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告辞
孙婉点点头。
这次,老板对孙婉真是另眼相看了。
说实话,刚才念的那些菜,怕是整个镇上没有哪家能齐全,大多也就四五种,几家加起来才将就够用。
一旁的小二也惊得瞪大眼睛。
不过碍于老板在场,他也没敢多嘴。
“行,有这么多存货,可见您是勤快人,但我还得强调一点,毕竟这些菜我每天都需要。”
“日子一长,这数量可不小哦。”
孙婉又仔细询问了每天每种菜的具体需求量。
老板答应后,孙婉心算了一下,光是她积攒的存货,足够卖上半个月了。
可惜的是,这一路上人多眼杂,连粮食可都难寻,孙婉自然没法将那些长好的菜给拿出来吃,只能放在空间里保存。
好在那空间不仅是有灵水,放进去了的东西还能保鲜,不易变质。
想到这儿,孙婉点点头说:“你放心,每天我都可以保证供应菜品,绝不会让你的菜单空着。”
老板心中又是一惊,试探着问:“敢问姑娘家住哪里?”
孙婉眨眨眼,回答:“就在大榕村。”
“大榕村?”
老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村子在何处,孙婉接着解释:“我们是逃难到这里的,后来就在桃花村后山山脚下建了个新村子。”
得知眼前人竟是逃难而来,老板心中惊讶更甚。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稳妥些好:“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立个契约,价格嘛,我就按市面上的价格,再给你多加一成,怎么样?”
孙婉想起之前轻而易举得来的十二两的银子,当然点头同意。
老板也是爽快人,因此很快拟好了契约,考虑到孙婉不识字,还特地请了个读书人来帮她读契约内容。
孙婉听完,点了下头,随即按下了自己手印。
按完手印,孙婉心头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学会读书认字!”
在外面混,不识字真是太不方便!
契约签订后,见孙婉衣衫破旧,老板主动提出先给她二十两作为订金。
孙婉感激涕零。
她没有想到这位老板竟如此爽快。
便顺势问道:“不知道老板需不需要鸡鸭?”
老板一时愣住了。
“这些你也有?”
孙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啊,农民不就是种一种菜,养一养鸡鸭的嘛?”
“不过老板你放心,我家的鸡鸭都是吃家里粮长大的,品质很好的!”
老板本有些犹豫,但听了这话,又想起孙婉送来了的那些菜,心里不禁动摇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这样,明天你每样送一只来,我尝尝味道如何。”
“如果真如你所说的,我们就再单独签一份契约,鸡鸭的价格也比照蔬菜,多给你一成。”
孙婉兴奋地点着头:“好嘞!你就瞧好吧!”
事情轻松搞定,孙婉没多停留,小心地把契约收进怀里,便告辞直接离开了。
走出了醉仙楼,她看见苏容泽和苏桂英正在外面等她。
见到孙婉出来,两人赶紧上前,一脸焦急地看着她:“娘,你怎么又来醉仙楼了?”
看着孩子们紧张担忧的神情,孙婉笑了:“没多大事,就是老板为了那天的事跟我道歉呢。”
“还给了我些银子作为补偿呢!”
说着,孙婉掏出一块银子给他们看。
苏容泽和苏桂英眼睛顿时瞪圆了。
乖乖,这里的人出手这么大方啊!
道个歉还给银子!
要是在老家,顶多给些鸡蛋就算很客气了
苏桂英不由得赞叹:“这老板心肠真是不错。”
“没错,所以说这世界善良人还是占多数嘛。”孙婉边笑边轻拍了拍女儿的小脑袋,“走吧,跟妈妈去杂货铺逛一圈!”
“去那儿干嘛呀?”苏桂英连忙跟上母亲的脚步。
“买点种子和家禽幼崽,我们现在算是安顿下来了,总依赖救济粮可不行,得自力更生,找点事情做做。”
孩子们听了也没多问,毕竟以前在家时,妈妈就爱摆弄花草,还养了一群鸡鸭。
一到杂货铺,孙婉二话不说就把老板推荐的那些菜籽全包了。
随后又仔细挑选了四十只小鸡小鸭,各二十。
结账时一合计,总共是三两银子。
付钱的瞬间,孙婉心头一紧,这钱花得真让人心疼。
清水镇啊,挣得多,花销也大。
不过,为了日后能正正当当和醉仙楼合作,这笔投资还算值得。
采购完毕,一家子急匆匆往村子赶。
刚进清水镇口,就遇上了等候多时的朱秀琴,一行人上了马车,路上孙婉向朱秀琴等人简述了外出缘由。
听罢,朱秀琴等人也觉得醉仙楼那位老板心地挺好,但朱秀琴仍有些好奇道:“孙大嫂,你觉得那刘子敬真会被关起来吗?”
孙婉摇摇头:“这谁知道呢。”
“咱们眼里他是恶棍一个,可毕竟咱们是被任公子救下的,那刘子敬又是县太爷的门生,在这儿还有些名气,县衙最后怎么断案,实在难说。”
朱秀琴闻言,气得直拍大腿:“真是造孽的混账东西!”
“就这样便宜他,我心里实在不服!”
孙婉又何尝不是。
只是比朱秀琴年长些,经历过的事多了,明白这世道本就不尽公平。
能遇上任墨煊出手相救,已是不幸里面的万幸。
看刘子敬那嚣张样,恐怕类似的悲剧不在少数。
这一小插曲让归途上众人情绪低落。
但一回到村里,望见乡亲们满怀希望的眼神,那份郁闷也就悄然散去了。
孙婉把卖松子的钱取出来,登记过后一并交给了村长保管。
村长一算,顿时眉开眼笑:“这才半个多月,就已经赚了整整十五两的银子。”
“等攒到三十两,熬过这个冬,我们就去买工具,准备拓荒!”
近来,村长他们除了采松子或者炒松子,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山里转悠,还真让他们找到几块地。
只不过这些地不大,多数窄窄的嵌在山腰,但总比没有强。
至少地势较平,周围还有不少大石头护着,拓荒不至于白忙一场。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都涌起一股喜悦。
虽说卖松子来钱快,但这终究有尽头,而大榕村的乡亲们一辈子都在土里讨生活。
在他们的心中,土地才是最可靠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