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重生前:方志英来找思愉诉说自己父母不出钱让她去读书
思愉对方志英说谎,说自己的父母把户口簿放在自己的二舅家里的,现在是没有户口簿登记不了结婚。
“你的父母怎么这样的?现在都提倡自由恋爱。而且我哥配你是足足有余,我哥是那么的优秀。”
思愉在想:不可否认,方志华读书是挺优秀的,但是现在已出来社会了,若没有她一直在帮方志华铺路,他就算再优秀,也没有人看得他的存在。
“志英,长途电话话费很贵的,你哥汇给你那50元可要节省用啊。”
“嫂子,你是知道,省城的物价很贵,这50元哪里够我用啊。你可以再汇点钱给我吗?”
“志英,我还不是你的嫂子。还有,你的生活费是不是不应该问我要啊?你也是知道的,我的一个月工资也是180多一点,我每个月都给你汇了一半过去了,还要每个月为你父亲买几公斤的肉,我自己也没有钱用了。”
“嫂子,你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国家职工,他们就你一个女儿,以后你嫁给我哥了,我哥也就是他们的半个儿子了。他们的钱不给你们还会留给谁啊?”
思愉现在最讨厌就是来打自己父母的主意。方志华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父母的财产就只会是留给她这个女儿的,而她的财产也是他们方家的。
思愉不想再与方志英再叨叨下去了,于是故意说:“志英,我不跟你说了,学校领导要来关这个办公室的门了。”
思愉马上把电话挂了。这个方志英,明知道自己无钱,还讲这么长时间的电话,今次电话费应该不便宜吧。叫我再汇钱给你,别做梦了。可恶的,还打起我父母的主意了。
思愉放下电话后,回宿舍睡午觉。
……
这个方志英,她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真的会不计手段的达到目的。
思愉想起第一次方志英来自己的家,就是告诉自己,她的哥哥在麻龙镇电影院等自己。
为什么自己追了几年,方志华都不理自己?而后来自己去了方志华那条村,和方志英见了一面后,过几天方志华就来约自己出去呢?
原因太简单了。就是方志英用利益关系去说服方志华与自己谈恋爱。
思愉用心分析着,自己和方志华刚确定恋人的关系的时候,那正是八月初,那时候是方志英中考放榜的时间。
这个时间正是方志英考上省中专学校的日子。方志英的父母是位重男轻女的人,他们绝不会拿出为方志华准备读大学的钱拿给她去读书的。
无论方志英怎哀求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用,就算她的大伯和二伯去为她说情,方建立夫妻都没有被说动心。
方志英向父母苦苦哀求,希望能得到一些钱让她继续读书,但她的父母无情地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一事件全村皆知,甚至连思愉也有所耳闻。
然而,由于对方志英哥哥的深深爱意蒙蔽了双眼,她并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深意。
事实上,方志英在许多事情上并未处理得十分周全,如果当时能够冷静分析,或许就不会成为方家榨取金钱的工具,也不会让他们从自己身上骗取更多的财富。
就在自己与方志华确定恋人关系的时候,方志英再次上自己的家找自己。
思愉还记得那天是8月6日下午二点钟,也是自己的父母去上班的时间。方志英敲响自己的屋子的大门。
当思愉打开门时,她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方志英站在门口,哭得泪流满面,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样。她的眼睛红肿得像桃子,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形成了一道道泪痕。她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思愉心疼地看着方志英,心中充满了怜悯和同情。
方志英看起来如此脆弱和无助,让思愉感到一阵心痛。她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时刻,那时她也需要有人来安慰和支持她。
思愉张开双臂,方志英毫不犹豫地扑进了她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她。方志英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在寻找一种温暖和安慰。思愉感受到方志英的拥抱,她能感觉到方志英的内心正在崩溃,而她则成为了方志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志英,怎么啦?”
“嫂子,其实我真的很想继续去上学。我这么努力读书,就是想能走出这农村,做国家职工,像你们那样,吃国家粮。”
“我不想做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太辛苦了!”
“我也曾经和父母说过自己的想法,但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我。他们觉得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书,只要学会做家务、照顾家人就行了。”
“嫂子,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我渴望知识,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越来越遥远了……”
方志英这一声“嫂子”,把思愉的心都叫酥了。思愉做梦都想嫁给方志华,现在他的妹妹叫自己一声“嫂子”,那不让好甜入心窝里吗?
“来,先进来屋内再说。”
思愉把志英拉入屋内,让她坐在单人的藤椅上,并不停在安慰着她,还用手帕帮她擦眼泪。
可是,思愉越是安抚方志英,她越哭得厉害。
思愉又去倒了一杯水给她喝:
“志英,来,先喝杯水,不要哭。坐下来,我们慢慢的想办法。书中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得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嫂子,你一定要帮帮我啊。你可是我的亲嫂子呀!现在也只有你能帮我了。”
方志英这一声声嫂子叫着思愉,让她的心更加开心了。于是她就对方志英打包票说:
“志英,你放心,只要有嫂子在,我一定会帮你的,你一定会有书读的。谁说女子读书无用,等你读完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单位了,叔叔阿姨就会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