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 第92章 菩提果落,佛心既成

第92章 菩提果落,佛心既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依照他的经验,这藏经阁里的每一本经书,从熟读到钻研,哪一本不得花心思研读和反复琢磨。

    但沈翊却是看得极快,每一本都是通读一遍,迅速翻页过去。

    如此一天下来。

    沈翊能读个七八本。

    扫地僧只是不住摇头叹息,他根本不是在钻研,而是在囫囵吞枣。

    老僧忽然怀疑。

    难不成这小和尚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但旋即又摇头否定。

    就算能够过目不忘,若不能沉下心来体悟,也只是记得一段段晦涩经义。

    悟不到佛法神通。

    他嚼了一口手上的炊饼。

    不过小和尚算是懂事有礼貌,等他一头撞了南墙,我再提点他几句。

    扫地僧如是想着。

    足月过去。

    藏经阁的经书,沈翊翻看了三分之一,潜修空间中,却是恍然已经过了五年。

    灵台中的菩提树已然参天而起。

    枝繁叶茂,佛韵悠扬。

    扫地僧目瞪口呆。

    他本想等到沈翊心性急躁,抓耳挠腮,不得其法之时,出言点拨,恰合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之义。

    然而,他发现沈翊不仅不急。

    反而像是乐在其中。

    每日相见之际。

    扫地僧都有留意沈翊的个中变化,他的眼眸中温润如水,佛韵渐盛而不止。

    这是入了门道!

    勘破了顿悟之际!

    好小子,好天资,好机缘!

    扫地僧内心赞叹。

    天心寺修佛,本就讲究一朝顿悟,立地成佛的理念,众僧诚意修持,所为不过是勘破顿悟之机。

    没想到沈翊竟能在这种速读佛经之中开悟,让佛意迅速萌生成长,简直闻所未闻。

    又是一个月过去。

    藏经阁的经书,沈翊已经观览三分之二,潜修空间,又是一个五年过去。

    灵台中的菩提树,今已亭亭如盖。

    树下绿草如茵,生机勃然。

    扫地僧似乎已经将震惊习惯性地挂在脸上。

    这小和尚的开悟,竟能维持如此长久的时间,其佛韵满溢,行住坐卧,禅韵悠长。

    从入寺到现在。

    满打满算,不过半年而已。

    沈翊的佛法修为,已经赶得上寻常人十几年之功!

    即便是先前的无心小和尚,与沈翊相比,亦是相形见绌,颇有不如。

    扫地僧的眼中佛光凝聚。

    旋即倏尔散去。

    小和尚练过内力,踏破了先天,还修过佛门横练锻体,可惜可惜,却是全身经脉破损。

    一身内功发挥不出一成,想要复原,非得要以易筋洗髓经来洗经伐髓不可。

    小和尚倒也坦白,给交代的清清楚楚。

    广远广渡容他天天往我这里跑,是存了让我亲自考校的心思吗?

    扫地僧的一双佛眼中泛起些许笑意。

    那我就再看看罢。

    楼下的沈翊恍然无觉一双佛眼正在旁边,一直静静观察着他。

    此时夕阳西下。

    他缓缓起身,将佛经送还书架。

    今日佛经阅毕。

    他转身向着楼上的扫地僧,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前辈,我明日再来。”

    ……

    江湖风云变幻。

    天心寺也不能幸免。

    前些日子,晋王一幅拜帖。

    提出随西陵使团前来拜访天心古刹。

    随行者,除了晋王亲至。

    还有太岳剑派,神拳门,天狼帮,天水阁等一众大小帮派掌门,来势汹汹。

    忘忧小和尚忧心忡忡:

    “忘尘,听说那晋王在四处招揽江湖宗门,这次来就是想让咱们天心寺投入他麾下。”

    沈翊捧着一卷经书。

    抄起一盏茶水抿了一口。

    “咱们寺内有方丈和长老们坐镇。”

    “广远禅师是地榜人物,还有那么多宗师,大宗师的首座长老,想必无需担忧吧。”

    沈翊的神色温和。

    忘忧的话语好似投入心湖的石子,溅起些许涟漪,旋即又归复平静。

    忘忧杵着下巴,一副愁闷之相:

    “我听说那晋王豢养私兵,行马踏江湖之举,太岳剑派就是这么被强压收服的。”

    “我还听说那西陵使团里更是有西陵的密宗,金刚宗等出使的高僧活佛。”

    “西陵佛门和中土佛门素来不合,他们一定是来找咱们麻烦的!”

    沈翊眉头微微一挑。

    小和尚继续絮絮叨叨:

    “寺内的方丈长老们都是神仙人物,自是不担心,但咱们这些小和尚怎么办。”

    “神仙打架,殃及池鱼噢。”

    沈翊用经卷轻轻敲了敲忘忧的脑袋,笑着道:“那也轮不到你这条小鱼遭殃。”

    “好好琢磨一下为什么给你取了个忘忧的法号,就是让你别胡思乱想。”

    忘忧离去后。

    沈翊的波澜如古井的心湖却是闪过一捧鸿光,他隐隐有一种感觉。

    他一直等待的时机。

    到了。

    ……

    如此又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切平静,无事发生。

    沈翊将最后一卷经书放回书架上。

    他就这么在架前静立,一个月来所通读过的佛经如映在心,一一流淌而过。

    意识沉入潜修空间。

    再度选择将五年时间投入佛法修行。

    此时。

    天心寺山脚下。

    一大群披坚执锐的甲士,簇拥着数辆精致华贵的马车,犹如洪水般,浩浩荡荡而来。

    而那些仍留在山脚的流民见到竟然有军甲而来,全都慌了神,一个个或是僵在原地,或是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最前方的一辆金丝楠木制成的马车上。

    窗边帘帷被掀开。

    一个头戴玉冠,面容沉郁的中年人侧身探望而出,他看着在山脚绵延的无数棚屋和流民。

    眉头皱起:

    “这些是什么?”

    他的语气很淡,却是极为冰冷。

    马车旁的军官连忙回道:

    “回禀王爷。”

    “前阵子郡内饥荒盛行,天心寺广开山门收留难民,故而才有此象。”

    中年人微微眯了眯眼睛:

    “饥荒?”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当时麾下谋士建议开仓放粮,稳定民生,收拢人心,后来,那个谋士被他杀了。

    他的粮食怎么能给这些贱民。

    “饥荒过了吗?”

    军官回道:

    “近来雨水转多,已有好转。”

    中年人面露不耐之色地拉上帘帷:

    “那他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通通赶走。”

    “一柱香内,仍未离开的。”

    “就地格杀。”

    军官拱手出声道:

    “是,王爷!”

    原本在流民棚的杂役院的僧人见状,连忙转身上山去通报。

    ……

    藏经阁内。

    沈翊的灵台之中。

    菩提扎根,枝繁叶盛。

    亭亭若冠,有遮天蔽日之伟茂。

    一条金溪从灵台无尽远处来,绕着菩提树蜿蜒而过,又流向无尽的远方。

    一颗晶莹剔透的菩提。

    从树上落下。

    菩提果落,佛心既成。

    咚!

    咚!

    咚!

    沈翊睁开双眸,一抹佛光隐现。

    天心寺的钟响,召群僧于前院集合。

    有大事发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