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学认字好难!
只绣一只大的虎头,就在布包的最中间,如果是小的虎头就有三个,每个布包江六都很喜欢。
“好看,比我画的还要好。”萌化版的虎头眼睛是关键,这点张月娘做的很好。
拿了两个兰草两个虎头,明日让三哥背一个,乌黔瓜哥儿福哥儿也背上,先把东西带出去晃悠,打打广告。
天快黑透了,江余钱和狗蛋才回家,两人脸上都是遮不住的喜气之色。
甜粽子每人都有一个,饭桌上有个小酒坛子,长辈们都倒了点儿,小辈里只有江余辉和齐臻,这是狗蛋的新名字,他娘姓齐。
老汉的碗里有小半碗酒,端起碗对狗蛋说:“齐臻这名儿好,以前的种种就让它过去,孩子,你也莫要再多想,守住自己的本心,日子会好起来的。”
“是啊狗蛋,今日你重获新生是大喜,以后咱就只往前看,万不可再回头。”江大伯也跟着说道。
他们都举起碗恭喜,发自内心的替狗蛋高兴,也同样担忧他会做傻事,以前还有断亲改姓一事撑着,就怕人突然没了念想,反而犯傻走错了路。
狗蛋退到桌子后方,跪了下去:“今日之恩齐臻铭记在心,以后会堂堂正正做人,绝不辜负您们的恩情。”说完磕了三个响头。
江老太把他扶起来,欣慰道:“好,你是个好孩子,一会儿记得去你娘坟前和她说说话,她在天之灵也会为你高兴。”
供品都准备好了,有黄纸和香蜡,还有粽子糕点。
当年那人忍着,想来也是为了狗蛋能长大,久而久之心里就出了毛病,死反倒是解脱。
“是。”狗蛋起身,抹掉眼泪继续坐下吃饭。
猪心汤炖的很香,给江珊和陆桥也送了一碗清汤,明日起就要大忌荤腥三月,一点油也不能沾,家中老人过世时,这餐饭多少都会吃点补身子的撑着。
吃过饭狗蛋去祭拜他娘,江六把哥哥姐姐、曹三丫、江小秋抓去补习功课。
大家学习阶段不同,有还在学最简单认字的,有在打算盘的,也有在沙盘上练字的。
再怎么也必须坚持半个时辰才放人,江余辉放弃了算账,只拿起那一叠认字大全(初)。
这是江六写下来的,都是日常会出现的字,镯子世界的简体书倒是多,就是不敢买回来。
“我明日让工匠把它们出成书。”江六觉得这样的纸张太不方便了,很容易破损。
差生的江余年抖了三抖,出成书那不是就必须学?现在只有纸,还能找借口不够看。
同为认字差生的江余钱也学的很折磨,他只喜欢打算盘算账,不喜欢学认字。
阿拉伯数字每人都得学,不说学的多好,至少五十以内的口算,要学到不能用算盘,百以内的计算不要超过两分钟。
有了数字作弊神器,家里的这些人也不傻,学了两日也慢慢适应了。
不光是他们学,仓房的两个娃儿也要学,人甚至还学的更好,新脑瓜子就是转的快。
“客人买了南瓜糕三十六文,丝糖四十三文,一共要付多少?答对六次,最快的第一名有奖励!”
“八十九文!”江小三特别有自信的脱口而出。
他每日都在卖货,还能不知道这?如此简单的问题,简直是看不起三哥!
“七十九文。”江余钱在心里默默算了一遍。
“七十九?”曹三丫也算了出来。
“八十九吧。”江余晖说出口就觉得不对,好像是不对吧?
江瑚算了半天,还是放弃了……这是在为难人!默默坐到了小秋身边,还是认字吧。
半斤橘子糖的最终获奖者,是二哥江余钱,钱串子果然比较厉害。
最让江六没想到的是他三哥,六道题没一个是对的,他不禁怀疑,每日粉摊的账真的是对的?
因为他一题都没对,糖果是一颗都吃不上,撅着嘴不乐意了:“我就是算的太快了,每次都要多算。”
不是多了十文,就是多了三文,还挺会算的,最少也要给人加两文。
“嗯……你这样总有天要被人打死。”幸灾乐祸的江余钱嘲讽弟弟。
性子跳脱的江小三对事情不够有耐心,话听一半就开跑,好在粉摊收钱不会出这么大的错,快问快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
于是江六只能把题给他写在纸上,让他慢慢答,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答对二十题,也给他半斤糖。
最后江余年也得到了糖果,心满意足的逃离了恐怖的房间,太可怕了…他还是去压花模吧。
早在他之前,江瑚就已经开溜,江余辉混够了时辰,也头昏脑胀的走出屋子,他的脑子好像坏掉了,那些字听了也记不住,写的也是错的,先出去做活儿让脑子醒一醒。
小丫头江小秋又是哭着离开的,她需要阿娘的安慰,太难了,东家出的题她不会,写的字她也不认识,当厨子一定要识字吗?能拿动锅铲不行的吗?
“经过我的两日考察,你们最有天分,我决定好好培养你们。”江六看着一脸懵的二人,又转身拿出了更厚的认字书。
留下的江小二和三丫,心里爬满了酥痒的蚂蚁,我的个老天爷啊……
明日不止要把这些印成书,还要做小手卡,让他们挂在腰间,没事儿就拿出来多看,加深记忆。
这教学方法还是孔宵给的,说他们加强衔接一年级的学生就是如此,手卡和题板不离身。
万分紧张的江余钱,看见那厚厚的一叠纸,突然不是很想学了,他只想学算账,不想学那么多字!
难道自己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去科考吗?谁家科考是半路子啊,不都是三岁启蒙,不分寒冬夏日一直学着的吗?
江六:你想多了,咱这水平还科考?考场的门儿都摸不到就被撵回来了,你以为科考是什么人都能考的吗?
曹三丫也眼神飘忽,她连初级认字都还没学完,咋更厚的都来了,老夫子当年也是这样教的吗?
老夫子:胡说!
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就是死记硬背,不能让人领悟书中的道理,只能快速学成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