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戏精附体 诈退费耀
我军攻下了潼关东城门,而潼关的西城门魏国守军还在奋力负隅顽抗。我方斥候火速过来报告,后方的追兵已至。我下令立刻紧闭东侧城门,我亲自率兵上城城门准备死守。
而赵云和邓芝所部,则继续率军猛攻西侧城门,陷入了激烈的巷战。
于是,潼关的东侧在防守洛阳的魏军,西侧还在与魏军争夺,西边城门的控制权。潼关共有守军5,000人,其中东侧仅1,000人,而西侧集结了潼关4,000重兵把守。
好在蜀军是从内部突破,与魏军进行巷战。这极大的挫败了魏军的士气,西边城门的魏军将士总是绷着一根弦,想着防御潼关外围的敌人。结果。哪会想到,蜀军会从后方摸上来,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蜀军杀气腾腾,魏军却是如泄气的皮球一样,只能勉强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了。
时间仓促,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布置有效的防守力量。况且,潼关东侧的防御本来就薄弱。只有高大的潼关城门、关楼,和城外一条人工挖掘的堑沟,能稍微给我一点安全感。
不过,仅仅凭借这点防御,一旦魏军发动猛攻,恐怕也是支撑不了多久。我也没有守城的经验,只能从游戏和小说里面,借鉴一些防御部署了。
所以,只能先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吧。待等到赵云拿下潼关西侧,便无忧了。
不多时,魏军前锋兵至,粗略估计有5,000人马,为首的是大将军曹真心腹之一魏国将领费耀,但此时被曹叡派在了司马懿帐下。
“我乃镇西将军费耀,潼关守将是何人,可是燕将军?请燕将军速开城门!”费耀向着关楼高声大喊。
费耀的问话,让我意识到,费耀不知道潼关城墙上面都是蜀军。我注意到此时的我和严易,以及一众守关将士还是身着魏军铠甲,此前是为了骗开潼关城门,现在却让费耀误认为我是潼关守将了。
“我是潼关守将,燕屿。请问镇西将军前来叩关,所为何去?”我选择将计就计,陪着费耀玩玩。
“燕将军,蜀兵在潼关东侧平原已经徘徊许久,在芮城,阳城等附近几个县流窜,大有攻打潼关的可能,奉天子诏令,我需要率军入城协防。”费耀说道。
“如此当然可行,沐浴皇恩,都是效忠大魏的同僚,自当同仇敌忾。不过,移交潼关是大事,还得请费耀将军出示陛下圣旨诏令或文书,我自当移交潼关驻防官印。”我说道,赌他没有圣旨在身上。
“万一他带了圣旨,怎么办?”严易小声和我讨论说。
“我就说是假的,然后一把火当着他面烧了。”我轻声说道,两人边讨论着边憋笑,差点笑出声来。
“圣旨是下给了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并不在我身上。等司马都督兵至,再出示圣旨。”费耀显得有些着急了。
“司马都督何时能到此地?”我问道,顺便趁机刺探一下军情,追兵竟然是司马懿,这让我也是小小地吃了一惊。
“还需半日便可以抵达。”费耀说道。
“既然如此,那请费将军,多等半日即可。到时候司马都督到达,我自当开启城门,让两位将军入城。我以身为一名将领的荣誉向费将军保证。”我说道。
“时间仓促,兵情似火。不可等待!”费耀提枪指向城楼说道,显然有些着急和生气了。
“司马仲达公,是都督豫、荆二州军事,有着都督豫州和荆州的军政,防备东吴的重责,怎么会前来西北。”严易智商在线,冲着费耀问道。
“陛下调兵遣将,不需要你等小将多问。速开城门,不然我攻入关内,将你治罪。”费耀不再和我们废话,反而趾高气扬地威胁道。
但是,我看出来费耀这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末将作为潼关防御守将,身系国家都城护卫的安危,绝对不能私开关口,费耀将军若是为了防范蜀军,可以原地扎营。
倘若,费将军领兵攻关,那末将只能视你为叛国了!”此时此刻的我犹如戏精附体,我成大魏的忠臣了?!
费耀实实在在被我唬住了。由于,我们东侧城门是骗开的,并没有被攻打过的痕迹,费耀不可能想到蜀军已经基本上夺去了潼关控制权了。
潼关的西侧城门,距离此处甚远,还处于蜀魏两军,激烈的争斗之中,争斗之声传到东侧已经殆尽,身处城楼之下的费耀更是不可能听见。
费耀思考片刻,虽然自己身为镇西将军,但领兵攻打一个魏国自己的重关,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千百年后,有个封为梁国公的蓝玉,便做了攻打自家关口的这等蠢事,后来被朱元璋从“梁国公”改封了“凉国公”,表达对蓝玉的失望。
费耀论军功,也不可能和蓝玉相提并论,何况他面对的可是事关魏国都城洛阳安危的潼关,是大魏都城洛阳的西侧屏障。类比一下,即便是蓝玉再莽,也不可能敢去把山海关给打下来。
所以,费耀刚才的话只是想威吓住潼关守将为他开门,没想到守将竟然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于是,费耀判断,潼关暂时没有风险,自己率军后撤五里扎寨,一旦蜀军攻城,自己可以准备随时支援潼关。
而且,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就快赶到了。只剩下半日的路程,待大军一到,司马懿亲至,也不怕潼关城门不开。费耀决定还是不和兄弟不对硬刚了。
于是,费耀打了个圆场,说道,“燕将军,是费某无礼了。希望燕将军严加防守,潼关不容有失。我率军在附近扎营。与潼关呈犄角之势,可以随时支援潼关。”
“此乃末将本分。待司马都督兵至,自当大开城门,欢迎两位将军入城。”我说道,再次表示了对司马懿和费耀欢迎。
半日之后,费耀也许会发现,我此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