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我和宝贝真般配
发现尸体的小平房不足十平米,整个房子里除了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就是一张瘸了腿的桌子,除了尸体旁边的那张小凳子,屋子里再也没有其他的家具。
难以想象,那个昔日里手底下养了几十号拆家的飞哥会住在这个鬼地方。
傅千烆全程皱眉,在地上乱七八糟的脚印和烟蒂中意图想要找出一丝丝有用的痕迹。
而颜璐则站在门口一片干爽的地上,法医和刑警忙忙碌碌的身影落在她眼中逐渐模糊,她猛地甩了甩头,让自己的视线聚焦起来。
她在内心做一个假设,假设自己是凶手。
她缓慢地抬起脚步,越过地上乱七八糟的脚印,走到某处突然停住,然后面对尸体站着。
法医助理正和别人一起抬尸体,白布随着他们抬起的动作滑落,飞哥肥胖的身体就这样露在颜璐的眼前。
傅千烆抬头一看就看到这一幕,心里莫名有股火,三两步走过去抬手要捂住颜璐的双眼,正想说看了不干净的东西要长针眼这样的话,颜璐突然向后退了几步,背贴墙壁。
傅千烆的手尴尬地举在半空,下一刻,他的视线和颜璐的视线在地上某一处碰到了一起。
就在刚刚颜璐站着的地方是一片干爽的雨水滴不到地面,上面印着一个目测有四十三码的大脚印,不知道是附近的居民的还是凶手的。
然而吸引了他们二人视线的是,地上有四个深浅一致的小小的洞,和吴菲菲命案现场发现的痕迹如出一辙!
傅千烆先是自己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招呼了做痕检的过来拍照取证。
“宝贝,你怎么看。”
傅千烆站到颜璐的身边,二人并排站在一起,傅千烆忽然发现,颜璐只是长得太瘦了,个子并不算矮的,他依稀记得颜璐的档案上写了身高167厘米。
傅千烆心里胡思乱想地赞叹一声:我和宝贝的身高可真tm般配。
颜璐望着地面出神,脑子里有光怪陆离的记忆碎片闪过让她没法好好思考。
她想不通为什么现场会有这个痕迹,这个痕迹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凶手到底放了什么东西在这里,而事后这件东西又去了哪里。
“傅哥,你出来一下。”
马文在屋子外探了个头进来,惹得颜璐和傅千烆一起抬头看。
大概是因为没想到傅千烆和颜璐站在一起,马文在门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有一瞬间大脑怔愣。
傅千烆抬脚向外,还不忘让颜璐跟上。
马文见他俩和平相处,心里更纳闷了。他可还记得昨晚研究员一张臭脸傅大队长则是看都不看人家一眼。
傅千烆不知道马文心里在想什么,出了门看见房东站在屋子外面,他抬了抬下巴,道:“什么情况。”
马文道:“房东说来找他租房的和死的不是同一个人。”
傅千烆眼睛一亮,看向房东。
房东是个中年男人,个子大概在一米六左右,他抬眼皮一看傅大队长长得像一堵墙一样,再一看那张脸虽然被口罩挡住了,可是那双眼睛吊起来像个煞神一样,看得房东心里有点发怵。
“警官,是这样的,他们是十月七日当天晚上来的……”
房东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况,十月七日刚好是不夜天行动当天,而傅千烆捕捉到了一个重点。
“他们?”傅千烆挑挑眉,盯着房东,一瞬都不放过房东的神态。
房东冷不防被打断,咽了咽口水,道:“是的,两个男的,租房的是个高一点的瘦的……”房东边说边用手比划身高体型。
傅千烆抿唇,看着他说。
房东继续说道:“高瘦的那个人说租一个月的,给了两百块钱现金。”
傅千烆和颜璐对视一眼,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现金。
马文在旁边瞅着,心想傅哥和研究员那一眼怎么那么默契。
“那个人戴着帽子眼镜,天又黑了我看不清楚长什么样,但是我肯定死的那个不是他,是另一个人。”
房东解释,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那个人和死者站在一起,体型相差太大了,那个人瘦得就像个竹竿一样,所以当马文向他问话的时候,他才会很肯定地说,死的那个不是向他租房的人。
这是案件以来第一个和凶手直接接触的目击者!
傅千烆心里略有些激动,面上不动声色,向马文抬抬下巴:“带他去做犯罪侧写。”
房东一听犯罪侧写还以为是犯什么事了,马文好说歹说解释清楚了房东这才配合着跟着马文走。
现在又只剩下颜璐和傅千烆二人了。
傅千烆回头,颜璐乖巧温顺地站在他身后,当每一次回头都能看到同一个人在身后的时候,傅千烆心里突然冒出点奇怪的感觉出来,总觉得他现在应该上去抓住颜璐,要不然一个不留神,他下一个回头的时候,颜璐就不见了。
这种飘渺不定的古怪心思被傅千烆强行挤出脑袋。
现场的勘察以及走访周边民众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死者以及房东所说的高瘦男人。
偶有人说见过,但是也没谁将他们放在心上。
在这个像蚂蚁巢穴一样的地方,住着成百上千个来自各个地方各个工种的人,有可能你今天看到你的室友或者是邻居是这个人,第二天就换成了另一个人也并不稀奇。
谁也不会特地去关注这个屋子住了谁,住了几个人。
就好像现在发生了命案,但是他们看过了热闹以后,第二天还是会继续住在这个地方,继续自己原本的生活。
他们光是自己拼尽全力活着就实属不易了,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死了一个人,只要和自己无关的,就和死了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骆小梅带着小李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走访问话,可是就像是吴菲菲一案一样,附近的人都没能够提供出有用的线索,而这样毫无线索的走访问话直至到了一个叫做刘明的人身上终于有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