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刘彦献计
听闻张角遣人来下战书,汉军中军大帐之内,众人皆一片哗然。
“怎么?”刘彦紧皱眉头,“这张角刚死了二弟三弟,就来下战书?”
为首的卢植、朱儁、皇甫嵩,也是与刘彦一样的神色,三个老将接过传来的战书,仔细一看,脸上顿时显示出疑惑的神色。
待到众人将战书传看一遭之后,大帐之内一片寂静。
“张角五日之后……”刘彦已经起身,紧紧盯着地上铺展开的大地图,“他要渡过洧水,来与我等决战?”
颖川郡位于整个豫州的西北方,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北部与司隶校尉部相邻,南部与荆州接壤。
张角所在的鄢陵,与先前实施火计的长社以及刚刚收复的颍阴,这三个地方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三角形。而颍川城所处的位置,则恰好位于颍阴至鄢陵一线的下方。
在这个由三角形组成的地形中,有两条河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条是位于颍阴城之北的潠水,另一条则是在鄢陵以南的洧水,也成为了战略要地的关键因素。
由于张梁、张宝以及渠帅波才所部的战败,在潠水大水的滔天巨浪之下,和汉军两面夹击的攻势之中,七万余黄巾军几乎全军覆没。
自张角从广宗兵败到此,黄巾军的二十万大军,经过火烧长社和水淹黄巾两次战斗,如今也只剩下七八万人左右,几乎与汉军兵力相当。
《孙子兵法》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是说我军十倍于敌军,可以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军,可以进攻。倘若张角固守鄢陵城,以汉军几乎与张角所部仅剩的黄巾军大差不多的人数,想要攻打鄢陵城,是相当有难度的。
张飞、黄忠所部之所以能以一比一的兵力强攻下颍阴,其原因在于夜袭,更兼黄巾军守备薄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张角倘能吸取教训,固守鄢陵,则几乎无懈可击,汉军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攻下鄢陵,也要付出损伤大半乃至更严重的代价。
所以张角不守城池,反而要舍弃优势,出城与汉军决战,这已经让刘彦一众人感到颇为疑惑。更奇怪的是,张角不仅出城作战,还要渡过洧水,到汉军的实际掌控地盘上来作战,这才是让哪怕像皇甫嵩、卢植这样的老将都拿不准的地方。
刘彦起身,长剑指着颍川城至洧水这一块地域的范围。
“此地多山,倘若张角来此决战……”刘彦迟疑了一瞬,“岂不是自寻死路?”
“倘若张角来此,我军只需诈败,引黄巾军追杀我军至山中,提前埋伏下兵马,万箭齐发、滚木檑石,亦或是点起一把大火,黄巾军也只有流窜的份。”
“前有群山,后有洧水。张角此举,分明是自绝后路。”
刘彦一通合情合理的分析完毕,在座的众人,哪怕是典韦这样的憨憨都感觉出了不对劲。再看三个老将,以及曹操、刘备、程昱三人,此刻都是眉头紧皱。
“我们的缘分,还不尽于此。”
刘彦猛然瞪大了眼睛。
这是在广宗与张角大战之时,在那个白茫茫的空间之中,张角给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你,不是这尘世中人。”
那一日张角的每句话,此刻就像走马灯一般一句一句地在刘彦的脑海之中响起。他现在有一个感觉十分荒谬,但是又好像很合理的想法。
“张角这老小子…”刘彦不禁心想,“不会是奔着我来的吧?!”
这个想法一旦在刘彦心中出现,刘彦就越发觉得这是对的。加上张角已经年命不永,所以他来送死,似乎就好像合情合理了。至于他麾下这数万黄巾,哪怕不死在这次决战,也少不了被剿杀的下场。
“战况紧急,容不得如此多想。”皇甫嵩一拍帅案,当机立断,“既然张角要来,就让他来。”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管张角有什么阴谋诡计,黄巾贼大势已去已是既定的事实,他要来此摆阵决战,我等就与他决战!”
皇甫嵩正要开口下令部署,此刻的刘彦终于反应过神来,他开口说道:“皇甫将军不知,张角在广宗时,就曾布下大阵,其阵玄妙无比。”
“这次决战,张角必然将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其人惯于布阵,必然会全力施为。”
皇甫嵩的眉头再次皱紧。
“那德然你的意思……”
“依我之意,先遣人于山中布下埋伏,部署周密,不必在洧水周围布防,张角要来,就让他来。任他施为,我等才好行诈败之计。
“我军要防住的,只是洧水南岸的山区,防住此处,则后方颍川城可保。我意,来日决战,大营处不必留守兵马,全部奔赴战场,务必毕其功于一役。”
“德然,焉知张角不会绕过洧水偷袭我军大营?”
刘彦摇头一笑,信誓旦旦地说。
“我军刚刚以孟德兄此计覆灭张梁、张宝所部,无论敌军我军都必有防备。”刘彦又指着洧水南岸的山区,“何况此地,只有这一片开阔谷地,来日两军对阵,我敢断言必在此处。这片谷底的南面,即是崎岖山道,到时我军全数奔赴战场,又在此地布下埋伏,倘若贼军来袭,只不过是一座空营,从后方绕进山谷,就是自寻死路。”
“若让他来攻打颍川城,且不说颍川城自有守军,又城池坚固宛如金汤。还没等贼军破了颍川城,我军已先把张角所部覆灭了。”
众人听了刘彦这话,思索半晌,一时间竟无人发言。
“我以为,德然兄此计可行。”曹操盯着地图看了半日,头脑中疯狂运转,然后开口说道。
“在下也同意。”程昱抬起头,一双眼睛直视皇甫嵩。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自然是无条件的相信这个四弟兼军师,赵云、黄忠、典韦更不必说。
皇甫嵩的眼神扫过坐在他两边的卢植、朱儁,见二人似乎并无异议,于是当即拍板决定。
“德然所言有理,既然如此,就依德然此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