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不回朴家
第814章 不回朴家
“难怪他会说他是华国人,根本是不被父亲认可,不得已才去找了养父的吧,太可怜了!”
“可他的父亲为什么说他忘恩负义不肯认祖归宗呢?还说他有了名气就不要他们家族了,难道他父亲在说谎?”
“咱们接着往下听,不是他父亲撒谎,那就是他撒谎。可我怎么觉得他父亲撒谎的几率更高呢?”
“······”
观众们的讨论声不断地传来,田俊浩倒没觉得有什么,主持人却是脸上笑开了花。
这期节目,肯定会引起反响的,毕竟hy服装设计师怎么说也算是业界名气不小的一个名人了。有关于他的身世,想知道的人肯定很多。
“然后呢?”
看了眼现场的所有人,田俊浩在主持人的追问下,再次开始侃侃而谈。
“然后,他坚持不收留我,让我母亲将我带走,还甩给了我们一张支票。”说到此处,田俊浩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了支票兑换过后的凭证,递给了主持人。
镜头对准了支票上的字,出现了日期,金额,开出人的账号和公司名称。
支票是真的。
大家鉴定过后,一致认为。
“那时候我们很穷,妈妈没办法,拿了这笔钱带着我去了华国找养父。养父非常善良,特别是后找的养母,更是善良。
他们不但答应收养我,还把妈妈送进了医院救治,可惜妈妈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最后就那么没了。”
闻言,许多心软的人跟着湿了眼眶,流下了泪水。
就连主持人为了烘托气氛,都哭了起来:“对不起!您的经历太让人心里难过,我实在是控制不住。”
“是呀!太可怜了,小小年纪就没了妈妈,亲生父亲又不承认,好在遇到了好心的养父母,不然可怎么活?”
“我就知道他父亲说谎了,要真的疼爱儿子,为什么儿子还能成了华国人。”
“那样的人不配为父亲,连儿子都不认,猪狗不如。”
“······”
随着田俊浩的叙述和展出了证据,底下的观众对朴真雄义愤填膺,一片骂声。
“没关系,对于这些我都已经快要淡忘了。”田俊浩苦笑,一脸的落寞,“要不是朴真雄先生提起我都快要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丢弃了。
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给了我最好的学习环境,最好的生活,我过的很开心,很快乐。本来我跟养父之间的关系就不错,从小到大呵护我,只要有时间就陪伴着我,对我谆谆教导,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
养母后来还给我生了个弟弟,我们兄弟的关系也很好,我比我弟弟大了十多岁,那也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
高中的时候我的服装设计在华国得了奖,朴真雄先生去找过我一次,想要把我带回来,我拒绝了。
我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他回来。朴家的事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过往,我不想再提起。
后来我出国学成归来,就在国内开了好几家服装工厂。又因为朋友的建议来这里开了家服装公司,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我的员工,我过的很好。
一年多前,朴真雄先生又来找我,想让我把自己的公司合并到朴氏去,我拒绝了。我辛辛苦苦创立的公司,为什么要合并到朴氏去,成为他的公司?
前几天,他去了我的公司,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我依然拒绝。他不高兴了,把我们的关系公布出来。想以此来要挟我回去朴家,我还是不想回去。
小的时候,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抛弃了我。我长大了,有成就了,就来找我回去。如果我不是个服装设计师,而是个工地搬砖的工人,请问朴真雄先生,您还会把我叫回去吗?
借着节目,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不会回朴氏,我不姓朴,我姓田。我叫田俊浩,不是朴俊浩。您想要的那些条件我办不到,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话说完,田俊浩站起来,对着镜头鞠躬,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对朴真雄鞠躬。
观众们再次开始热议,都觉得田俊浩被逼的太惨了。
“那位叫朴真雄的可真不是人,一直逼着自己的儿子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没听他说吗?他父亲要他把公司合并到朴氏去,成为朴氏的公司。不要脸,太不要脸了,这种事都干的出来。”
“可不就是。人家养父母辛辛苦苦培养的儿子,他捡便宜来了,说让人回来就让人回来,说不要人家就不要人家。这位设计师太可怜,我真心为他难过。”
“小的时候一天都不养,大了就要抢回来,这人不是一般的可恶,是十分的可恶。”
“······”
“······”主持人为了缓和气氛,问了个比较轻松愉悦的问题:“您和养父母之间是怎么交流的?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想起养父母,田俊浩脸上的表情愉快了些,脸上挂着一丝笑容:“我养父是个科学家,研究太阳能的,我养母也是。他们是师生关系,后来彼此相爱,结婚生子。
我养母有五个姐姐,我有五个大姨,家里人对我都很好,从不排外。特别是我大姨,那是家里的大家长,谁家有个什么事她都会热切关注。
我大姨是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教外语的,平时还自己做生意,照顾家里的一家老小。我未婚妻是我二姨家的女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今年年底会结婚。
自从我露出对服装设计感兴趣,我大姨就很支持,养母年纪比较小,是家里最得宠的女儿,不管什么是事都会问大姨。大姨说,孩子有兴趣就让他往这方面发展,读高中的时候家里就有自己的工作室,都是大姨为我一手操办的。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兄弟姐妹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经常聚会在一起。尽管我们都长大了,可不管谁家有点什么事,家里人都会尽量帮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