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侯亮平的麻烦(感谢何安下大大打赏)
明媚的清晨,又是承接希望的一天。
尘封一年多的酒厂,迎来了新的气息。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祁同伟亲自坐镇,找来相关人员,开始核实当初酒厂欠账。
欠账主要以粮食为主,要论当时的粮价,价格有浮动。
祁同伟不想麻烦,直接核实按照最新,相当于高于当时的价格支付。
对于核对不明的,祁同伟采用多人证词的方式。
要是有人愿意担保,祁同伟还是选择支持,并让担保人签字,保留追究的责任。
这时候的百姓还算纯朴,对信用和良心看的极为重要。
不像后世,无理闹三分。
只花了八万多,便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酒厂的方案,祁同伟打算采用某脑金的销售模式。
找来几个方子,以养生酒,药酒为主题,大力宣传。
广告也在紧锣密鼓的拍摄当中,大概意思就是年轻人喝了壮气,中年人喝了壮阳,老年人喝了活血通气。
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实际上肯定是夸大了宣传,别说现在,就是后世也是如此操作。
但是祁同伟敢保证对身体无害,妥妥的粮食酒。
河口县县城街道也在紧张的拆迁阶段。
拆迁方案,祁同伟采用的是同等安置房用来补偿,门面对门面,住房面积对住房面积。
宽敞明亮的样板间,立刻让很多人家签了合同。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搞事,祁同伟故意撮合着江氏和大路公司合作承包。
王大路也明白,想要吃肉,肯定得跟当地地头蛇合作,倒也没反对。
河口县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本是一天一个样。
祁同伟开始分身乏术,每天来往于四处工地。
甚至多次缺席常委会,将自己置身成一个专门干事的小透明。
也让两个一二把安了心。
祁同伟便趁机暗中签到那些对自己有好感的常委。
转年五月,祁同伟已经先后签到政法委书记石英,组织部丁元,还有人武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加上自己,祁同伟已经完全掌握了五票。
至于其他常委,基本都是南书铁杆,对自己状态对立。
令祁同伟奇怪的是,李芬芳那个女人不知道什么毛病,也变成了对立。
不过他也不在意,一头蠢驴,随时能拿下。
…
五月份也是蔬菜生长旺盛的季节。
河洲乡今年三十亩蔬菜长势喜人。
侯亮平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县城里与菜贩谈收购问题。
但县城周边的村庄不少,就算县城里面仍旧有各种零星土地种着蔬菜,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从河洲乡采购。
侯亮平便将目光瞄向了大路,江氏两家公司,他们有着大量的建筑工人,有自己的员工食堂。
但是两家公司已经跟附近的村落达成合作,每天人家会固定送菜上门,再加上价格也比侯亮平开的低,让河洲乡的蔬菜根本没有优势。
至于品相,都是给工人,员工吃的,漂亮根本没有用。
对经济不拿手的他,只得又找到赵小惠,寻求帮助。
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形成了一个潜默意识。
就如同原着中,当他陷入危机,会极其渴望钟小艾的帮助一样。
赵小惠自信一挥,“小事,我来给你解决。”
赵小惠拿起桌上的电话,便给大路公司的王大路打了过去。
她时常陪同李芬芳考察,几家公司的高层她基本都认识,想来对方也会卖自己这个面子。
“王总,您好,我是李县长的秘书赵小惠。”
亮明身份里面便传来王大路略带恭敬的声音,“赵秘书您好,是李县长有什么指示吗?”
“王总,是这样的,咱们下面一个乡镇搞了个蔬菜基地,我想问问贵公司有没有这个需求。”
王大路微微一愣,立马笑道:“当然有,当然有。”
“那我让负责人去找您?”
“没问题,我今天正好在这,您让他来。”
“多谢。”
“您客气了。”
挂完电话,赵小惠得意的邀功,“怎么样,亮平,搞定一家。”
侯亮平有些惊诧,“我昨天去问他们采购科的,他们不是说有供应商了吗?”
赵小惠微微一笑,“你问跟我问那肯定不一样,我虽然只是一个小秘书,可代表的是县长,他怎么敢反对。”
侯亮平眉头一皱,“这样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放心吧,他买别人的也是买,买我们的也是买,再说他们建筑公司利润大的很,拿点菜而已,到时候你去谈判就按你的价格,对方肯定会同意的。”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为了工程的顺利,花点小钱能解决的事,没人愿意闹大。
赵小惠接着又给龙腾集团负责人打去了一个电话。
作为赵小雅的妹妹,龙腾集团不敢怠慢,立马同意收购侯亮平的蔬菜。
接着是江氏,但在江氏这却出了问题,江毛可不惯着赵小惠,“不好意思啊,赵秘书,我们公司食堂已经有了蔬菜供应商,暂时还没打算更换。”
江氏明面上,谁都知道与南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起码在表面,不给李县长的面子实属正常,这是站位问题。
赵小惠脸色一滞,“江总,这是咱们本地下属乡镇种植的,您就不支持一下吗?”
“这话说的,我采购的难道不是我们河口县百姓种植的蔬菜吗?好了,要是赵秘书,没别的事,那就这样,我还有事,再见,”
不等赵小惠反应,电话已经传来一阵长长的忙音。
年轻的赵小惠,不快立刻表现在脸上,在汉东还真没有人敢这么甩自己的脸。
侯亮平安慰道:“小惠,有两家差不多了,剩下的我看能不能弄到市里去。”
赵小惠强撑着不快,笑了笑,“放心,我没事,龙腾酒店在岩台县还有一家,我可以给你联系一下,基本没问题。”
侯亮平大喜,“太好了,有这三家,可以解决我不少的销售问题。”
很快,侯亮平就被自己的天真打败。
因为他没有提前在村里建设冷库。
三十亩蔬菜都是当季的。
蔬菜这种东西,一旦结果,就会成长的非常快。
像黄瓜豆角,基本上每天需要收一茬。
一亩地豆角最少五千斤,黄瓜就更多了。
三十亩蔬菜可不少,仅仅凭借两家酒店,一家建筑公司,最多上千人,短时间如何消耗的完。
要是不及时销售,就必须进行保存,否则全得烂在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