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儒道:华夏先贤,助我成圣 > 第三十九章 科举,开始

第三十九章 科举,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之期已至。

    齐文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向考场走去。

    古代的科举盛况到底如何,齐文也只是在书里面见过。

    现在亲眼所见,心里不免有些新奇之感。

    路两旁,各家商铺门前,都贴着大大的告示,宣传着各种有利于考试的吉祥物。

    “文昌帝君保佑,金榜题名!”

    “孔圣人在上,必中状元!”

    种种标语,不一而足。

    街上人头攒动,进城赶考的考生连绵不绝。

    不知哪家的小贩,正在叫卖着各色小吃,香气四溢,引得众人驻足。

    齐文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考生,有年轻气盛的少年,也有满脸褶子的老头。

    明显其中已经有人来过不少次。

    无论出身贵贱,在这一刻,他们都带着同一个目标奔赴这场改变人生的考试。

    因为是穿越过来的,齐文对于古代的科举制度具体情况了解得并不算多。

    但是有这么多人在里面领着,倒也还算胜利。

    童生考试,乃是选拔天下俊杰的重要场合。

    自古以来,便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考试从天刚破晓之时开始,直到日落西山方才结束。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考生们必须全神贯注,倾尽所学。

    即便有人提前完成试卷也不允许擅自离场,以免打扰他人。

    为防止考生作弊,主考官可谓煞费苦心,想尽办法。

    每个考生进入考场之前,都要经过层层检查,确保身上没有夹带任何可疑之物。

    考场内外,更是布满了监考官的眼线,随时监视着考生的一举一动。

    若有任何异常,必定会被当场揪出,绝不姑息。

    齐文来到考院外的时候,排队入场的考生已经排出了长长的队伍。

    他随着大流,慢慢向前挪动。

    忽然,他瞥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身穿官服的儒雅男子正在与人交谈。

    那人一袭青衫,气度不凡,正是幽州县令苏鸿渐。

    齐文眯了眯眼,也没有上前打招呼。

    很快,就轮到齐文接受检查。

    他从怀中掏出自己的考牌,恭恭敬敬地递给守卫。

    那守卫接过考牌,举到眼前仔细端详。

    只见考牌上突然跃出一道青色的光芒,直射入考院之内。

    守卫微微一怔,继而会心一笑,将考牌还给齐文。

    “看来还是位有仙缘的考生啊,快请进吧。”

    “仙缘?”

    齐文没听明白,但来不及多问就被后面的人给往前推着挤进了考院。

    刚走几步,又被几个衙役拦了下来。

    只见他们神情严肃,上下打量着齐文。

    齐文下意识就开始立正,任由他们检查。

    衙役们将齐文的衣袖、衣襟、鞋底都仔细搜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夹带的迹象,这才放他通过。

    齐文也是没由来得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这防作弊手段从古至今都差不多,就是少探测仪。

    踏入考院广场的时候,只见场内人头攒动,已有数百人在此等候。

    然而广场之大足以容纳上千人,倒也不显拥挤。

    片刻之间,数千名考生已然齐聚。

    虽说人数众多,但最终录取的寥寥无几,不过数十人而已。

    竞争之激烈,令人不寒而栗。

    正当齐文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到一声惊呼。

    “啊!那不是季无言公子吗?他怎么也来了?”

    这一喊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

    齐文闻声望去,只见一个约莫十三岁的少年,正缓步走来。

    他身形修长,气度不凡,脸上没有一丝稚气,反而透出一股沉稳之感。

    一袭青衫,更衬得他文气十足。

    与旁人更是格格不入。

    少年的出现很快就在人群中掀起了一阵骚动。

    不少人纷纷侧目,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齐文听到身旁有人询问:"这位公子是何许人也?竟能引起如此轰动?”

    另一人闻言,语带酸意答道:"哼,此人厉害着呢!你没听说过吗?”

    “听说什么?”

    “这季无言公子,那可是个不世出的奇才啊!”

    “哦?何以见得?”

    “他一出生就天降异象,瑞气千条,文气四溢,堪称百年难遇!”

    “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据说在他诞生之时,竟有一头青牛衔着竹简,出现在他家中庭!”

    “竹简上写的什么?”

    “自然是满篇的奇文妙句,字字珠玑,句句惊世!”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呵呵,这还不算什么呢!”

    “难道还有更惊人的?”

    “那是自然!你可知道,季无言公子从小就被谁收为弟子?”

    “谁?”

    “还能有谁?自然是我们幽州最高学府,青云书院的院守,萧天南先生!”

    “什么?就是那位被誉为当世第一才子的萧天南?”

    “正是!你想啊,萧院守向来不收弟子,季无言公子能得他青眼,可见是何等人物!据说,季公子自幼便被萧院守关在青云书院中,日夜研读,打磨性情,今日怕是头一遭离开书院!”

    青云书院,齐文也听说过一些。

    乃是幽州数一数二的学府,和齐文所在的求文阁可谓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相传,青云书院创立于上古时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书院中高才俊彦,不计其数,仅列席州试者,便有数百人之多。

    而在州试鼎鼎大名的学子中,青云书院占了大半,可见其培养人才之卓越。

    青云书院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与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

    书院倡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允许学子自由探索,广泛涉猎。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子集,皆可随心所欲尽情钻研。

    如此开明的环境,使得众多怀才不遇的学子,得以尽情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而青云书院的讲学之风,更是远近闻名。

    院中大儒云集,各有所长,常常论道讲学,切磋技艺。

    正是这些大儒的熏陶,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云弟子,成为幽州学界的中流砥柱。

    齐文对青云书院略有耳闻,却从来没有有机会一睹其风采。

    毕竟才来这么短时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