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绘画之翅,千里江山图
话说五年前的史家庄,小少爷史进长到十来岁少年郎的时候,喜欢舞枪弄棒,打架斗殴,弄得自己满身伤痕。史大娘看到满身伤痕的儿子,气不过来,说了几句狠话,史进年少任性,负气出走。
史进不认识路,走错路去了蒲城。到蒲城后,感到肚子有点饿,见前面有一间客栈酒楼,于是进去吃个饭,喝口水。到得客栈酒楼门口,突然传出喊救命的声音。
原来京师画匠王义带着儿子王希孟出来历练,一家四口在蒲城落脚。蒲城有间上规模的蒲公英客栈,兼营饭市与住宿。客栈掌柜见王希孟年少,画工细腻,笔工精奇,要求王希孟以蒲公英客栈为背景,生意兴隆为内容,作画一幅。王义让夫人带着王希孟与女儿去客栈习作画画,全程让王希孟自由构思创作。
王希孟专心致志地画画,掌柜安排小二为夫人和小妹送上茶水点心。
不多时,一群地痞流氓出现,看到中年美妇,便起了调戏之心。小史进听到呼救声,迅速冲进酒楼,将七八个地痞打得四处逃窜。王少枝看到史进身上有狰狞的疤痕,既害怕又痛心,心中产生出异样的情愫。
就这样,小史进认识了王义一家人。由于王希孟还未完成画作,史进便多陪他几天。大约一周后,画作终于完成。
史太公见小史进几天未归,便托李忠出门寻找。李忠在华阴城找不到,便去一家饭店吃饭。恰巧那几个被小史进赶跑的泼皮进来,说被人欺负了,说了经过。掌柜得知后大为惊讶,声音激动地说:“什么?被十来岁的孩童打了?”李忠心想,十多岁的孩童?有可能是小史进。思考间,掌柜又喊小二去找六个人来。李忠决定跟去看看,便尾随六个壮汉家丁和那几个泼皮。见他们向是蒲城方向而去。
蒲城王希孟作画的蒲公英客栈外,为首泼皮大喊:“小贼出来受死。”
小史进出来一看,正是前几天作恶的无赖泼皮。小史进公子脾气发作,骂道:“呸,你们无法无天,无恶不作,上次放过你们,现在又要来作死?”为首泼皮也不多说,挥挥手,三个劲装家丁围上小史进。李忠看到,果然是徒弟少庄主。他见三个大汉打一个孩童,骂道:“操,不讲武德。”正想上去助阵,见小史进气势大涨,就退了回去,想测试一下小史进潜力,磨练磨练他,继续等待危险险情出现,有情况就快速抢攻或抢救。
小史进拿上木棒,与三个劲壮家丁干了起来。李忠惊讶地发现,三个劲壮家丁虽然单人实力不及小史进,但在小史进的压制下,却不落下风。原来三人会合击之法,且招招狠辣实用,没有一点花哨,军人?
正在牵扯中,为首泼皮又挥挥手,剩下三个劲装家丁加入了战斗。李忠骂道:“六打一?真是恬不知耻。”于是加入战场,师徒二人边打边学习合击之法,不一会儿,就把六人劈翻。其他人见势不妙,作鸟兽散。后面传来小史进的话:“上铁镣,带回史家庄做农奴。”
小史进故意让泼皮听到他的声音,好让他们转告其主子,让他们有事来找史家庄报仇。
在蒲城找到史进,这一耽误就是一周时间。王希孟完成画作后,史进带着王义一家四人,跟李忠回史家庄。
路上,李忠把一个家丁上了脚镣,五个帮手做苦力,谁逃跑就杀死上脚镣的同伴,如果出谋反抗的,通杀。
李忠与小史进说了这六人会合击之法,且招法不是江湖路子,像军队作战部队战斗技法。小史进想了想也是,想出一个法子,让六人做李忠的陪练。晚上到了史家庄,李忠让人把六人关在史家庄的牢狱里。
小史进把王义一家与史太公、史母认识,并说明了情况,史太公热情款待。史母告诫小史进,以后不要再任性,小史进唱了个诺,退出。
吃过晚饭后,小史进问李忠可以一打三不?李忠今天观战了小史进的一打三、一打六,心里有数,说,“能。”
小史进与李忠来到牢狱,让家丁拿来六份饭菜,量只有一半。说:“你们出三人,与李忠师傅比试,赢了有饭吃,输了吃一半。”开始时,李忠一对三,这是人生第一次一对多,压力特大。打着打着就进步了,当打到一批三人后,已初窥合击和单击技巧。
紧接着,第二批的三个人也被李忠轻松打翻。
于是,第一批的三个人有饭吃,而第二批的三个人只能吃一半。
第二天,小史进和李忠又来到牢狱,带来了早餐,这次是全份的。小史进说:“现在只要有一组赢上一次,全部都有,吃一整份午饭,否则分量减半。”
李忠与六个人又打了起来,从一对四、一对五,到一对六,李忠已经洞悉了他们单人、多人合击的精妙,许多不可思议的杀招、狠招也被他们使了出来,合力攻击也能被他破解。李忠的资质真不错。在这个过程中,李忠饿了就有饭有肉补充。而这六个人要等到末时末才能吃饭,饿得肚皮都贴上脊梁骨了,只能用眼神抗议。这次小史进让他们吃饱了。李忠和下人们都不理解。
没过多久,下人传话来,说有人来史家庄要人。小史进和李忠出去一看,一个带头的带着十四个人来要人。带头人叫颜延寿,小史进不相信,让人带那六个人出来确认后,小史进与颜延寿讲数,要一百两银子赎人,颜延寿不肯,于是又打了起来,十四个人每组七个人分别把小史进和李忠围了起来,一开始那六个人一直在打眼色,意思是不要打,但没人理会。小史进和李忠越打越顺,不一会就把十四个人干趴下去,颜延寿突然说了一句:“你们不怕大辽报复吗?”小史进道:“我管谁来报复。”后来讹了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