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穿书,我在七零吃瓜的日子 > 第一百一十八章:无题八

第一百一十八章:无题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啦!宋秋实!真的是你!你怎么回来啦?!”看着对面牵着个小孩儿向我走来的女人,脑海中闪过了熟悉,应该是从前的同学吧,可姓名我就毫无印象了。

    女人见我有了反应,抱起孩子,几步迈了过来。“你不是在北京吗?跑回来干嘛?”女人的面部表情生动难懂,仿佛喜悦与憨厚,语调间透着亲昵,吐出的话语却让人无法愉悦。

    “嗯,放假了。”我笑了笑,回身拔掉车上的钥匙,转眼却对上她还在询问的眼神,“其实是毕业了。”

    “毕业?!你跑北京上学去了?上什么学?技校吗?学的啥?不是说你去打工了吗?”女人打掉孩子抓向她脸的小手,仿佛一座山一样挡在我面前。

    脚迈出的一步被挡成半步,“这是你家孩子?”我盯向她怀里那不断扭动的不安份的娃娃。

    “嗯!妞妞叫阿姨!”女人乐呵呵的用胳膊环紧怀里的孩子,逗着孩子看向我。可孩子“不识趣”,一个劲儿的扭动着身体。“快叫阿姨!听话!叫阿姨!”

    听着这急促的音调,我有些尴尬,“不叫也没事儿,她还太小。”

    “别动!”女人凶着脸嚷了声,转头看我又笑了起来,“她会叫的,老早就学会了,叔叔、阿姨都会叫的。”说完又凶着脸看向孩子,“妞妞快叫阿姨!”

    那孩子奋力抽出胳膊,眨眼间脸蛋连带脖颈都开始涨红、扭曲,我神经一下绷紧,下一秒也许就要断掉,“别逼她,我有事儿先走了。”说着快速错开身,大步快走而去。

    离得老远,估摸着应该看不见了,我在回过头。心中感叹着刚刚的惊险,孩子的哭声于我真的是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回望万里征程路,只待结草衔环时

    ——《传化源》观后感

    一口缸,一辆自行车,那个年代巨额的两千元钱——传化的革命之路就这样,怀揣着“初生牛犊”的气势,坚韧而蓬勃的展开。

    一本《传化源》,记录了传化集团一步步成长的创业史,更是我们榜样徐传化老先生坚定与温情的大半生。将250页的《传化源》捧在手中,温暖而沉重。其中的艰辛与困苦、挫折与磨难,我们不曾经历,又是徐传化老先生和传化里的前辈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热忱,耗尽了多少耐力和智慧,才有传化的此刻和我们的今天,我们不敢深想。

    这一条“长征路”,这一场“新革命”,一走就是30年。30年,经历了经济大环境的起起落落;30年,见证了多少企业的浮浮沉沉;30年,人的一生又有多少30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水滴石穿”的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徐传化老先生做到了,传化集团做到了。那些岁月我们没能分担,但此刻的辉煌和荣耀,我们可以一起见证。作为传化人的我们骄傲着,挺胸抬头的同时,心怀着满满的感恩。

    在传化创业27周年时,徐冠巨董事长不无尖锐的问道:过去30年有传化,未来30年有没有传化,怎样才能有传化?凭什么才能有传化?

    作为传化人,享受着此刻的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过去30年,有前辈们兢兢业业奠定了基石,铺垫了道路。现在的我们又能为传化新的30年带来什么?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传化企业未来30年的道路中,我们能不能成为“星星之火”?又能不能谱写“燎原”之势呢?

    《传化源》的学习分享会上,我们在看完传化集团建立初期的各种艰辛,在看到徐传化老先生经历困苦却仍奋发图强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不断的努力得来的,只有努力才能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未来!

    在《传化源》中回望过去,我们要饮水思源,更要“饮水思辨”,重复的苦痛不叫磨难,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更是并存。我们要懂“老经验”,更要明“新思维”,要有“新智慧”,那么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更是属于传化的!

    “回望万里征程路,只待结草衔环时”。那时便是此刻,不沉迷此刻的辉煌,不忘却过去的苦痛。与传化,我们一起向前!

    风往未来吹

    此刻的我,有些激动,又有些恍惚。

    从县委接到征文通知,我盯着写作主题看了许久,然后沉默着,举笔难下……

    我家吗?我家的家风家训吗?

    鼻腔一酸,视线模糊间,我好似坠回了思念已久的童年……

    还没破败的土瓦房,被树木围着的大院子。天冷得我缩了缩脖子,“咔擦”一声,这才发现脚下还有未化净的雪。还没走丢的“大白”老实的趴在堂屋的大门边,饭香味从厨房传来,我听到姑姑们和母亲爽朗的笑声。一群提着灯笼的孩子从我面前笑闹而过,跑得再快,我还是认出来了,最末的那个不就是我?六七岁吧……

    眨眨眼,吸一口温暖的饭香,堂屋里父亲和姑父们已经在摆桌子了,一张大大的四方实木桌,设计精妙,将下方撑开便成了圆桌。不知谁喊了句“端菜喽”,孩子们放下玩耍,跟着大人的脚步奔进厨房。鸡鸭鱼肉四个锅,接着陆陆续续的炒菜,个小手小的人儿,明明帮不上忙,却还是不弃的跟着。

    硬朗的爷爷坐到正对门的主位,不一会儿,奶奶也被孩子们搀扶到了旁边的位置。接着姑姑、姑父们正对着两侧落座,父亲、母亲坐在了两侧的最末端,而背对着门的座位则是留给两个成了年的哥哥。大桌旁边还有一个小巧的四方桌,这会儿已经坐满了一群小人儿。“嘭”的一声炮竹炸起,接着“噼里啪啦”,烟雾腾起间,两个表哥奔了进来。爷爷边拿起筷子夹菜,边笑道,“开饭!”大桌、小桌霎时热闹了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