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重赏!更深的用意!

第一百八十三章 重赏!更深的用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允熥说完,又踱步过去,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道:“你将这件事做好,将来亲王之位,就不愁了!”

    朱高炽心头一颤。

    他的年龄比熊孩子朱高煦大一些,心智也更为成熟。

    听到朱允熥这般许诺,顿时激动万分。

    “太孙殿下放心,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一定会将蒸汽机造好。”朱高炽赶忙拍着胸膛保证。

    随后,他很快便去召集工匠,传达朱允熥的命令。

    刹时间,工匠们沸腾了。

    “造出大型蒸汽机便封国公,这是真的吗?”

    一名头发胡子皆白的老工匠,颤颤巍巍地问道。

    实在难以置信。

    自古以来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这个读书,特指读圣贤书。工匠们即便认得几个字,读过鲁班书,能熟练制作器物,可也不算在读书人里面。

    工匠这一辈子,只图个吃饱穿暖。

    也仅限于此。

    封侯拜相这种事,连做梦都不敢想啊。

    “太孙殿下亲口许诺,还能有假吗?”朱高炽喝道:“太孙殿下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给你们的待遇如何,你们自己心里都有数吧。”

    众工匠纷纷点头。大明制造局的待遇,又岂止是一个“好”字能够形容的?

    而是好得不得了!

    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工匠,能拿到的薪水和奖赏,比县太爷的俸禄还高好几倍!

    只不过,工匠干的活“低贱”,不能像县太爷那般,享受人上人的快乐。

    “那咱们一定要拼了!”

    “这个国公,我要定了!”

    “别抢,这是我的!”

    “我知道,有几个地方能够改进,我一定要为欧阳家争得国公之位。”

    “光宗耀祖,就在今朝了!”

    ……

    工匠们个个都红了眼!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此前还有不少人,是抱着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便好的心态。

    大家都是拿薪水干活,能完成工作任务,已经算是很优秀的打工人!

    但现在,个个都绞尽脑汁开始想该如何做才更好了!

    国公啊!

    那可是国公啊!

    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少回,先登、陷阵、斩将、夺旗……提着脑袋不要了,想封了一个最低等的爵位,都难于登天!

    更别说是最高一等的国公!

    太孙殿下可是说了,只要做出有用的改进,就能论功行赏。

    既然连国公的爵位都拿出来了,那其他论功行赏的人,赏赐也必定不低。

    这还不拼命,那就真傻了!

    一时间,工匠们都为之疯狂了!

    “太孙殿下,蒸汽机真有那般重要吗?”离开之后,郑和忍不住问道。

    身为大明的将领,他比工匠们更清楚,国公之位意味着什么。

    “那是能真正改变世界的神器!”朱允熥道。

    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从此之后,工厂大规模代替手工场,机器作业取代了手工劳动。

    人类也由此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

    蒸汽机有多重要,还用说吗?

    朱允熥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吩咐道:“去传令,将蒸汽机的图纸画出来,送给国子监的学生研究学习。”

    “告诉他们,谁能想出改良的法子,促使大明制造局造出能正常使用的蒸汽轮船,封国公!”

    “凡是能想出有效改良蒸汽机之法的,皆论功行赏。”

    几个月前,他就已经在国子监讲过科学。

    国子监对此感兴趣的学子,不在少数。

    那些人当中,不乏智商超群的聪明人。

    他们虽然不是工匠,没有实际经验,但却未必不能从原理上找到突破口。

    而且,这也是一个极好的诱饵。借此告诉那些学子,并不是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出将拜相。

    做科学研究,同样可以。

    由此扭转数千年以来形成的重圣贤之学,轻科学之理的风气。

    这不仅仅是为了造出蒸汽机。

    更重要的是,千金买马骨!

    让所有的学子,让天下人都知道,走科学之路,造出国家需要的器物,也能建功立业,封侯加爵。

    由此鼓励更多的科学发明。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一样。后世科技大爆发时代,科技发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与普通人绝缘了!

    没有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没有去读硕读博,科学发明这事,就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因为后世的科学技术,已经挖掘到了极深的层次。

    普通人距离那个层次很遥远。

    没有经过数十年严格的科学训练,没有构筑深厚的基础,就不可能进行科研活动。

    一定要去搞,也大抵只会成为没用的民科,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但这个时代还不是。

    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有许多浅层的简单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

    普通人只要深入思考,也能想出来,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对技术加以改进。

    这才是重赏最大的意义!

    果然,朱允熥的命令一传出,便宛如将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池塘。

    一石激起千重浪。

    造出实用的大型蒸汽机即可加封国公的消息迅速扩散。

    大明朝野皆为之震动!

    ……

    从码头前往金陵城的路,已经由坑洼不平的变成了宽阔气派的水泥大道。

    不得不说,大明的基建能力确实很强。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应天府附近许多州县,都铺设了不少水泥路。

    在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施工的时代,这个速度,堪称奇迹。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事,在华夏历史上,并不足以为奇。

    要不然,华夏也修不了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基建狂魔的基因,从数千年前,便潜藏在华夏人的血脉里。

    当然,实现这一点,也是依靠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汗水,甚至是血水!

    战舰靠岸后,便是隆重的凯旋仪式。文武百官齐至。大量的百姓也聚集在远处围观。

    当足利义满被押上岸的时候,人群更是发出了巨大的声浪。

    随后被押上岸的,便是黄子澄。

    朱允熥此前并没有将黄子澄的事,传回朝内。

    朝中官员看到出使倭国的黄子澄穿着囚服,戴着脚镣手铐出来的时候,都一脸茫然。

    文官们甚至开始骚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

    黄子澄自幼身负盛名,当年又是会试第一名,殿试探花,在儒林中威望声誉极高。

    虽然此前曾为献王之师,暗中指使献王与太孙殿下争储君之位,但那早已事过境迁。

    既然当时都没有治他的罪,为何又会在派其出使倭国之后抓捕呢?

    人群中,齐泰的脸色,却是一下子变得惨白无比,手脚都感到一阵阵冰凉。

    黄子澄被抓了,那自己呢?

    朱允熥并没有立即公布黄子澄的罪名。

    毕竟,今日得胜归朝,要做的事很多。

    如何处理黄子澄,倒不急于一时。

    待人犯押上岸之后,便是跟随而来的几名倭国天皇子嗣。

    他们目睹金陵胜状,看着绵延数十里的码头与城墙

    ,个个都惊得张大了嘴巴。那模样,仿佛是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人。

    久闻中原繁华,远非倭国能比,今日见到,才知果真名不虚传。

    光是地上铺的水泥路,他们看了半天也不解究竟是何物,只觉惊奇万分。

    与之相比,京都简直就是一个小山村。

    这也令他们心中皆种下了日后绝不可与大明为敌的念头。

    朱允熥挥了挥手,将士们便将一箱箱的白银,从船上搬上岸来。

    二千万两白银,一千两为一箱,整整装了二万个宝箱。

    他特意令人将箱子全部打开。

    文武百官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在此之前,就算是以前户部掌库房的官员,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之多的白银。

    远处围观的百姓遥遥瞧见,更是响起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两万箱白银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太大,令许多人都心跳加速,目眩神迷。

    现场变得安静无比。

    此前就听闻倭国赔偿大明两千万两白银,百姓们还半信半疑。

    因为历来朝廷大军出征,夸大战绩,也算是老传统了。

    毕竟,战绩就是军功,军功就是丰厚的赏赐,封官加爵,荫及子孙。

    其中有着牵涉巨大的利益。

    将领们自然会想方设法多报一些军功。

    退一万步,就算统军的大将自己两袖清风,诚实为人,他也得为手底下的兄弟们着想。

    兄弟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才将敌人打败,才建功立业。

    肯定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兄弟们多争一点封赏的。这是人之常情。

    朝廷官员对此亦是心知肚明,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全当是真的。

    毕竟,将士们赚一点军功不容易,朝廷不能太过苛刻。

    两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太过于骇人。

    百姓和官员想当然地认为,这里面掺杂了水分。

    毕竟是太孙殿下亲自领兵出征,一句赏给了将士们,银两的数额,便无从查起。

    直到此刻,看到两千万两银子摆在眼前,才知道太孙殿下没有半句夸大不实之词。

    “这是倭国给我大明的赔偿!”

    朱允熥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沉声开口。

    将银子拿出来,可不是给他们看一下,而是有更深的用意。

    他要以此来激励大明朝野支持战争。

    “这其中,一部分是赔偿我大明海军的军费开销。”

    “另外一部分,是赔偿受倭寇所侵害的大明百姓的损失。”

    “这笔钱,朝廷一分都不要。”

    “本宫决定,拿出十分之一,用来祝贺此次大捷,遍赏金陵城百姓。”

    “余下部分,一半用来赏赐此次出征的大明海军将士。”

    “另外一半,用来赔偿曾经饱受倭寇之苦的百姓!”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