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绝不当出头鸟
赵崇坐上马车,打着哈欠闭目休息。
一路回到了威国公府。
东爷,把府中库房里面的木桶和陶罐。”
“还有什么高粱大麦都给我弄几袋到后院。”
赵崇揉着眼睛跳下马车,走进府门的那一刻,便直接向管家赵东下达命令。
终于完成了承诺陛下的条件,接下来,他得做自己的事情了。
这才是他赚钱的第一步……
不然的话,在这个时代要是闲着无事做,才是最无聊的存在。
“少爷,您要这些干嘛?”
老管家疑惑的问道。
“您就别管了,只管弄来就是。”
“对了,阿爹前去西南之前,给府中留下了多少银两?”
赵崇问道。
“公爷临走之前,给府中账房留了三千五百两银子。”
“足以支撑到老公爷下次班师回朝了。”
“但是少爷,您可不能再乱花银子了……”
老管家似乎不是第一次被赵崇询问府中银钱的事情,赶紧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才三千五百两银子?”
“那就给我拿五百两送到后院。”
“我着急着用。”
赵崇说道。
“少爷,五百两可是太多了啊……”
“公爷以前就下过命令,少爷每月的固定月银不能超过五两。”
“老奴可不敢领命。”
老管家赵东摇头说道。
他是赵家的远房亲戚,论辈分还是赵威的叔父辈。
跟随赵威在军中一直担任账房主簿,后来赵威被封为威国公后。
他便留在皇京城的威国公府担任大管家,并照料和监督赵崇这个小世子。
虽然这些年,赵东管不住这位小世子,却也不会随意听从赵崇的使唤。
“东爷,您老看看这是何物?”
赵崇笑着从怀中摸出那块天威腰牌,晃了晃便收进怀中。
大摇大摆的向前走去……
“啊……这是公爷的天威军令牌!”
赵东看的呆住了。
“东爷,别忘了我的五百两银子。”
“我这不是为了乱花,都是办正事用的。”
“我保证,两个月之内还您一千两。”
赵崇的声音远远传来。
回到后院,在小顺子的伺候下换了一身休闲的长袍。
让小顺子带着赵狗儿四人,前去后院的竹林砍伐一些竹筒过来。
他便坐在那里安心的等待着……
没过一会儿,老管家便带着人抬来木桶、粮袋,还有一箱五百两的银元宝。
“少爷,您要的,老奴都给您送来了。”
“可是少爷,您到底要做什么?”
赵东疑惑的问道。
“我想要弄点新东西出来。”
“用不了多久东爷就能明白了。”
赵崇嘿嘿笑道。
老管家无奈的带着下人们离去,临走时还在心疼五百两银子的巨款,
可是现在他也没办法了,谁让公爷竟然将天威军令牌交给了少爷。
这就等于是,公爷将皇京城的国公府管理大权。
甚至是城外的天威军驻地大权,已经全都交到了少爷的手上!
他也只能按照少爷的命令行事。
公爷……这到底是怎么了?
不一会儿,小顺子带着四个亲卫扛着大捆的竹竿归来。
赵崇就在后院的湖泊小溪旁,指挥众人将木桶和竹竿一一清洗完毕。
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搭接起来。
花费了近两个小时之后,赵崇坐在那里吃着东西。
看着眼前架起的整套蒸馏设备。
现在是时候,可以正式酿酒了……
白酒蒸馏法,其实在我国先秦时代就有了。
只是因为古代粮食产量太低,粮食种类也少得可怜。
那个时候,水稻还不是主食。
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谁会浪费粮食来酿酒?
后来各朝各代都颁布法令,严禁用粮食酿酒,这才出现了用瓜果和野菜酿酒的方法。
但都是发酵酒的类型,蒸馏酿酒的方法很少再有人提及。
直到唐代天下安定物资充沛时,王公贵族才开始用粮食私下蒸馏酿酒。
酒文化才算是真正的在华夏历史中扩散开来……
但在这个时代,赵崇很确定,蒸馏酒还未出现。
阿爹喝的酒,只不过是用野果或者葡萄酿制的发酵酒而已。
而发酵酒的度数,最高也就十几度。
可就是这种酒水,现在的价格也贵的吓人!
一斤好点儿的发酵酒,都快要一两银子的高价了!
至于民间喝的酒水,那更是最寻常的野果野菜发酵而成。
现在自己只要能酿出蒸馏酒,以后那可是永世的财源!
更何况赵崇去过了阿爹的军寨,看过了那些战场上受伤的老兵。
他们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其实原因很简单。
就是受伤后的病菌感染,本来一点点小伤,到后来却不得不将整个手臂斩断。
这样才能确保病菌不会继续感染,侥幸的保住一条小命……
铁柱叔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只因为古代的医疗系统,对病菌的防护几乎为零!
赵崇蒸馏酒水,不只是为了喝酒和赚钱,他还有更大的目标。
现在,整个木桶内已经装满了粮食。
就等发酵一夜之后,第二天便能正式开始试着蒸馏酒水了。
国公府后院有现成的小溪水。
这里确实是一个蒸馏酒的好地方……
他以前没酿过酒,就看这次能否尽快试着蒸馏成功再说。
准备好了一切,赵崇返回书房,他还有许多的计划需要准备。
尤其是目前,最重要的是钢铁工坊的修建计划。
虽然赵崇在皇帝面前拒绝了官职,看似不想插手工坊建设。
其实,他这是在故意藏拙。
因为赵崇很明白,他不能表现的事事都懂,而且什么都能做。
傻子才会这么搞。
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也会被太多人给盯上。
所以赵崇的计划是,他要做许多事,但都得让旁人代替自己去完成。
而他,绝不会当出头鸟!
详细的将工坊建造计划,按照自己前世的工作经验一一写出。
先是矿山所在的环境布局,然后是水源和风向。
再就是冶炼工坊、模具工坊、铸造工坊、铁匠工坊和匠人居住区的布局等等。
赵崇花费了一下午时间,才将所有计划书准备完毕。
放下笔,揉揉眼睛,他叫来赵狗儿。
让他将这份计划书送去军寨,交给铁柱叔先看看。
就等陛下给铁柱叔的旨意了。
刚走出书房,赵崇伸着懒腰,就见小顺子匆匆赶来。
“少爷,老管家让人前来通报。”
“平昌郡王殿下和齐国公老爷来了。”
“来的人还不少,都在前院正堂等着见少爷呢。”
赵安顺禀报道。
“他们怎么来了?”
“平昌郡王和齐国公……”
“我马上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