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149章 贤大夫士会奔秦

第149章 贤大夫士会奔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残军总算渡过黄河,一同渡过黄河的还有晋国两位大夫,先蔑和士会。

    先蔑对赵盾深深失望,心道:“赵盾如此不守信用,此战更是打得没有半点信义,这样的人实在可耻!”

    他又恨自己当初不听荀林父的话,现在看来,荀林父真是有先见之明啊。自己虽然以先为氏,但怎么就看不到今天这个结果呢?

    原来,赵盾命令先蔑和士会赴秦国迎回公子雍时,先蔑好朋友荀林父悄悄对先蔑讲:

    “这个差使不好干。您想想看,现在晋国国内有世子在,且有先君夫人在,却要去迎立一位在外国的公子回来当国君,这事不那么简单!

    变数很大啊,一旦有变,比如世子最终即位,那您就摊上大事了。到时您接了一位公子回来,与现在的国君便成了对立面啊。所以,兄弟劝您,假装生病,别去秦国了。”

    先蔑却轻松一笑道:“这又不是我的主意,而是六卿会议的集体决定,我也是奉命行事而已。一旦公子雍回国当上国君,我还可以立大功一件,这是美差,哪有什么问题?”

    荀林父急道:“你我能够在一起共事本是缘份,这便是同寮,我们既然是同寮,我当然得尽心劝阻你别干蠢事啊。

    诗云: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

    难道你不知道有同寮向你提出意见,你要听从啊。”

    先蔑还是不听,荀林父长叹一场,他知道先蔑的个性,便不再多言。

    结果果然是晋国背信弃义,非但拥立了世子夷皋为国君,还在令狐袭击护送公子雍回国的秦军,使秦军损兵折将。

    先蔑长叹一场,心想自己真是活该,没听荀林父的话,自己落到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这里我们要讲讲同寮这个词。寮指的是小窗小屋,通“僚”,后意指官员,这便是官僚的来源。而同寮就是同僚,意指一起做官,泛指同事。

    当然,这个同事也得有一定的级别,至少应该是官员级别的才用同僚。这便是同僚一词来历。

    看在同僚的份上,荀林父为先蔑做了最后一件事,那便是说服了赵盾将先蔑的家臣族人以及在晋国的财产都送到了秦国。

    赵盾心想还是为自己为晋国留点后路吧,于是干脆将先蔑、士会的妻儿家臣以及愿意赴秦国的两家族人和可处置的财产都送到了秦国。

    这与先前狐射姑逃亡至翟国时赵盾对狐射姑的态度是一致的。

    再说士会,这位晋国未来的大牛人,此时作为副使跟着先蔑来到秦国。

    这是一位明白人,他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所以当先蔑决定流亡到秦国时,他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只要是个政治人物,那便不得有半点可能被人抓住的把柄。

    现在的晋国国君是晋灵公,而自己居然作为副使曾经迎立过公子雍。

    只要有人抓住这一点兴风作浪,不要说自己这条命,可能连整个士氏家族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先蔑和士会到达秦国后,秦康公对他俩非常赏识,也知道这两人都是晋国大才,任命他俩为秦国大夫,并封赏土地。

    但是,士会在秦国期间,从不与先蔑交往,这让士会身边的人非常奇怪。

    有人便问士会:“大夫为何不与先蔑大夫来往呢?你们本都是晋国人,又因为同一件事同时来到秦国。

    按理他乡有故知,你俩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啊。但从来未见大夫您主动与先蔑大夫说过话,难道你们俩以前便有矛盾吗?”

    士会微微一笑道:“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我跟着先蔑来到秦国,是因为先蔑是正使,而我是副使,职责所在而已。

    现在我俩都犯了晋国的罪,罪过是一样的,所以都流亡到了秦国。

    但他并不是我朋友,在晋国时便不是,两人心意不通,又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既然我俩之间互相不欣赏,那又要日常的来往做什么呢?”

    难道这便叫读书人的清高?

    每次读相关史料读到这里,笔者非常感慨,古人对于做人做事的原则性是很强的,包括交朋友的原则性。

    认定了是自己的朋友,那便全身心的为朋友付出,这便是后来的两肋插刀也不所不辞。

    但一旦认为对方不是自己的朋友,哪怕人家位再高权再重钱再多,也是不屑主动示好的。

    但现在呢?

    不知有多少人,哪怕是对方没把自己当朋友,自己还是热脸贴着人家冷屁股凑上去,只因为对方有钱或者有势。

    不知有多少人,在某个饭局上,刚认识不到几分钟,几杯酒下肚,便兄弟长朋友短的。

    看看人家士会,先蔑在晋国的地位比他高,但他认为先蔑此人的德行还不足以做自己的朋友。

    所以,哪怕是现在两人都到了国外,也不愿意与他交往。

    令狐之战,是晋国对秦国的又一次大胜,是秦国的又一次大败。

    这让秦国人愤怒了,绝对是出离愤怒的那种愤怒。

    想想秦国,总令人同情,秦国人总梦想着回归中原,特别是秦襄公勤王得到提拔后,他们就制定了东进战略。

    但东进的路上碰到了一个晋国。就是这个晋国,无论秦国人表现出多么热情友善,要紧关头晋国就狠狠咬秦国一口,直咬得秦国遍体鳞伤。

    想当年秦穆公时代,先是出兵护卫晋惠公回晋国当上国君,晋国闹饥荒时秦国人慷慨运粮至晋国,换来的却是晋国非但不兑现送给秦国五城的承诺,还趁秦国闹灾时举兵来攻。

    秦穆公发动韩原之战教训了晋国后,主动向晋国示好,还将宝贝女儿怀赢嫁给了后来的晋怀公。

    可晋怀公为了当上晋国国君,居然不辞而别,秦穆公转而拥护晋文公上台。

    这貌似实现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睦邻友好,但好了才几年?晋国居然搞了一个崤山之战,全歼了秦国三千精英。

    彭衙之战,又是晋国人不讲战争道义,两军对阵中,居然搞了一支敢死队,结果害秦军又大败。

    现在秦国本是好心护送公子雍回晋国即位,结果晋国人又出尔反尔不算,还突袭秦军,使秦军再次遭受大败!

    晋国啊晋国,从此咱老秦人与你势不两立!

    秦康公愤怒了,但此时遭遇晋军袭击新败,哪来国力去报复?晋国人真是可恨之极,但再恨此时也只能是忍气吞声。

    是的,此仇不报,秦人都不活了!秦康公将对晋国的仇恨深深种在心里,在他的岁月里,他只有一个目的:向晋国复仇!

    就这样,秦康公本想通过护送公子雍赴晋国即位,从而改善与晋国关系的梦想彻底破灭。

    本来这是秦康公精心安排的一次破冰之旅,因为此前两国已经交恶,秦国在强大的晋国面前确实难有所作为。

    但现在既然你晋国铁了心要与秦国为敌,那咱秦国人就跟你干到底!

    从此以后,秦国与晋国的友好关系成为永远的历史,秦国彻底丢弃了与晋国改善关系的幻想,两国成为世仇!

    后来,秦康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楚国为首的反晋阵营,这使得晋国面临背腹受敌的战略环境,给晋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