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那夏守忠见今日这头一个进来的竟是贾环,先是微微一怔,便满脸堆起了笑容。
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盛开的繁花,灿烂而又谄媚,说道:
“太上皇若知晓今儿瑞德郡王来得这般早,定会龙颜大悦,欢喜不已。”
贾环素日里对夏守忠的观感倒也不错,毕竟自己成婚之时,这人所随的份子钱颇为丰厚,在一众宾客中也算显眼。
当下便笑着寒暄道:“老夏啊,太上皇还未起身么?”
这一声“老夏”唤得夏守忠心花怒放,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宛如那被暖阳照耀的菊花,层层叠叠地绽放开来,忙不迭地回道:
“回王爷,太上皇昨夜与张天师论道直至深夜,现今还在安歇,王爷与王妃且稍坐片刻,容小的前去通禀一声,想必太上皇听闻王爷来了,定会速速起身。”
贾环闻言,点头应许,便携着黛玉在侧殿寻了位置,安然坐下。
不多时,便见忠顺亲王与王妃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那忠顺亲王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叫嚷道:
“七弟,你这腿脚可真利索,可把我和你嫂子累得够呛,直不起腰来。”
王妃在旁欠身行礼,身姿婀娜,面上的红晕尚未褪去,好似那清晨天边的云霞。
嗔怪地瞥了忠顺亲王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都怪你这般鲁莽”,继而朝着贾环笑道:
“锾哥儿,尤物斋的生意向来皆是三姐儿在操持。
自她进了你府后,便好似那断了线的风筝,没了音信,你莫不是打算让她此后不再抛头露面了?”
这忠顺王妃生得一副爽利模样,容貌与性情皆与王熙凤有几分相似。
行事果敢,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也不太在意那些避讳之事。
只因忠顺亲王往昔每每在外面寻花问柳后,皆以贾环为幌子,回府便向王妃扯谎说是贾环强拉他去的。
时日长久,忠顺王妃对贾环便心生诸多不满。
先前碍于情面不便发作,如今贾环身份有了转变,成了小叔子。
忠顺王妃便觉得无需再隐忍,言语间便带了些许刺儿,恰似那玫瑰花,娇艳却又带着锋芒。
贾环未曾料到她会突然提及尤三姐,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有些心虚地瞧了黛玉一眼。
黛玉何等聪慧灵秀,见贾环神色有异,心中便已明了七八分。
虽说心中恼怒贾环与尤三姐的过往,但她毕竟是大家闺秀,自幼受那诗书礼仪熏陶,涵养极深,面上并未表露丝毫。
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那茶盏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极轻的“叮”响,仿若黛玉心中的一丝叹息。
随即眼波盈盈流转,宛若那春日里流淌的清泉,笑意吟吟地望向忠顺王妃,柔声说道:
“嫂嫂这话说的,莫不是嗔怪环儿耽搁了三姐儿的生意?
依我之见,环儿自是疼惜三姐儿的,只是这府中的琐事繁多,犹如那乱麻一般,他也未必能事事周全。
况且三姐儿既已入府,这内宅之事,本就应以安稳为要,抛头露面的营生,总归有些不妥当。
再者,咱们身为女子,一旦有了依靠,谁还愿在那外面历经风雨奔波劳碌呢?
我瞧着,嫂嫂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想必也能体谅环儿的难处吧。”
黛玉言罢,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眼神却不经意地扫向贾环,恰似那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却又带着几分凉意,似有深意蕴含其中。
贾环见黛玉这般言语,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忙接口道:
“正是,正是,我原想着让三姐儿在府中安心歇息,免受些劳累,此事确是我思虑欠妥,改日定与嫂嫂和三姐儿好生商议。”
他一边说着,一边赔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与心虚。
眼神在黛玉与忠顺亲王王妃之间来回游移,如那热锅上的蚂蚁,有些不知所措。
忠顺王妃听了黛玉这一番话,知晓是自己的意思被她误会了,忙解释道:
“弟妹有所不知,尤物斋的生意如今在京城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气。
我原是想着三姐儿辛苦操持起来不易,就这般搁置实在可惜。
这月三姐不在,店里便少了好几千两的进项,虽说咱们王府不缺这点银子,可那也是三姐儿的心血所凝。”
黛玉如今亦是当家主母,自然明白每月少几千两银子意味着什么。
她至今尚未与尤三姐谋面,对尤三姐的印象皆是以尤二姐为参照。
在黛玉心中,尤二姐是个柔弱温婉之人,除了容貌出众外,并无其他突出之处。
故而黛玉心中也不禁对尤三姐生出了几分好奇与钦佩之情。
暗自思忖这尤三姐究竟是怎样一个能干的女子,竟能将生意经营得如此风生水起。
嘴上却仍微笑着应道:“如此说来,三姐儿倒是个有能耐的人。
这生意上的事,我虽不太通晓,但也知晓其中的艰辛不易。
待改日寻个时机,我与我家王爷一同与三姐儿细细商讨,看如何是好。
若是既能顾全家里,又不耽误尤物斋的生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正说着,柳樯匆匆步入殿内,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各位长辈行礼问安。
身姿挺拔,动作规规矩矩,待到贾环面前时,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比自己小了几个月的奶兄弟,如今竟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七叔。
平白无故矮了一辈的柳樯,这一个月来都仿若置身梦境一般,晕晕乎乎,不知所以。
贾环见柳樯呆立在跟前,笑着起身与他来了个撞肩之举,说道:
“樯哥儿,怎的这般见外了?虽说如今身份有了变化,可你我兄弟情谊仍在。”
柳樯被这熟悉的举动触动,心头一暖,似暖阳照进了心窝,如释重负地挠挠头,脸上绽出一丝憨笑,应道:
“七叔,这一时半会儿的,侄儿还真有些难以适应。”
二人这般一会儿兄弟相称,一会儿叔侄相称,让众人听闻,皆忍不住掩口而笑。
那笑声在殿内回荡,驱散了些许平日里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