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倭国要是没有金银,咱打烂你的屁股
朱元璋拿起先前陆知白的奏疏,看着自己的批复。
斟酌片刻,终是叹了口气,道:
“罢了,就让他们过个饱年吧……”
于是。
米照给,工钱也照发!
朱元璋心中却在想,这驸马老是向自己描述海外如何美好、有多少财富。
比如那近在咫尺的倭国,竟是有金山银山。
起初他本不信的,架不住时间一长,听得多了,难免心生美好幻想,不自觉地有了期待……
今天破财啦,朱元璋越想越觉得难以平静。
于是又拿出一张长条纸,写了个条子道:
“你个小兔崽子,最好莫要骗咱,倭国要是没有金山银山,仔细咱打烂你的屁股!”
随后又遣人,把这个条子传给陆知白。
至于今日的花销,便从将来的收益中扣除吧!
如此一来,渐渐的,倒也不觉得心疼了……
……
公主府。
宫人过来传朱元璋的手谕。
府中许多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因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陆知白也有些好奇,神色严肃,郑重的接过那纸条。
然后。
打开一看。
他怔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来。
众人见状,虽没有那么紧张,但更加好奇了。
陆知白将条子递给朱长乐,她看过之后,也是忍不住轻笑出声。
既然没啥事,夫妻二人随后就回了自己院中。
朱长乐道:“此事你自是没骗父皇,不用担心挨板子。”
因为是最亲密的人,陆知白常常会向她讲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所以现在,朱长乐也晓得,这星球里面有一个个岩石板块,它们在不断运动,有些碰撞的地方会抬起,便成为了山或高原。
而金矿石沉重,往往是在地底深处,但随着板块运动,就会被拱上来。
所以。
既然倭国多山,而且有火山,那么自然也可能有金山。
陆知白笑道:“不错,但没有船,还是过不去。若是明年开始造船,现在也得筹备着了……”
既然如此,他准备再写一份奏疏,谈一下造大海船的事宜。
朱元璋虽然一刀切的施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但主要是针对民间走私贸易。
官方,尤其是南方的军队,却不可能没有海船。
没船怎么剿海盗和倭寇呢?
怎么从海上漕运呢?
洪武年间,江苏和广东等地,都是奉命造过大海船的。
现在要造海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
经验丰富的船工!
决定朱元璋命运的鄱阳湖大战,是在1363年,现在是1379年,还不到二十年。
当时给两方造船的那一大批工匠,应该还有不少仍健在,而且被编入了水师中。
所以,现在的大明水师,无论装备还是人才,其实都很强,世界一流水平。
完全有大航海的基础条件!
当天。
又有宫人,送来了朱元璋的赏赐。
虽说陆知白早就习惯了这各种各样的赏赐,也不像古人那样对赐衣很看重。
但在宫人面前,他还是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感谢洪恩浩荡……
第二天。
陆知白去了一趟工部。
得知朱元璋应允了给工匠的酬劳,他不禁露出微笑,心情大好。
虽说绝大多数工匠没甚聪明头脑,只会机械的做工。
但他们也是人呐,凭啥要白白的为朝廷做牛马?
而余文昇这官场老江湖,虽身在工部,却也通晓人情世故。
何况,这一回是沾了陆知白的光,他竟也得到了赐衣,可以当传家宝呢。
所以,在发放工钱和米粮之时,余文昇特意命人告知工匠们,此乃广智侯与工部尚书恳请给付工钱,陛下又开了洪恩给米。
于是,那些工匠一通千恩万谢。
此前两个月,他们任务紧迫,工作极辛苦,全靠着工钱支撑斗志,可心里终归不踏实。
现今,结了任务,也拿到工钱,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而那沉甸甸的米粮,则提醒着他们,这并非梦境。
许多人甚至激动又委屈,抹起了眼泪。
他们做工匠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享受这等优厚待遇。
有人说道:
“广智侯啊,听闻他对工匠极为友善,大力推崇工匠之学。可惜我没那能耐,进不了研究所……”
众多工匠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对陆知白那神秘的研究所,充满景仰与羡慕。
那里的人,好像已经慢慢的脱离工匠身份了。
……
这天上午。
竟有一位出乎意料之人,来到公主府,求见陆知白。
乃是太子的老师宋濂。
宋濂因儿子、孙子被卷入胡惟庸案中,原本应被无情地连坐处死。
幸而太子与陆知白等人仗义求情,朱元璋这才改了主意。
宋濂满含感激,诚挚说道:
“老朽昨日抵京,面谒陛下谢恩,亦见了太子殿下,听闻侯爷曾为我求情,此等大恩大德,老朽铭记肺腑,没齿难忘。”
陆知白微微一笑,神色温和,说道: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怎敢劳烦宋先生亲自前来。”
宋濂对他极为客气,礼数周全到极致,不仅举止恭谨,还备下了精心挑选的些许礼物。
其后又滔滔不绝地说了诸多感谢之语。
末了,不禁感慨万千道:“若非侯爷等人相助,老朽哪有这等机会,为陛下重修四书五经?”
陆知白见到他时,心中其实早有猜测。
果不其然。
朱元璋决意将释经权牢牢掌控于手中!
这倒是利好标点符号啊。
陆知白遂展颜笑道:
“此乃重任一桩,足见陛下对先生的深切信任,先生务必要精心修书,切不可误解陛下之意。”
宋濂闻听此言,神色微微一变,目光中流露一丝谨慎。
他沉思片刻,恳切地对陆知白言:
“实不相瞒,老朽今日前来,正是专程请教驸马,那些标点的种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