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79,从让前妻后悔开始 > 第336章 天塌了!恶毒闺蜜要变弟媳

第336章 天塌了!恶毒闺蜜要变弟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统一完各方思想,方林决定在年底之前,正式立项国产压缩机研究。

    生产组装更多的加工中心需要时间,用国产处理器,电子元件,代替进口设备也需要一段时间。

    方林这边没问题,燕京农机厂更加没有问题。

    先不说燕京农机厂是方林的娘家。

    就说小夏芯公司是农机厂下属企业。

    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冷压缩机,夏芯公司吃肉,农机厂也能跟着喝汤。

    敲定联合进行制冷压缩机研究的相关内容,方林婉拒众人留自己在厂里吃晚饭的好意。

    告别刘保国和各位厂领导,方林开车去了燕京钢铁厂。

    “邹书记,事情就是这样,请你理解这么做,我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锅饭三家吃,每家都能吃饱,可一旦人数变成十个,二十个,这么多人共同分一锅饭,能吃个半饱,都要说一声阿弥陀佛了。”

    办公室里,方林开门见山提出和燕钢合作的项目流程。

    用国产金属材料代替进口压缩机材料。

    相关技术专利方面,方林已经有了准备。

    不过这些技术专利不会直接提供给钢铁厂。

    不久以后,风雷公司会以联手合作的方式,向燕京钢铁厂有偿授权技术专利。

    后天,陆思睿等人将启程前往鹏城特区,方林已经提前通知林怀民,安排人去鹏城和陆思睿见面。

    将陆思睿带过去的冶金图纸和技术资料一并拿回港城。

    通过港城进行技术专利注册。

    日后,港城风雷公司用甲方的身份提供技术授权。

    由燕钢负责加工生产。

    邹四海掐灭手里香烟,说道:“你之前和吴老见面,就没有问问咱们国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产权专利法规?”

    方林摊开双手,无奈道:“这种事情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邹书记理应清楚,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面临着矛盾和反对意见,我们能做的只有顺其自然。”

    经济改制是应该走一步看一步,还是一往直前的大踏步前进。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将持续很多年。

    同理。

    有关夏国第一部专利法的制定和落实,同样处于激烈的交锋当中。

    一九八四年,夏国正式颁布了专利法。

    之前的数年里,关于专利法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到底是全面效仿西方,按照西方模式进行专利法规制定。

    还是学习以苏熊为首的东方阵营。

    两种论点有着大量支持者,绝非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虽然这么做有点不地道,但不管怎么说,先把自己吃饱才是上策,自己都吃不饱,我们又拿什么和西方人竞争。”

    “您能够理解,我就知足了。”

    方林笑了笑,邹四海的反应尽在预料当中。

    如果这个时候将新型金属技术交给钢铁厂。

    不出三五个月,相关技术就会流到全国各大钢铁厂。

    专利法诞生之前,国内科学技术依旧处于共享状态,你的就是我的,同行业不分彼此。

    没有授权费,更没有专利保密的说法。

    况且。

    将专利挂在风雷公司身上,还有一层好处。

    风雷公司属于港资企业,不在巴统协议的管控对象之列。

    手里有专利,就有权向西方进口部分现阶段暂时解决不了的材料。

    关于这些,方林不用点得太透。

    邹书记年纪大,胆气,脑筋和眼光,丝毫不比方林差多少。

    要不然,他也没资格被安上企业改制急先锋的外号。

    别人不敢做的事情,邹四海敢。

    别人不敢和上级部门拍桌子,邹四海拍了不止一次。

    明白方林有哪些方面的顾虑,邹四海除了表示理解,又详细询问授权风雷公司的各项专利内容。

    听到新型轴承钢的冶炼工艺,邹四海脸色突变。

    “夏芯公司组装四轴数控加工中心用的是常规金属材料,如果轴承钢技术得到更进一步发展,你们是不是就有能力,接触到五轴加工中心?”

    轴承钢技术听到普通人耳中,会以为是一种常见金属材料。

    只有业内人士才清楚,方林介绍的新型轴承钢技术,到底能取得多大的市场反应。

    新型轴承钢除了能够进行各种设备加工的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的精度。

    方林自豪地说道:“我们公司已经解决了四轴数控机床有没有这个问题,接下来,将会开启技术推进,一点点增强四轴机床的技术实力,最终一鼓作气,攻克五轴加工中心。”

    邹四海频频点点。

    精密配件和处理器,集成电路代表着多轴加工中心,是否名副其实。

    金属材料性能越好,精密配件精度越高。

    另一方面。

    电子材料更是关系着多轴加工中心的控制程序性能。

    三家合作,联手做大。

    邹四海不难预见当这些技术和设备全部落地生根,夏芯公司的发展前途将会不可限量。

    得到风雷公司的冶金技术授权,燕京钢铁厂也将会插上腾飞翅膀。

    不理会方林的意见,邹四海非要带方林回家吃饭。

    不多时,邹四海的汽车停到家门口,一年三十多岁的男人急匆匆从家里出来。

    看到自家儿子的一副火烧眉毛的样子,邹四海没好气地说道:“一天天比我这个当书记的还要忙,你干什么去?”

    “爸,我的事情您少管。”

    撂下这句话,男人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三十多岁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小方,让你见笑了。”

    邹四海表情黯淡。

    同样都是年轻人,瞧瞧人家方林。

    再看看自家的儿子,一个是技术人才,创汇高手。

    另一个每天和一群干部子弟厮混。

    每次问他,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方林动了动嘴唇,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的事情方林即便知道,也未必能改变什么。

    犹如方林现在没有能力,改变专利法难以诞生一样。

    “李小勇,你又给我起什么幺蛾子?”

    刚刚回到房子里的李秋月,迎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

    不省心的弟弟李小勇,毫无征兆地找到这里,通知姐姐李秋月,自己要和人结婚了。

    女方张口就是一万块钱彩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