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140章 洛阳(五)

第140章 洛阳(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每日都有大批不得志的读书人加入李渊军中。

    李渊也是来者不拒,统统纳入麾下。

    大才没有几个,但能识文断字的小吏数不胜数,只要能统计钱粮,管理好民众,就是对李渊最大的帮助。

    再说,人才也不是一蹴而就,都是需要历练。

    往后还需要李渊来发掘。

    一行人跟在李渊身后,一步一步朝着德阳殿走来。

    待走到德阳殿前。

    入目所见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古典的美尽入眼帘。

    李渊的目光穿过大殿的中央,径直的看向了大殿最里面,那张龙椅。

    就仿佛在召唤李渊一般。

    将李渊的眼睛牢牢吸引。

    在李渊穿越到东汉末年后。

    李渊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他要当皇帝,他要结束乱世。

    他要提前打造出大唐盛世。

    他名李渊。

    他要当唐太祖李渊。

    李渊虽然还没称帝,甚至才刚刚起步,结束乱世都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但李渊早就把自己未来的国号想好了。

    那就是唐!

    大唐帝国!

    而他现在就要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准备着。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用尽一生去完成这个梦想。

    李渊突然大踏步的朝着德阳殿走去。

    径直的奔向了那象征着皇权的龙椅。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下。

    李渊如同发了疯一般,直奔龙椅。

    阎忠见了,面露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叫李渊停下。

    而黄都则是兴奋了起来。

    连忙跟了上去。

    众人乌泱泱的走进了大殿。

    而李渊已经踏上了天子台阶。

    一步一步登上了台阶。

    来到了御案前。

    抚摸着刘宏摸过的御案。

    绕过御案来到了龙椅前。

    随后猛地转身。

    身上的甲片哗啦啦作响。

    李渊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看向了下方众人。

    而这时!

    黄都也已经来到了阶梯下。

    犹如宰相一般带领着文武百官,立于下首。

    在见到李渊坐在龙椅后。

    “臣黄都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黄都连忙双膝下跪,对着上首的李渊微微低头,连呼三声。

    他可是早就准备好了,还特意找了一些太监,了解了一下大臣上朝时的宫廷礼仪。

    其余文吏,将领见状,也连忙下跪,低下头口呼。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上百人的呼声响起。

    就连阎忠也跪了下来,微微低着头。

    “陛下万岁!”

    德阳殿内。

    三岁之声络绎不绝。

    李渊静静的享受着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皇帝!

    多少男人的梦想啊。

    李渊抚摸着龙椅以及御案,眼中流露出不舍。

    因为他知道,他最多只能在洛阳待五天。

    五天之后,他就要带着大军进攻河内了。

    从河内顺着汾水入并州。

    割据并州,以待天时!

    李渊看了看下方众人。

    “起来吧,本将还不是皇帝!”

    李渊有些怅然若失道。

    黄都连忙起身,身后众人见了也也纷纷起身。

    “谢陛下!”

    “陛下在属下心中,一直都是皇帝,这皇帝他刘家能坐,陛下自然也能坐!”

    黄都连忙建言道。

    李渊摆了摆手。

    “黄长史就不用恭维本将了,本将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好了,不聊此事了,还是聊些别的吧!”

    李渊看向了众人。

    “今日就在这德阳殿中议一议我军兵员几何?辎重几何?流民几何?以及我军接下来该如何!”

    李渊眉头不由自主的皱起,看着众人。

    这德阳殿内上百人。

    除了驻守六关的六个校尉外,其余文吏将领都在大殿之内。

    这也是自李渊起兵以来,麾下聚的最齐的一次。

    很多文吏李渊都不认识。

    倒是将领,李渊全都认识,毕竟是自己提拔的。

    而文吏则是黄都和阎忠自己提拔的。

    可以说一句,都是他们党羽也不为过。

    如果黄都和阎忠突然背叛李渊。

    李渊这十几万大军,估计当场就要崩溃。

    李渊此话一出!

    德阳殿内气氛瞬间一松。

    不少文吏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阎忠一派的文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造反是一回事,称帝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少人心里还期待着哪天李渊就归顺了大汉。

    他们也好顺势成为大汉的官吏。

    只能说大汉四百年的威望,还是深入人心的。

    而一直观察李渊的阎忠,也在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

    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也没有沉迷在这虚妄当中。

    这让阎忠对李渊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李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众人的反应也笑了笑。

    “黄长史,由你来汇报一下,目前你所管辖内的大营情况如何?”

    李渊看向了黄都。

    作为当初力排众议坚定站在自己这一方的黄都。

    李渊还是给了充分的尊重的。

    再加上黄都自己也争气,二十万流民管理的井然有序,可谓是自李渊起来以来的第一功臣。

    只要不触及禁忌,将来一旦一统天下,黄都就是功臣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黄都闻言,整理了一下思绪。

    随后站了出来。

    “启禀主公,目前流民营内共计三十七万余众,从河南收拢了十八万流民,按照千户所分管,共计一百二十三所千户,目前由各千户长带领前往孟津关,已转移八十三所千户,剩余千户所,将在半个月内转移到孟津关。”

    黄都汇报道。

    别看仅仅只是一句,但他的工作量是最大的。

    管理着近四十万的流民。

    这些流民的吃喝拉撒,全都归黄都管。

    当然具体的管理模式,都是按每千户划分一所。

    这是李渊参考元朝千户所制度,改编而来。

    一所千户,设千户长一名,由主动投靠过来的文吏担任。

    副千户长两名,由被迫加入黄巾军的文吏担任。

    百户长十名,由百户当中德高望重之辈担任。

    随后就是每百户就设两名总旗,十名小旗,分别管理五十户,以及十户,由军中有功家属担任。

    一整套管理制度,缺陷肯定有的,但能保证最基本的政令通畅。

    每千户两三千人,或三四千人不等。

    他们的作用就是保证粮食分发到每一户,以及维持最基本的律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