威又显圣。
道祖原本想让后辈们先试炼,自己在关键时刻再出手,以尽显实力;
然而,面对王道先时,他却感到难以自控:
盖因王道先身上散发的神秘威势,凌驾于诸永恒之上,直接压迫到了他的头顶;
他深知,若不立即出手抢占先机,恐将面临不可预测的后果;
如此,在气机牵引下,他毫不犹豫地施展出了自己压箱底本领。
只见道祖白衣飘飘,似万法不侵、片尘不染,其缓缓开口吟道:
“诸天宙域吾独尊,搅动风云笑红尘。
身入繁华心不染,高台静坐观浮沉。
汝今来此何所图,莫非妄想触天门?
速回尔域修行道,此地非尔可登临。”
周遭九十九尊永恒,见此情景,皆暗暗松了一口气。
彼等深知,这是道祖最为厉害的手段,无与伦比。
虽觉得道祖一来便祭出压箱底的本事,有些小题大做、大炮打蚊子的意味,但正如狮子搏兔亦当全力以赴,虽显强势凌人,却也是王道先自找上门。
于是,众永恒皆以戏谑之眼观王道先,似已预见其被一棒打回的狼狈之态。
王道先一眼看去,好大的排场:
四周寂静无声,九十九尊永恒环坐其间,恒压虚空,威势赫赫。
其前,白玉高台矗立,台上立一白衣文士,背负双手,神情淡然,俯视王道先。
王道先心知,此人便是此方宙域之终极boss,众人所敬畏、所仰望之“道祖”。
‘宙域……之心……’如此近距离之下,王道先瞬间洞悉其本源,此方宙域,居然已凝心!
难怪能键动诸天,引发无尽变化。
随着道祖的话语,金色的字迹缓缓凝结而出,流转间神秘莫测。
王道先顿时感受到一股无形之力,自虚无中诞生,意图将他“按”回原宙域。
当“临”字落下时,这股力量达到了极致。
王道先细细品味这股力量,悟其与己所领悟的中文道语之妙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深入细究,又觉大相径庭。
此力诚然玄妙无比,然似尚欠缺真意一缕。
此一缕真意之缺,却似乎犹如天堑横亘,难以逾越。
是以,他虽竭尽伟力,更融白玉台之威势于其中,却仍难以将弱小之己“按”回原域。
王道先感受着这白玉台之威,恍若与此方宙域融为一体,悟此即为宙域之总势,因其法器与所在宙域拔河较劲中,就替他体验了一次。
而王道所不知晓的是,之所以这般伟力“按”不住他,尚有更深层因由:其一,即其以生具来之禀性:不伤有灵众生;其二,宙域境真则之别。
不伤有灵众生,他从未将此视为特别,也未深入探究,只是觉得,存在即合理,不伤,就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尊重,亦是对孕育他的天地的一种感恩;
然则,世间万物,皆具两面,他此种心性,亦于无形中孕育了另一面:不被有灵众生所伤。
是以,不伤有灵众生,亦不被有灵众生所伤,此独特玄妙之韵,早已融于其道中,无形无迹。
王道先见道祖以中文道语施法,深感道语玄妙无穷之际,已察道祖运用尚欠火候,略显生硬,粗糙了些。
他本想指点一二,但念及道祖的尊贵身份和高位,料想说了也是徒劳,反而可能惹其不悦。
他明白,道祖所缺失的,或许正是因久居高位而失去的底层凡尘的真意。
他意识到,道祖其实已察觉到此问题,并曾无数次化为凡尘之人,在多方宇宙传道。
他此时亦更知晓原委,己身所在宙域留有若干道祖的痕迹和传说,皆为此宙域之心所化之道祖所为。
然而,道祖多次化凡,却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真意;王道先深知其中缘由,因自己也曾面临过同样问题,直至彻底归凡之际方才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