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门生故吏!
第1235章 门生故吏!
似乎是想要找一找,到底哪一个才是王森口中的公子。
很快,差役的目光便锁定住了周擎天。
只见他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周擎天上下打量了一番,旋即心里便瞬间做出了决断。
“既然是县令大人的朋友,那我就进去通报一声,还请几位在外面稍待一二。”
差役的语气比之先前稍微热络了几分,旋即便再次闭上门,转身离去。
见状,王森便也回到了周擎天的身边。
看着周擎天那似乎有些赞赏的目光,王森咧开嘴嘿嘿一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旋即,他便重新回到了周擎天的身后,和他一起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不过没人知道的是,此刻,周擎天心里却是不由得对那杨川高看了几眼。
倒不是因为他原本对王川的好印象,而是因为刚刚那个差役。
别的先不说,就单论其对百姓的态度,便值得全大周朝的差役学习学习。
起码人家不会因为百姓不懂规矩,而直接出声呵斥起来。
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刚刚王森说了周擎天是杨川的朋友之后,那差役下意识的看了周擎天几眼。
这一点,让周擎天心里更是满意。
虽然他是皇帝,不应该被一个小小的县衙差役给如此打量。但是这是不知者不罪,周擎天还没有戾气深到拿着这个说的地步。
事实是,那差役的机警,让周擎天很是满意。
作为衙门的差役,县令大人手中的武器和门面,不但要对百姓态度不错,还得负责县令大人的安全才对。
毕竟各地的县令都是文官,而读书人给人的印象便是身子弱小,手无缚鸡之力。
周擎天知道,这并不只是天下人对文官的刻板印象。
这是真的。
这一点,从朝堂之上以王珪为首的那帮家伙身上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文官讲究的不是个人武力,他们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里一直对那些头脑简单的武夫看不太上。文官求的是一身正气,还有满腔的风骨。
只能说二者的自我要求不同。
当然,像琅琊县令那种还会缩骨功的人,算是文官中的极个别。
至于王卫……
漕运使说起来倒也是个文官,但是王卫此人一眼便是得官不正的那一类。
就算是周擎天也不是没想过问问那家伙,他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究竟是怎么坐上漕运使一职的。
但是想到王卫对他还有用,所以他倒也一直憋着没问。
所以,文官才需要被人保护。
而差役,便是衙门里保护县令的强大力量。
而若是方才王森将周擎天和杨川的关系说出后,那差役便想都不想的深信不疑的话,那这个差役就当的不称职。
虽然周擎天身上的穿着和打扮,以及身边还跟着如此多的随从,一看便不是寻常人家。
但那差役依旧还是保持着应有的警觉。
这一点,让周擎天尤为欣赏。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便就是这个道理。
而一个差役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主任官员的性格如何。
若是主任官员,也就是县令,本身就是个嚣张跋扈之辈的话。
那么下属便很容易有样学样。
百姓和朝廷以及官府之间的矛盾,大概就是这么愈演愈烈的。
而主任官员一但是个不错的人,那手下的差役和衙役自然也会同样如此。恐怕就连杨川本人都想不到,自己手下差役的一个小小的反应,便能让周擎天对自己的评价又高上几分。
方才那差役更是不会想到,自己刚刚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博得了皇帝的好感。
虽说这好感大部分不是给他的,但是这若是被他知道,也足以欣喜若狂了。
周擎天等人在县衙门口默默的等着。
此时此刻,那王卫依旧处在昏迷中,还未曾醒来。
不过这倒是对周擎天有了几分方便之处,至少王卫的存在,不会影响到他和杨川的交谈。
要不然的话,还得主动去避着着王卫,徒增麻烦。
好在很快,大门便咯吱一声,再次打开。
这一次,来人不止是那个之前出现过的差役,其后面还跟着一个看上去有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后者脸上正露出几分疑惑之色,一出门便朝着周擎天这帮人打量过来,似乎是在寻找他的友人到底是谁。
刚才听了差役的汇报,他便想也没想,便跟着出来了。
只是却是不知道,究竟会是谁到访。
作为杨城县令,他地位极高,一般来说有些想要攀附关系的人也会自称自己的友人,要求见面。
而杨川又是个生性敦厚的人,不管事儿能不能办成,还是得花点时间见一见的。
很快,他的视线便锁定在了周擎天身上。
倒不是他认出了眼下易容过后的周擎天,而是周擎天站在王森和那些差役身边,实在是有些太过于鹤立鸡群了,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就不说他身上的那明黄色的长袍,就单论那个与常人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就能看出他一定不会是什么寻常人。
之前说得公子,应该就是周擎天。
只是此刻的杨川却是有些微微的失望。
本以为有人如此深夜到访,应该是真的友人才对。
没想到,又是一个攀附关系的。
只是……
他看着周擎天,似乎有一种隐隐约约的熟悉之感。
但周擎天这张脸,他发誓自己从未见过。
那么这股熟悉的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杨川有着惆怅起来。
而这时,看到杨川出来的周擎天眼前微微一亮,眼底也露出些许的怀念之色。
几年过去了,这家伙看上去也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起码两鬓的头发稍微有些白了几分,脸上也显得疲惫不堪,像是常年劳累似的。
看到这里,周擎天心里闪过一丝暖流。
对于杨川的为人,周擎天是绝对相信的。
自打那次殿试开始,他便认定这个年轻人日后将会大有一番作为。
有这样的人才,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也不会吝啬。
旋即,他心念一动,开口说道。
“当年京城一别,杨兄的表现可是让周某记忆犹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