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梅兰竹菊
“想学,那就跟着她好好练习吧!”林啸指着赵飞燕说。
接下来的半月,女子们刻苦训练,进步很快。
不光学习了刀剑,还到岛上学习登陆、攀爬等等。
训练的过程中,林啸挑选出了四个敢拼命、能力强、长相甜美的姑娘,分别是小梅、小兰、小竹、小菊。
分成四个小组,对博训练。
船舱里有粮食,肉食,随便吃,姑娘们一个个吃的流光水滑,面色红润。
林啸很是逍遥,偶尔出来看看他们的训练情况,指点一下训练的技巧,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当然每天也要叫来不同的女子单独谈话。在船舱里,礁石后面,甲板上,谈话的内容不过是问问家里情况,训练情况,当然最后要做深入的交流。
女子们风情万种,哪一个接受了林啸的单独谈话,都欣喜若狂,像是皇宫里的宾妃受到了皇上的宠幸一般。
赵飞燕虽然生气,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唉,如果没有倭人在骚扰边境,真想带着这些女子们,找一个大一点的海岛,捕鱼种田生孩子。
这一天,天空晴好,来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正是扬帆起航的好时候。
开动大船,向海沧方向进发。
一天的时间,海岸线依稀可见。
停下大船,林啸写了两封书信,分别交给两个姑娘,一路走陆路,一路走水路,我那个杭城送信,当然路上肯定多带一下银子。船舱里金银珠宝多的是。
赵飞燕带领四个小组坐小船上岸。然后化妆进城。约定在城隍面前集合。
临近晚间,林啸带着小娥划小船上岸。
大船暂时隐蔽起来,那上面有很多金银珠宝哩。
小娥的家就在海边。对附近很熟悉。
林啸上岸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
“哥,咱们今天晚上就进城吗?”小娥问。
“当然,不进城往哪里?”
“我想回家看看,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处。”
“你家里不是没有人了吗?”
“如果邻居还在,我可以打听一下附近的情况,也可以打听一下县城的情况。”小娥跟着训练了一段时间,明显的提高很多,这也是林啸要带着小娥的缘故,小娥对这里熟悉,熟悉当地方言,熟悉民风民俗,便于掩护林啸的身份。
“也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回到家里,要是碰见熟人,你咋说?”
“我就说从倭人那里逃出来了,然后遇见了你,你收留我做了你媳妇。”
“很好。”
来到村子,到处是残垣断壁,稍有人家亮灯,显然不久前这里遭受过抢掠。
小娥来到一处荒废的院子,突然跪了下来,掩面痛哭。
好久,林啸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娥,不要太难过了,我们进城就是要杀倭人的,杀我人为你报仇。”
“哥,我没有亲人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你答应我,以后不要丢下我。”
“好,我答应你,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带上你,直到你找到了如意郎君。”
“我谁都不嫁,哥要是嫌弃我,我终生不嫁,当你一辈子的丫鬟。”
“哥是一个漂泊的人,不一定会流落到哪里。”
“哥---你都答应我了,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带上我。”说着,抱住了林啸。
······
来到一处相对完好的院子,小娥说:这是我三爷家,就他一个孤独老汉,年纪大了,家徒四壁,倭人没有把他带走,也没有什么可以抢的,估计他在家里,我去敲敲门。”小娥说。
林啸跟在小娥后面。
“邦邦邦----”
无人答应。
“邦邦邦----”
“谁呀?”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
“三爷,是我,我是小娥。”
屋门“吱”的一声打开,
一个老汉出来,手里端着钢叉,警惕的望着外面。
“三爷。”
“你真的是小娥?”
“我真的是小娥啊!”
“你不是被倭人抓走了吗?”
“三爷,我从倭人那里逃出来了,”
“他,他是谁?”老汉指着林啸问道
“三爷,他是我的恩人,我从倭人那里逃出来,是他救了我。”
“哦,快进屋吧!”
老汉的屋里很简陋,一桌一椅一床,没有其他的物件,一个米缸,估计里面不会有多少粮食。
“三爷,倭人都走了吗/”
“哪里会走?我看倭人是不准备走了,前天我去县城,见倭人占了县衙,县里的黄四投靠了倭人,给倭人办事,见了不服管理的人就抓,海沧好多人都逃走了,反正你三爷是快要入土的人了,我不跑,死也死在村子里。”
“黄四是谁?”
“黄四以前是一个地痞,后来和倭人勾搭在一起,发了财,养了很多家丁,别人的船不敢下海,他敢,别人不敢做的生意他做,他和倭人是一伙的,倭人不抢他。倭人来了,黄四就撕开面皮,彻底投靠了倭人。”
“县城里有多少倭人?”林啸问。
“不清楚,估计有几千人吧,前几日出去了好多,听说是他们的船在海上丢了,他们出海寻船去了。”
一定是岛上的倭人好久不和县城联系,县城里的倭人去海岛,发现情况不对,派人寻找去了。幸亏这些天没有和县城的倭人碰上,如果倭人有准备的进攻,胜负难料。
“三爷,我们想去县城,好进吗?”
老汉上下打量林啸,道:“去县城干嘛?兵荒马乱的,小娥既然回来了,哪里都不要去,换上男人的衣服,平时就呆在三爷家里,不会有人发现你们的。”
“三爷,我们去县城看看,很快就回来的。”
“县城里平时黄四的人把守。城里紧张了,倭人也会亲自把守城门。”
“三爷,倭人进县衙了,原来的县令呢?”
“不知道,有的说是被杀了,有的说是跑了。反正不见了踪影。”
“倭人进城,他们就不抵抗。”
“抵抗了,县衙的县尉捕快打不过倭人啊!”
“打不过倭人咋不报告朝廷?”
老汉一笑:“这位公子对这里情况不了解,不光海昌有倭人,其他地方也有倭人,据说通往高梁的路早就断了。”
“哦!”
给老汉留下一些银子,两人连夜上路,往海沧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