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再见戚继光
果不其然。
眼前这位中年将军正是当年顾长安在四海源拍卖会场出手救下的那名青年。
这名中年将军姓戚,正是后来成为大明王朝抗倭名将的戚继光。
他组建的戚家军,更是让那帮猖獗的倭寇闻风丧胆。
顾长安赶紧俯身将激动得浑身都有些颤抖的戚继光扶了起来,道:“戚将军,这里毕竟是你的将军府,贸然行此大礼着实有些不妥,快快起身。”
“无妨!”
戚继光有些手足无措,他满脸堆笑地摆了摆手,道:“当年要不是恩公出手相救,我已经沦为一个残废了,别说是在我的将军府,就算在任何地方对恩公行礼都不为过。”
顾长安道:“话虽如此,但你现在毕竟是一名统军的将军,被那些兵士看到了,终究不太好。”
“当然,最主要的是,你这么一跪,被那些士兵看见了我这屁股还怎么坐得住!”
说罢,他呵呵笑了了起来。
戚继光先是愣了一愣,随即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恩公,请,快请坐!”
下一刻,他意识到顾长安还站着,赶紧伸手,恭敬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顾长安也没有客气,在戚继光手指的那个位置直接坐了下来。
见顾长安已经坐下,戚继光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他这位原本霸气十足的将军,此刻却有些拘谨,就像一名久居闺中的女子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一般。
“对了,恩公,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短暂沉静了一下,戚继光看了顾长安一眼,主动开口问道。
他的眼中除了激动之外,充满疑惑。
当初在四海源拍卖会场那一别之后,他与顾长安便再也没有见过面,所以他很好奇,顾长安怎么会知道他在这里,并且特意上门找他?
“或许一切都是缘分吧!”
顾长安微微笑了笑,缓声说道:“前阵子我听闻江浙沿海一带接连遭到了倭寇的侵袭,便从杭州府走出来看看,不料在台州一带走动的时候,无意中竟然瞥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我常年在外走动,让我眼熟的人并不少,甚至,一时间我都想不起这道身影的具体身份,一直到我返回住处的时候,我才终于想起那场拍卖会的事。”
“原本即便如此,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不曾想,过了几天之后,就在我准备离开台州的时候,我又碰到了这道熟悉的身影。”
“这一次,这道熟悉的身影身上穿的竟是大明王朝将军的铠甲,我随口一打听,才知道,这道身影现在的身份竟然是江浙一带赫赫有名的戚将军。”
说话间,他的语气一直很平静,表情也很平静。
似乎是真的在讲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说实话,他都有点佩服自己编故事的水平,即便毫无准备,也能张口就来。
戚继光听完这番话,不带一丝怀疑。
“徒有虚名而已,让恩公见笑了。”
下一刻,他伸手挠了挠头,有些拘谨地笑了笑。
顾长安看了他一眼,道:“抗击倭寇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功劳,何谈见笑,再说,十年不到的时间,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很难得了。”
戚继光摇了摇头,谦虚道:“恩公谬赞了,抗击倭寇,那都是将士用命换来的,于我谈不上什么功劳!”
“对了。”
顾长安微微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话风稍稍一转,道:“我听说过去的两次,你们抗击倭寇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胜利,可是真的?”
一听这话,戚继光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他轻叹了一口气,神色肃穆地摇了摇头,道:“不瞒恩公,那只是对外的宣称而已,实际上根本谈不上胜利。”
“哦?”
顾长安轻咦了一声,故作吃惊地看着他,问道:“那真实的情况是?”
戚继光道:“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完全是依靠人数的绝对优势,用命填出来的‘胜利’,整体算下来,我们得四五个精锐士卒才能换取一个倭寇的性命,而且还是在士卒不畏生死的情况下。”
听闻这话,顾长安的表情也不自觉地严肃起来,道:“一个倭寇需要四五个精锐士卒的命去换,代价确实太大了。”
他虽然知道那些训练有素且不惧死的倭寇不那么容易对付,但是却还是没有想到,那些倭寇竟然这么强大。
要知道,大明王朝边军中的精锐,虽然不是修炼者,但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不说以一敌十,面对寻常的士卒,一个对付三五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算寻常的一、二境修炼者,在他们不畏生死,以命相搏的时候,也未必能够一个打四五个。
顾长安想了想,问道:“依你看那些倭寇的优势在什么地方?难不成他们都是修炼者?”
“不是。”
戚继光摇了摇头,道:“他们当中只有少量领头的是修炼者,其他人都是寻常的普通人。”
“要说他们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他们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过硬,应该都经历过了某种极为残酷的训练,除了残酷的训练之外,他们应该还被灌入了某种可怕的思想,以至于他们一旦厮杀起来,一往无前,根本不惧生死。”
“另一方面,他们手中的武士刀很强,应该是采用了某种特殊的锻造工艺,可怕程度已经快要赶上我朝寻常的灵器了,我们士卒手中的根本经不起他们的几次劈砍。”
顾长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这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
稍稍顿了顿,戚继光继续说道:“这些倭寇的战法与北方那帮胡掳的战法完全不一样,他们冲杀不论规矩,不讲阵法,根本无迹可寻。”
“如此一来,我们应对起来就难免抓瞎,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说到这里,他语重心长的长叹了一口气,满是担忧道:“沿海一带防线很长,防军的人数本就不足,若是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旦遭遇倭寇的大举进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