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屈尊归来 > 第50章 盛世衰竭乐师的归宿

第50章 盛世衰竭乐师的归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国宴中心,全场的蜡烛突然又亮了起来,刚才全场一片漆黑,人们的眼睛受到刺激,突然全场又亮如白昼,那强烈的光线如同利剑一般刺向人们的眼睛,眼睛受到极大的刺激后,一下子看不清任何东西。虢国夫人心里在想,刚才莫不是江浩然这小子在咒她,但是声音不像呀,是谁呢?她突然想到一个,莫非是他?

    全场的蜡烛太亮了,亮得胡须上一滴酒都能清楚可见,观众的眼睛在片刻之后,又能看清对方的模样,看清舞台了。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舞台中心,舞台中心出现了神奇的一幕,把他们惊厥得下巴发抖,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是不是看错了,于是他们抹了一下眼睛,定睛一看,舞台中心出现了四个人物。一个正是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站在那里,手上的一把箫放在嘴角,就像一位优雅的仙人即将吹奏出绝世仙音,他的身姿挺拔而庄重,仿佛与那箫融为一体;一个是贵妃娘娘杨玉环坐在宝座上,纤纤玉手正放在一把古筝上,宛如仙女下凡轻抚琴弦,她的仪态万千,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江浩然和张云容以鞠躬的姿态向着席间的方向,静若处子。忽然他搀扶着张云容走到台前,双双向台下的席间三千多嘉宾深深鞠了一躬。张云容缓缓转身,那一对丰满的臀部,圆圆的,性感得让人看了一眼,很想跑上去一把搂住细腰,最好是亲一下,那画面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终身都无法忘怀,就像一幅绝世的画卷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成为永远可以回忆的美好瞬间。江浩然又开始了他的主持:“下一个节目精彩的,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无比的激动,因为下一个节目是由大唐帝唐玄宗李隆基,贵妃娘娘亲自演奏一曲《凤凰台上忆吹箫》,由大唐杨贵妃的伴舞第一人张云容独舞。”江浩然又道:“各位嘉宾们听洞箫要用平静的心情听,会场要保持安静,才能听到最佳的吹洞箫效果。”

    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吹起了洞箫,贵妃娘娘纤玉手在古筝上拨弄着。随着箫声响起来和着筝声,那声音如从远古传来,像是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带着历史的沧桑与神秘。那声音仿佛是山间的清泉流淌,清脆悦耳,如同玉珠落盘,又似林间的鸟儿鸣唱,婉转悠扬,恰似夜莺歌唱,让人听了之后如痴如醉。听众们仿佛被那音乐的魔力所牵引,跟着乐律,情不自禁地挥动双手,舞动起来,如同被无形的丝线操控的木偶,却又充满了自由的喜悦。张云容的绝代身材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箫声,杨贵妃的古筝声音节奏有度,一曲《凤凰台上忆吹箫》在他们的演奏和独舞中,把此曲有意无知音的核心,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席间三千多个嘉宾听的内心激情澎湃,不能自拔,又开始骚动了起来。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合奏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曲词:

    凤凰台上,往昔岁月幽,春秋梦难休。

    忆昔时,乐舞声柔,有佳人弄弦,君子吹箫。

    箫声袅袅,似凤鸣,响彻云霄。

    台阁处,花影轻摇,风拂枝梢。

    遥念那载春秋,诸侯争未休,霸业千秋。

    看烽火,燃尽荒丘,叹英雄多少,白骨埋幽。

    黍离之悲,伤故都,残垣断瓯。

    繁华事,皆付东流,泪湿衣绸。

    唯有此台,存旧忆,怎解闲愁。

    箫声断,残阳泣血,暮霭浓稠。

    春秋之世,凤凰台上事,几人能留。

    弄箫者,音落心忧,想金戈铁马,岁月悠悠。

    佳人何在,空遗恨,泪染双眸。

    今且听,风吟旧事,水逝难收。

    洞箫的音色幽静典雅,恰似深谷中的幽兰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适合在平静的心态下欣赏,如同平静的湖面才能倒映出最美丽的风景,能够更好地体会其音乐的美感。洞箫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传递效果。心情畅快的人听洞箫会感觉更加畅快,就像春风拂过心田,让心中的喜悦更加浓烈;而心情忧郁的人则会感觉更加忧郁,仿佛秋雨打在心头,让忧愁更加深沉。因此,保持平静的心态可以让你更好地享受洞箫带来的音乐体验。此外,洞箫的音乐效果与听者的心态密切相关。隔水听箫的效果最佳,因为这种距离感可以让音乐更加清幽、远意,如同隔着一层薄纱欣赏美人,那音乐掺杂着月色、水波、心绪和清风,使得音乐更加动人,如同在一幅水墨画卷上增添了灵动的色彩。洞箫的演奏也讲究“心息相同”,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吹出宁静自然的效果,就像静谧的夜晚才能听到最细微的虫鸣声。《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古代流行的洞箫曲,与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齐名。它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在于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凤凰台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的故事,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颂这段历史,表达人们对这段美好传说的怀念和祝福。这个历史典故为《凤凰台上忆吹箫》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使其成为唐朝及后世广为传唱和演奏的箫曲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演奏完一曲《凤凰台上忆吹箫》,触动了那些失恋文人墨客的心,那感觉就像一阵冷风吹过他们孤寂的心田,让他们原本就惆怅的心情更加低落,如同深秋的寒霜覆盖了原本就荒芜的心田。也勾起那些王公贵戚们死了几房夫人的悲伤,那悲伤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们的内心,触动了他们再纳几个十四岁的偏房的念头,此时,三千多人,每个人的心情不一样,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颗都有着不同的光芒和故事。

    箫与一些乐器的合奏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箫的音色悠扬、清越,恰似山间的清泉流淌,适合与多种乐器合奏,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箫与古琴的合奏被认为是非常和谐的搭配,两者都能表现出淡远虚静的意境,如《秋水悠悠》等作品。就像两位隐士在深山幽谷中对谈,充满了宁静与深邃,他们的对话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山谷之间,没有丝毫的喧嚣与浮躁。箫与钢琴的合奏则能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美感,如《雪落下的声音》等作品,仿佛东方的神秘与西方的浪漫相互交融,就像一幅融合了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画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境界,既有东方的含蓄委婉,又有西方的热情奔放。箫与古筝的合奏也能产生独特的音乐效果,如《在水一方》等作品,像是一位佳人在水畔轻吟浅唱,充满了诗意与柔情,那声音如同水面上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触动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唐朝,主持人叫都知,一般在妓院,除了丝竹管弦、歌舞升平之外,必须有一位才貌出众、见多识广、特别能白活的名妓主持,调控场面,所谓“妓之头角者,为都知”。“都知”可不是容易做的,除了容貌举止要能压得住阵之外,还必须善于调排周旋,不但要制造出整个场子的气氛,还要面面俱到,使与会者皆大欢喜才行。就个人素质而言,要能说会唱,善诗知文,博古通今才算全面。

    而江浩然怎么也没想到今晚做了皇宫头号都知,这于他而言,就像是一只翱翔于九天的雄鹰突然落入了凡间的花丛,虽对都知这个来自于妓院的处处不屑一顾,但为皇帝和贵妃娘娘、国宴主持,又感到无比的荣耀。他站在这宫廷宴会的舞台之上,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辉。他的主持风格,除了李龟年,再无第三个人能与之媲美。他那面面兼顾的主持风格,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将王公贵戚、文臣武将们的心都紧紧网罗其中,在他们的心里深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与卓越才能。

    在那遥远的大唐盛世,有一位名叫李龟年的奇人,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诞生于邢州柏仁这片土地(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西部)。李龟年,一个在音乐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宛如音乐的精灵,精通音律,仿佛是被上天赋予了特殊使命,来奏响人间最美妙的旋律。他通晓多种演奏技巧,那双手就像是被神赋予了魔力,尤善吹奏笛子和筚篥,笛子在他的唇下,能吹出如同仙乐般的声音,那声音像是灵动的鸟儿在林间穿梭,又似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而筚篥在他的掌控之中,发出的声音仿佛能穿透灵魂,时而低沉呜咽,如泣如诉,时而高亢激昂,似万马奔腾。

    青年时期的李龟年,就像一颗初露头角的新星,曾任蕲州蕲县(今湖北蕲州)县丞。然而,他的音乐天赋如同那遮不住的光芒,很快就被皇家宫廷乐队发现,就像雄鹰注定要翱翔于蓝天,他被选中成为宫廷乐队的领军人物。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之中,李龟年与他的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宛如三颗耀眼的明星,共同散发着文艺的光辉。李彭年善舞,他的舞姿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而优美,仿佛能将世间的美好都融入每一个动作之中;李龟年和李鹤年善歌,他们的歌声犹如夜莺啼鸣,婉转悠扬,动人心弦。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这羯鼓在他的敲击下,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节奏明快而有力,每一下都像是心跳的律动。而且他还长于作曲等,兄弟三人共同创作的《渭川曲》就像一颗明珠,特别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他们宛如宫廷文艺天空中的三颗最亮的星辰,深得唐玄宗的赞赏。

    由于他们演艺精湛,就像磁石吸引铁屑一般,王公大臣、富商大贾纷纷被他们吸引。这些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演出结束后,赏赐就像雪花般纷纷而来,数量成千上万。他们凭借着这些财富,在东都洛阳建造起宅第,那宅第的规模宏大,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就像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彰显着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和荣耀。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京都兴庆宫宛如一个繁花似锦的梦幻世界。沉香亭的牡丹盛开了,那牡丹像是一群盛装的仙子,争奇斗艳。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这对如同神仙眷侣般的人物同去赏花,他们的到来让整个沉香亭仿佛都被幸福的光辉笼罩。李龟年带着乐队,如同忠诚的侍卫般尾随其后,随时准备演奏助兴。唐玄宗李隆基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兴趣高昂,他突发奇想,又招来诗仙李白。那李白当时仿佛还带着醉意,就像被仙人点化一般,乘醉作新曲《清平乐》三首。李龟年毫不犹豫,当即歌唱,他的歌声就像一阵春风,吹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唐玄宗李隆基也亲自吹玉笛伴奏,那玉笛的声音如同清澈的泉水,与李龟年的歌声完美融合,仿佛是天作之合,在这牡丹盛开的美景之中,奏响了一曲盛世华章。

    然而,安史之乱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无情地打破了大唐的和平世界。洛阳、长安这两座繁华的大都市相继陷落,如同两座璀璨的明珠瞬间失去了光芒。皇帝逃至成都,犹如一只惊弓之鸟,慌乱地寻找着庇护之所。李龟年也被迫流亡江南,他就像一片飘零的落叶,被命运的狂风吹向了未知的远方。

    在一次宴会上,李龟年的身影显得格外凄凉。他站在那里,像是一个被时代遗忘的孤者,唱起了两首曲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