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 章 封王
京城,皇宫。
阳光艰难地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大殿之上,却仿佛被那凝重的气氛所压制,无法带来丝毫温暖。皇帝赵泰高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眉宇间的忧虑如同一团化不开的浓墨,目光如利剑般扫过下方站立的朝廷大臣,心中的焦虑如熊熊烈火般燃烧。
“如今赵恒与杨镇大军逼近京城,而柴赢竟然拒绝回京平叛,这可如何是好?”赵泰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难以遏制的愤怒,拳头紧紧握住,重重地砸在龙椅的扶手上。“柴赢,朕刚封他为上柱国,对他不薄,关键时刻,他竟敢抗旨不遵!”
礼部尚书郑尚见状立马出列,怒目圆睁,满脸愤慨开口道:“陛下,那柴赢实在可恶至极!国家危难之际,他却只顾自己私利,拒绝回京,实乃不忠不义之举,他忘却了陛下对他的恩宠,忘却了自己身为臣子的责任。如此行径,简直令人发指!”郑尚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愤怒与指责。
户部尚书萧玄也面色义愤填膺,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柴赢此举,有负皇恩,柴赢身为臣子,理应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如今却龟缩不出,实在令人不齿。他的行为不仅是对陛下的不敬,更是对整个朝廷的背叛。”萧玄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失望,眼神中透露出对柴赢的强烈不满。
就在这时,工部尚书范历微微皱起眉头,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柴赢将军或许有他的苦衷。如今胡人在边境虎视眈眈,柴赢将军可能是担忧边境安危,不敢轻易离开。毕竟,若胡人趁机入侵,后果不堪设想。”范历的语气较为缓和,试图为柴赢寻找一些理由。
兵部尚书李弥也点头附和道:“陛下,范尚书所言有理。柴赢将军一直镇守边疆,对胡人之事最为了解,或许是考虑到边境的稳定,才不敢轻易回京。但如今京城危急,我们也确实需要柴赢将军的兵力。或许我们可以想办法让他既能兼顾边境,又能回师京城。”李弥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既理解柴赢的难处,又担忧京城的局势。
皇帝赵泰听了两人的话语,脸色更加阴沉:“哼,无论有何理由,柴赢抗旨不遵就是大罪。但如今京城危急,也顾不及边境了,众爱卿可有办法召柴赢回京?”
工部尚书范历思索片刻,开口道:“陛下,可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柴赢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柴将军回京平叛,同时,也可向柴将军承诺,在他回京期间,会加强边境的防御,确保胡人不会趁机入侵。”
刑部尚书王壁眼中眸光一转,开口道:“陛下,也可对柴赢将军加以恩赏,许以高官厚禄,让其明白陛下对他的重视。这样或许能打动柴赢将军,让柴赢将军回心转意。”
众人陷入沉思,纷纷讨论着该以何种封赏来召柴赢回京。
有的大臣提议道:“陛下,可封柴赢为凉国公,此等荣耀,定能让他心动。”然而,立刻有人反对道:“不可,凉国公之位太过尊崇,且柴赢抗旨不遵,若轻易封此高位,恐难以服众。”
大殿之上,争论声此起彼伏。
“凉国公之位确实尊崇,可柴赢如今抗旨不回,若轻易许以如此高位,朝廷上下必定人心惶惶。”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但如今局势危急,若不拿出足够的封赏,又如何能让柴赢回心转意?”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哼,柴赢此举本就该严惩,岂能再给予高位?”又有大臣愤怒地说道。
皇帝赵泰静静地看着众人争论,眼中的神色愈发复杂。赵泰深知,如今局势危急,必须尽快召回柴赢,但对于封赏的度,赵泰也感到十分棘手。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皇帝赵泰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疯狂,猛地站起身来,大喝出声道:“别吵了,朕决定,封柴赢为王!”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瞬间一片寂静。众人皆露出震惊之色,尚书令崔易和谢司马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没有出声,六部尚书则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礼部尚书郑尚急忙上前,拱手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封王乃是大事,且柴赢抗旨不遵,若封王,恐引起天下非议。陛下,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啊。”郑尚的脸上满是焦急不满。
户部尚书萧玄也连忙开口道:“陛下,封王之举太过冒险。上柱国已是武将顶点,若再封王,恐打破朝廷平衡,引发更多祸端。陛下,切不可冲动啊。”萧玄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担心封王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吏部尚书卢凌也是面色一变,急切开口道:“陛下,此举不妥。封王之事需慎重考虑,不可草率决定。如今京城危急,当以稳妥之策召回柴赢。陛下,还请三思啊。”郑尚的语气中充满了诚恳,希望皇帝赵泰能改变主意。
然而,皇帝赵泰却仿佛铁了心一般,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疯狂,冷声道:“朕意已决!如今京城危在旦夕,唯有封王,或许才能让柴赢回心转意,朕不管天下非议,只要能解京城之危,朕不惜一切代价!”
众人看着皇帝赵泰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担忧,众人知道,皇帝赵泰此举实在是冒险之举,但在这危急时刻,看着赵泰那疯狂的眼神,众人也想不出其他办法,也不敢再反对。
皇帝赵泰果断下令:“传朕旨意,速召柴赢回京平叛,朕封其为王,享无尽尊荣。务必将此消息尽快传达给柴赢,让他知晓朕之诚意。”
传旨太监领命而去,皇宫之中的紧张气氛依旧弥漫。众人心中对柴赢是否会回京充满了疑虑,而皇帝赵泰的这一决定也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
——
皇宫之中,气氛紧张而忙碌。士兵们来回巡逻,神色警惕。工匠们忙碌地修缮着城墙,锤子敲击声和锯木声此起彼伏。
皇帝赵泰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焦虑难安。不时地望向窗外,仿佛能看到那即将到来的风暴。
“陛下,喝杯茶吧。”太监小心翼翼地端上一杯茶。
赵泰接过茶,微微抿了一口,却尝不出丝毫味道。赵泰放下茶杯,长叹一声:“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为何会遭遇如此危机?柴赢,该死,朕待他恩重如山,他却如此回报朕。如今,朕也只能孤注一掷了。”
御书房中一片寂静,只有皇帝赵泰面色愤恨的叹息声回荡在空气中。
此时,礼部尚书郑尚匆匆赶来。“陛下,臣已挑选出几位能言善辩之士,随时可以前往二皇子处劝降。”
赵泰微微点头:“甚好,希望他们能成功。”
礼部尚书郑尚面色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担心二皇子不会轻易罢兵。”
赵泰脸色一沉:“若他不听劝,朕唯有一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局势愈发紧张。二皇子赵恒和杨镇大军越来越近,京城中的百姓们也感受到了那股即将到来的危机,人心惶惶。
皇帝赵泰再次召集六部尚书商议对策。
“如今二皇子大军逼近,可有最新消息?”赵泰问道。
兵部尚书李弥道:“陛下,据探子回报,二皇子大军已在百里之外,预计数日之内便可抵达京城。”
赵泰皱起眉头:“京城的防御准备得如何了?”
工部尚书范历道:“陛下,城墙已加固完毕,防御工事也在加紧修缮中。”
赵泰微微点头:“粮草辎重呢?”
户部尚书萧玄道:“陛下,粮草辎重正在陆续运抵京城。”
赵泰松了一口气:“好,务必确保粮草充足。”
吏部尚书道:“陛下,各地调集的兵马也在赶来的路上,但恐怕无法在二皇子大军到达之前赶到。”
赵泰脸色一沉:“这可如何是好?”
刑部尚书道:“陛下,臣已查出一些与二皇子勾结之人,正在审讯中。”
赵泰道:“务必严惩不贷。”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一名太监匆匆跑来。“陛下,不好了,二皇子派使者来了。”
赵泰脸色一变:“宣使者进殿。”
片刻之后,二皇子的使者走进大殿。使者神色傲慢,微微拱手道:“陛下,二皇子殿下让我给您带句话。”
赵泰目光冷冷看向使者:“说。”
使者道:“二皇子殿下说,只要陛下退位让贤,可保陛下性命无忧。”
赵泰大怒:“放肆!赵恒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使者道:“陛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二皇子大军压境,陛下若不退位,恐京城生灵涂炭。”
赵泰怒视着使者:“朕乃天子,岂会向逆贼妥协?你回去告诉赵恒,朕绝不退位,让他死了这条心。”
使者冷笑一声:“陛下,您可要考虑清楚,二皇子殿下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说罢,使者转身离去。
大殿之上,气氛再度紧张起来。皇帝赵泰气得浑身发抖,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屈辱。
“众爱卿,赵恒如此嚣张,我们该如何应对?”赵泰询问道。
六部尚书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良久,兵部尚书李弥道:“陛下,既然二皇子不肯罢兵,那我们唯有一战,臣愿率将士们誓死保卫京城。”
赵泰微微点头:“好,朕与京城共存亡。”
随着赵恒大军的逼近,京城中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皇帝赵泰与六部尚书们日夜商议对策,全城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为保卫京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对于柴赢是否能回京平叛,以及皇帝赵泰封王的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众人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但众人知道,无论如何,都必须为保卫京城而努力。在这危机时刻,京城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那即将到来的风暴,不知道命运将会如何。但众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京城,保卫家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臣们继续就封王之事对皇帝赵泰展开劝诫。
“陛下,封王之举实在不妥。这不仅会让柴赢恃宠而骄,还可能引发其他将领的不满。”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但如今形势危急,若不采取极端措施,如何能召回柴赢?”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封王之事一旦传出,天下必定震动。陛下,我们必须考虑后果啊。”又有大臣说道。
皇帝赵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他知道封王的风险,但他又别无选择。
“众爱卿,朕明白封王之事的风险。但如今京城危在旦夕,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若柴赢能回师京城,平叛贼子赵恒之乱,那一切都值得。”赵泰的眼神中透露着疯狂。
大臣们看着皇帝赵泰的决心,也不再多说什么。他们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百姓们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街道上,人们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担忧。
“听说二皇子的大军就要到了,这可怎么办啊?”一位百姓焦急地说道。
“希望朝廷能想出办法,挡住二皇子的大军。”另一位百姓说道。
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赵恒与杨镇的大军越来越近,京城的命运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