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战前夕!
至于杨过的消息,那自然都是来自于锦衣卫了。
说来幽默,忽必烈虽然自觉这个计划搞得十分完美,但在杨过和锦衣卫的面前就多少有点搞笑了。
只是故布几个谜团,又如何能让杨过束手无策,以他现在的武功轻功,那根本就已经不是忽必烈能想象得到的高度了,纵然是没有锦衣卫的存在,他也能做到一个一个翻,一直翻到找到忽必烈为止,根本不会有人能发现他,但是现在有了锦衣卫的消息嘛,自然就更轻松许多许多了。
自从忽必烈搞出了这个计划并且实施之后,这件事情就以光速传到了杨过的耳朵里,忽必烈具体在哪个位置,在搞些什么事情,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正是因为如此的料敌于先,所以忽必烈的每一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在黄河上他们准备出发的信息早就传到了杨过他们这边,都已经做好了足够的战略部署,等他们蒙古人杀过来的时候就就直接开炮放枪,并且采取水战的方式把他们一举歼灭了。
青藏那边则是消息传不过去,没有那么快嘛,但杨过也早有安排,让耶律铸带了之前他们特训出来的特种兵在那边埋伏着,或者说叫做镇守也更合适一些,只是没有对外公布而已。
计划也很简单,等蒙古进攻之后,耶律铸的人就趁机回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批人也是杨过专门特训出来,准备拿下吐蕃那一片地方的,毕竟吐蕃那一片地方进了藏内之后,气候就非常恶劣,如果身体素质不行的话,那也实在是很难做事,更别说战斗了。
应该说之前唐朝也算是吃了这一点的亏,当然唐朝时期的吐蕃强大的过分,和现在的吐蕃成为一个个松散部落的情况,那还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这个恶劣的气候肯定是比较难搞的,所以杨过这些年训练出来的这些特种兵,目的就是搞出来极好的身体素质来拿下吐蕃的,现在也正好都有了用武之地。
拿下整个吐蕃,那也是恢复中华的一个重要部分嘛。
虽然这个特种兵部队人数不算多,但也毕竟有着耶律铸的领导,耶律铸在率兵打仗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天赋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加上还有其他普通军队的支持,总的来说对付吐蕃这些个松散部落还是很容易的。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那就是在吐蕃境内的蒙古军队,其实还真就不算太多。
别看现在吐蕃已经是蒙古人的地盘了,但实际上蒙古军队并不多,大多还是他们本地的奴隶军队之类的。
这个原因倒也很简单,因为蒙古军队也很难适应高原的这种气候,对于蒙古骑兵来说,平原才是他们的主场,这也是为什么忽必烈遭受挫折之后还会选择北上,从塞外蒙古老家那边南下和杨过决一死战的原因。
因为那边对他们来说算是主场,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能像当年的匈奴一样往后退嘛,只要保存有生力量,未来一切都还有可能,可若是全都被打没了,那就什么都玩不成了。
忽必烈虽然搞出了很多计划,但是他也并不是傻子,反而目光很远,在面对杨过他们这种装备精良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靠这种把自己优势发挥到最大方式的打法,才能有希望获得胜利,如果和之前一味的莽上去,那多半都是要被杨过手上那些大炮打崩的。
之前忽必烈毕竟还是没有见过红夷大炮的威力,这次海战之后他总算见识到一些了,所以他想着面对这些大炮,他们蒙古军队就只能靠自己的机动性来应敌,因为他也发现了红夷大炮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移动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快,在机动性上面还是他们蒙古骑兵要更胜一筹。
而且在射箭这方面,纵然是杨过他们的火枪速度也不会有这么快的,也就是说他们蒙古军队虽然和杨过的军队现在有差距,但差距还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胜利的希望还是很有的。
忽必烈再一次觉得优势在我。
杨过他们这边也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他得到的消息总是最快最准确的,目前忽必烈对他手下军队的看法,依然还是只有精良装备,但实际上军队素质远不如蒙古的垃圾军队。
其实这种看法很好,也算是另类的战忽局效果了,当然这件事情杨过还真没做什么宣传,主要还是带宋之前实在是太拉了,拉到实在是没有人觉得他的军队会有多么强。
但这种看法,也算是给了杨过一针强心剂,忽必烈越轻视他们,那就是最好,等到时候他们就能打出各种出其不意的效果,让蒙古军队崩溃。
其实这一路北伐很多时候都是这么打的,蒙古的守军都不觉得宋军有什么了不起,结果个个被打崩,有时候甚至里应外合,被江湖之人拿下城池,可以说是世界奇观了。
时间过了几个月,杨过已经让他手下的军队都已经准备好了,宋军目前主力一共有二十余万,后勤之人更是数不胜数,这一次整个大宋可以说是把绝大多数的军队都压在了这里,和蒙古决战。
也完全可以说,这完全就是大宋的崛起之战,这一战如果能击败蒙古,就能完成重振华夏的梦想,蒙古要么被灭,要么就只能回到塞外,继续老老实实的放马牧羊,再也不复昔日帝国荣光。
而同样的,如果蒙古打赢了,那之前的一切胜利几乎都要化为乌有,整个中原只怕还要被蒙古骑兵一举吞并,甚至整个大宋都有覆灭的危险,可以说这一次对于两个国度来说,都是生死存亡之战。
对此杨过的准备也还是比较充分的,他直接令陕西一带的宋军北上,以山脉建城,形成防线,切断忽必烈他们后退之路。
一直把忽必烈逼到东北地区,以及蒙古原本的一些地区才罢休。
这也是杨过一开始就给忽必烈安排好的一个后路。
忽必烈自然考虑不到那么远,面对宋军北上切断他们后路的情况,他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因为他们的军队在这边的后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后勤可言。
说到底,破釜沉舟的一战对他们来说更有好处,更别说忽必烈本就是一个多疑的人,他甚至都想到是不是杨过搞什么事情,故意用这一小撮军队从陕西向北而来吸引他们的一些注意,然后再用其他地方,其他方式的手段来突袭他们。
所以说,这个时候忽必烈是绝不敢分军的,杨过的小说军队改变不了大局,他们只需要按照原计划以大军对大军,和杨过决一死战,对于忽必烈来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