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
就在李瑛和麾下文武紧锣密鼓的发出讨贼檄文,昭告天下的时候,长安朝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在登基数日之后,武氏母子通过任免官员,掌控兵权,迅速控制了长安。
除了李祎、陈玄礼、贺知章等人被下狱之外,侍中李适之遭到罢相,裴宽、萧炅、韩休等一批当朝重臣俱都被调到了秘书省、国子监等没有实权的衙门。
武氏母子从张宝善身上吸取教训,不再任命太监掌管兵权,而是启用武氏族人分别担任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以及北衙六军的大将军,牢牢的掌控兵权。
当今朝廷共有宰相六人,分别是尚书令杨洄,中书令李林甫、侍中裴敦复,以及分别被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京兆牧裴元礼、礼部尚书王琚、御史大夫裴巨卿。
这六个人之中,除了李林甫之前自成一派,与武灵筠属于盟友关系之外,其他五人全都是支持武后多年的党羽。
很快,苏庆节遭到“叛军”伏击,李隆基被救走的消息传到长安,这让武灵筠大为光火,甚至扬言要严厉处置苏庆节。
自知闯了大祸的苏庆节不敢渡过渭河,一纸调令把仍旧掌握在手里的左卫以及被安置在华清宫的右千牛卫调到了渭河北岸,拥兵自重。
张盖世现在抱定了苏庆节大腿,也把属于自己的右卫调到渭河北岸,直接放弃了骊山大营。
杨洄担心苏庆节倒向李隆基,便劝武灵筠息怒,先派人安抚苏庆节,以免他做出过激反应。
武灵筠觉得杨洄言之有理,只好派遣同为武将的邓文宪前往苏庆节大营慰问,表示太后与圣人不会计较他的失误,还望尽早回京共商大计。
得知邓文宪到来,苏庆节设宴款待,由张盖世作陪,表达了自己对失职的歉疚与担忧。
邓文宪拍着胸脯打包票:“郡王啊,圣人出尔反尔,借助李瑛的势力想要搞复辟,将来怕是少不了一场恶战。你乃将门之后,世代掌军,咱们京军还指望你坐镇呢!”
苏庆节投桃报李,讪笑道:“邓将军过奖了,你帮助圣人一举掌控长安,居功至伟,你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被李瑛的叛军趁乱掳走了太上皇,我苏庆节难辞其咎,不过当时局势混乱。李瑛的天策卫蛰伏在暗处,以有心算无心,换了别人也会中计。
我苏庆节既然辅佐圣人继位,自然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望邓将军回京告知太后与圣人,尽早立我女儿为皇后。”
苏庆节乃是将门之后,又承袭了邢国公,以前并不太把靠裙带关系上位的邓文宪放在眼里。
虽然尽管邓文宪已经被李琦册封为北海郡王,但苏庆节仍然不肯称他一声“郡王”,而是继续称呼邓将军,这是源自于骨子的骄傲。
邓文宪一介武夫,倒是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当下一口答应:“太子妃乃是圣人正妻,理当册为皇后。”
“老夫敬邓兄这杯酒,静候佳音!”
苏庆节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筵席散去,邓文宪返回长安向武灵筠与李琦禀报了苏庆节的要求,说他希望能够尽快册立太子妃苏郁为皇后。
对于这一点,武灵筠倒是没有意见,李琦也没意见。
这个苏家六娘出身名门,模样长得标致,性格也温柔贤惠,武氏母子对她很是满意,倒是没想着再另外挑选皇后。
于是,在礼部尚书王琚的主持下,第二天太子妃苏郁就被册封为正宫皇后,并昭告天下。
为了安抚苏庆节,李琦又加封他的长子苏全忠为蓝田县公、左卫大将军,继续统领原先属于苏庆节的旧部。
在武氏母子的诚意之下,苏庆节这才渡过渭河,进京向武灵筠和李琦告罪,检讨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李隆基被天策卫救走之责。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岳丈就不必自责了!”
李琦也感受到了老娘的威胁,他可不想自己成为李显、李旦那样的窝囊皇帝,所以他要借助自己岳父的势力。
“李瑛指使颜杲卿纵兵掳走太上皇,谋反之心昭然若揭,朕现在委任岳丈为招讨大元帅,集结各路兵马,西出萧关,讨伐李瑛!”
李琦坐在龙椅上,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委以老泰山重任。
大唐王朝能够打仗的名将几乎都在外地,包括盖嘉运、张守珪、王忠嗣等人,都算是当世名将。
京城的十六卫大将军不能说是酒囊饭袋,只能说就是看家护院的水平,就像邓文宪之流,搞个政变控制下城门还行,真让他统率千军万马那肯定拉稀!
邓文宪也知道自己什么水准,因此李琦的话音刚落,立即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河间郡王出自将门,乃是苏公之后,年轻时曾经在北庭、安北等地任职,与突厥、吐蕃都有交手战绩。有郡王统兵出征,定然能够一举扫平叛逆,肃清社稷!”
苏庆节也知道没法推辞,当即拱手领命:“臣为了圣人的江山,定当竭尽所能!”
苏庆节前脚刚离开,武灵筠就做出指使,命令自己的侄子,新任左、右金吾卫大将军武卫国率领一千金吾卫前往十王宅,把唐王府抄了。
“李瑛纵兵掳走太上皇,谋反之心昭然若揭,不用再等裴宽回来了!着你即可查抄唐王府,所有财产充公,将王氏母子三人下狱,所有婢子、奴仆一律交由太府寺处置。”
武卫国拱手领命:“侄儿谨遵太后懿旨!”
武卫国走出太极宫,回到金吾卫大营,立刻率领一千金吾卫赶往十王宅。
在这短短六七天的日子里,十王宅的皇子们宛若滔天巨浪中的一叶小舟,诚惶诚恐,寝食难安。
他们实在想不通,一言九鼎的圣人怎么瞬间失势了?
怎么去华清宫泡个澡,第二天就换了皇帝,这种事情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看到武氏母子对长安实行铁血统治,大街小巷每天都有重兵巡弋,反对武氏的重臣要么被下狱、要么被免职、甚至被处死。
这让皇子们噤若寒蝉,唯恐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头上……
幸好,李琦登基之后除了加强对十王宅的监控之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自己兄弟的麻烦,也没有皇室被下狱,这让皇子们稍稍心安。
只是,十王宅的监院太监换了人,原先的知事徐有贞遭到革职下狱,换上了武灵筠的心腹宦官,一个个凶神恶煞,严厉禁止任何人进入十王宅,每天只允许各王府的厨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街采购食物。
这导致所有的皇子如同坐牢,每天都被囚禁在府邸内,对外面最新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李隆基在华清池突发疾病,传下禅位诏书由太子李琦继位。
大部分皇子在李隆基的控制下,已经养成了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的性格。
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就算有心反抗,又凭什么对抗李琦手里的二十万京军?
所以大伙也就接受了李琦继位的事实,心中只盼这个兄弟不要来找自己的麻烦,能让自己做个衣食无忧的亲王就知足了!
众皇子之中,最为郁闷的两个人当属已经看到希望的李亨与李琮。
李亨是因为获得了李隆基册立为太子的许诺,又有李林甫的支持,所以满怀期望,只等李隆基扳倒皇后党之后继任储君。
而李琮则是希望大唐越乱越好,越乱自己就越有机会,而且局势也正在朝着混乱发展。
谁知道,一觉睡醒,长安城就变天了!
李隆基突然颁布禅位诏书,李琦在太极殿登基称帝,李祎、陈玄礼、严挺之、贺知章等一帮重臣惨遭下狱,李适之、裴宽等人被打发到吃闲饭的衙门混日子……
这让李亨和李琮满心不甘,但又无力反抗,只能度日如年的在家里想着各种办法打听外面的消息,看看还有没有逆转局势的希望?
覆巢之下无完卵,除了居住在十王宅的亲王遭到监控之外,包括宁王李宪、汝阳王李琎等宗室也俱都遭到了严密监控,被勒令不许随便出门。
这些宗室们和李隆基的儿子一样无兵无权,面对着李琦的上台无能为力,只能老老实实的被关在家里长吁短叹。
当一千名金吾卫列队走进十王宅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皇子们纷纷跑到自家门坊之下朝外面偷窥,不知道哪个兄弟要倒霉了?
“二十一郎这是要对自己的兄弟动手了么?上天保佑,千万不要来找我的麻烦!”
在这一刻,几乎所有的皇子都双手合十,向天祷告,希望自己不要成为那个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