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 第164章 战前准备

第164章 战前准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未央宫的大殿。

    晨光初破,金碧辉煌之中透着一股庄严与神秘。晨光透过繁复的雕花窗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古老而沉重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大殿之内,空气似乎凝固,每一声呼吸都显得格外清晰,文武百官静立两侧,袍袖飘飘,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随着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陛下驾到——”,整个大殿瞬间肃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那缓缓步入大殿的龙袍身影——蜀主刘禅。

    他步伐稳健,眼神中既有少年天子的英气,又透露出几分对未来的期许与不安。刘禅登上龙椅,目光扫过群臣,一种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早朝的钟声适时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宫殿内,如同历史的回响,召唤着众人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丞相诸葛亮,身着素袍,手持羽扇,缓缓走出队列,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仿佛早已将天下大事运筹帷幄之中。

    “启奏陛下,”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之前新招的十万新兵,在车骑将军魏延的精心训练下,已初具战阵之形,锋芒毕露,只待一战成名。”

    “而潼关城外,我军工匠和民夫昼夜不息地开工,目前栅栏和高台的修筑已经顺利完工。”

    “老臣斗胆,请陛下恩准,由老臣亲率二十万大军,誓要攻克潼关,打通北伐之路。同时,留下十万精兵,由前将军马岱与侍中陈到共同镇守长安,确保后方稳固,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刘禅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他深知,潼关之战对于蜀国的意义非同小可,这是他们北进中原、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步。

    “相父所言极是,”刘禅站起身,声音坚定而有力,“拿下潼关,对我蜀汉而言,乃是千秋大业之基石。朕虽不才,却也愿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共赴国难。朕意已决,欲御驾亲征,与相父、田爱卿等人并肩作战,共克时艰。”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忧虑,担心刘禅的安危;有的则心生敬佩,为刘禅的决心所折服;有的两者都兼有。

    诸葛亮闻言,心中不禁暗暗叹息,他深知战场之凶险,更不愿刘禅涉险。然而,望着刘禅那坚定的眼神,他仿佛看到了先帝刘备的影子,那份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在刘禅身上得到了传承。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诸葛亮再次上前,语气中满是恳切与忧虑,“御驾亲征之事,万万不可啊!战场之上,刀光剑影,瞬息万变,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轻易涉险?万一有个闪失,老臣与满朝文武皆难辞其咎。还请陛下三思!”

    刘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少年的倔强与坚定。“相父过虑了,”他缓缓说道,“想我父王起于微末,白手起家,一生征战无数,方有今日之蜀国。”

    “朕虽不才,却也愿效仿先王,历经风雨,方能成长。若朕始终躲在深宫之中,如何能理解百姓疾苦?如何能与将士们同心同德?”

    “再者,相父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无法护佑朕一辈子。朕需学会独立,学会面对风雨,方能成为真正的君王。”

    刘禅的话,字字铿锵,句句入心,不仅触动了诸葛亮的心弦,也让在场的所有大臣为之动容。

    诸葛亮望着刘禅那双充满决心与自信的眼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明白,刘禅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庇护的少年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君王。

    “陛下所言极是,”诸葛亮终于点了点头,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欣慰与释然,“老臣愿意相信陛下,支持陛下。但请陛下务必答应老臣一个条件,由骠骑将军田英与侍中李清贴身保护陛下安危,以防不测。”

    刘禅闻言,连忙点头应允,心中对诸葛亮的关怀充满了感激。“相父放心,朕自会小心行事,不让相父与诸位爱卿担忧。”

    随后,刘禅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当场宣布册封陈到为羽林中郎将,全权负责守卫皇宫的安全。

    “陈将军忠勇可嘉,朕深信其能力足以担此重任。望陈将军能不负朕望,确保皇宫安宁,使朕在前线无后顾之忧。”

    此言一出,陈到连忙出列跪拜,声音洪亮地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与决心,誓将用生命守护皇宫,保卫皇宫的安全。

    随着早朝的结束,未央宫的大殿再次回归平静,但每个人心中都翻涌着不同的情绪。

    刘禅的决定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战役,更是对蜀汉内部的一次考验与磨砺。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未央宫前已是旌旗招展,战鼓擂动。蜀主刘禅、丞相诸葛亮、骠骑将军田英、车骑将军魏延、卫将军姜维等一行人,身着铠甲,英姿勃发,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潼关的道路。

    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仿佛是一幅壮丽的画卷,记录着蜀国儿女为国捐躯、勇往直前的英勇事迹。

    与此同时,马岱则率领着自己的五万人马,悄然从潼关城下撤回长安城内。而羽林中郎将陈到站在长安城头,望着远方那渐渐远去的军队,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他深知,自己和马岱将军的责任同样重大,他们必须坚守长安,确保后方的安全稳定,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坚实的后盾。

    潼关之下,两军对峙,剑拔弩张。蜀军在诸葛亮和田英的精心布署下,严阵以待。

    上百架投石车如同巨兽般矗立在战场之上,它们蓄势待发,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将巨石投向潼关的城头,让魏军士卒粉身碎骨。也能将装满火油的陶罐投出,将魏军的阵地化为火海。

    而高台之上,诸葛连弩与弓箭手们更是严阵以待,上下两层,分工明确。

    上层摆满了诸葛连弩,专注于远程压制,诸葛连弩的嗖嗖声将形成一片死亡之网,封锁敌人的进攻路线。

    下层站满了弓箭手,他们负责近程覆盖,密集的箭雨如同暴雨倾盆,让敌人无处遁形。

    潼关城外投石车的两侧,是蜀军的步兵方阵,他们手持盾牌,排列得密不透风,宛如移动的钢铁长城,为后方的弓箭手和骑兵提供坚实的掩护。

    盾牌手之后,是弓箭手队伍,他们拉满弓弦,目光如炬,只待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便能将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射向敌军阵地。

    而在弓箭手之后,则是蜀国的精锐骑兵,他们骑乘高头大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大刀,宛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