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 > 第547章 牛逼的王大个子

第547章 牛逼的王大个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方的冬天,天气也是变幻无常。

    一场冬雨过后,道路开始变的泥泞了起来。

    马车陷进了泥坑里。

    数名暗卫,正在王朝的指挥下,用力的推着马车。

    一旁的唐寅看了看天色。

    “庄师,今日乃是新年,咱们怕是要在路上过年了!”

    庄墨寒捋了捋脸上的长须,却是笑道。

    “今年冬雨比往年多了些,想来,春日来的也早,”

    “如此也好,来年百姓能有个好收成!”

    冬天气温低,土壤干燥,若是冬雨多些,确实利于来年的农作物生长。

    只不过,对于赶路之人,就很不友好了。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柏油路。

    算上这次,马车已经是第七次陷进坑里了。

    唐寅看着泥泞的道路,想着是不是搞个水泥出来。

    要想富,先修路,若是有了水泥,大明的经济岂不是要起飞?

    然而,最终唐寅还是摇了摇头,放弃了。

    倒不是他不想,而是这个工程太过庞大,需要的人力和财力,都是天文数字。

    如今这世道,百姓们饭都吃不饱,书都没得读,更别提修路了。

    要想改变这个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任重而道远啊!

    就在唐寅胡思乱想之际,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

    十数骑朝着这边飞驰而来,身后还跟着两辆马车。

    李令月见状,顿时朝着老兵们使了个眼色。

    老兵顿时错开站位,隐隐将马车护在中间。

    唐寅眯着眼睛,朝前看去,等来人到了近前,不由得笑了起来。

    “庄师,是王师伯来了!”

    庄墨寒闻言,也抬起头来,朝着前方看去。

    只见王伯安一身绯红官服,骑在马上,被寒风吹的东倒西歪,却是依旧坚持策马。

    庄墨寒见状,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个王大个子,真是个死心眼,有马车不坐,偏要骑马!”

    老庄嘴里虽然在吐槽,但是眼眸中的笑意却是毫不避讳的露了出来。

    显然,这个时候,看到自己的学生前来迎接自己,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唐寅不由得扯了扯嘴角,斜了这个口是心非的老家伙一眼。

    李令月看到来人是王伯安,便也放下了警惕,朝着老兵再次挥手,将一行人,放了过来。

    王伯安到得近前,便跳下马来,大步上前,朝着庄墨寒行礼。

    “学生见过庄师!”

    庄墨寒捋着长须,点了点头。

    “伯安啊,不是让你在杭城等着吗?”

    “怎么来此了?”

    王伯安闻言,躬着身子回道。

    “庄师,这两日冬雨不断,学生怕您路上耽搁,便一路寻了过来,”

    “学生已经备了马车,还请老师上车!”

    这里距离杭城还有二十里,若是再耽搁下去,恐怕真的要在野地里过年了。

    庄墨寒闻言,倒也不客气,朝着众人摆了摆手,便朝着王伯安带来的马车走去。

    唐寅见状,安排了数人继续推泥坑里的马车,剩下的人,便全都跟上。

    上了马车,一行人继续上路。

    这里的车夫,熟悉道路,一路上倒也没有再陷进泥坑里。

    到得杭城的时候,天色虽然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城门也关上了。

    唐寅见状,不由皱了皱眉。

    城门一旦关上了,没有重要的事情,或者紧急的军令,是不可能轻易打开的。

    事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一行人来到城下,守城的军士,因为大过年的还要值守,本就有些怨气,一脸不耐烦的呵斥。

    “城门已闭,明日再来吧!”

    王伯安只是走上前去,还未开口,那守城校尉,看到他的模样,顿时朝着方才喊话的军士踹了一脚,大骂了起来。

    “瞎了你的狗眼,是王大人,还不快快打开城门?”

    那军士也是一脸懊恼。

    “王大人勿怪,小人这就开城门!”

    唐寅见状,不由一脸惊讶。

    王大个子,都还没开口说话呢,守城军士就将城门打开了。

    老王在杭城,这么牛逼的吗?

    很快,城门大开,守城的军士,呼啦啦来了一大半,全都恭敬的迎接王伯安。

    于是乎,紧闭的城门,就因为王伯安只是露了一下脸,轻易便被叩开了。

    那些守城的军士,也对王伯安异常的尊敬,不仅向他问好,还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弄的王伯安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入得城内,城内的百姓,正张灯结彩,庆祝新年。

    庄墨寒在马车内,掀开车帘,看着街道上的欢快的行人,顿时脸露笑意。

    “伯安啊,这杭城百姓比之金陵如何?”

    王伯安闻言,连忙回道。

    “杭城比之金陵,受灾要小些,且有海运衙门,运回来的粮食,今年的日子,倒也过的去!”

    庄墨寒点了点头,笑道。

    “这也是你的功劳,你从南猴国运回来的粮食,对我大明百姓来说,不亚于救命粮!”

    王伯安听到这话,不由得老脸一红。

    “庄师,这哪是我的功劳,这是唐寅的功劳才对,”

    “若非他,便没有海运衙门,也就没有这些粮食!”

    唐寅闻言,不由无语的摇了摇头,提醒道。

    “师伯啊,这是陛下的功劳才对!”

    王伯安顿时一愣,随即笑着道。

    “你小子,说的话,总是这么有道理!”

    庄墨寒见状,却是轻轻笑了起来。

    “你呀,为官也有两年了,官场上还不如你师侄,会来事!”

    唐寅不由得一脸愕然。

    这老家伙,是夸自己呢,还是骂自己呢?

    不等唐寅回过神来,庄墨寒却是脸色一正,继续说道。

    “不管如何,总之这里的百姓,是承你的情的,这也是老夫让你来浙省的缘由。”

    唐寅和王伯安闻言,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江省和浙省,是官学实验地。

    这两个地方又各有不同。

    金陵是江浙总督府所在地,即便有人阻止官学,那也会收敛一些。

    浙省就不同了,没人压制的话,很容易出事。

    这也是庄墨寒在淮县巡查过后,便匆匆赶来这里的原因。

    经过前次,官学政策的失败,庄墨寒也意识到,官学要真正推行下去,不仅要改变政策内容,更加贴合实际,还要收拢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