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筹备
附近就有张家的绸缎铺子,阿华陪着江家母女过去。
进了铺子,店里的伙计赶忙迎了上来,“这不是大少爷跟前的阿华哥吗?今日什么风将您吹来了。”
阿华正待开口,晏书轻咳了一声,阿华会意,改口道:“这是少爷同窗家里的亲戚,听说咱家的东西好,就想采买些绸缎布匹。价钱就按规矩来吧。”
一般来讲家里的亲朋来店里采购可以打个九折,但需要报个名号。譬如今日阿华报的就是家垚的名号,这样在入账的时候,也会备注上,否则账目就要乱了。
伙计赶忙上前迎着:“夫人,姑娘好!我这就给您二位介绍咱店里的东西。”
挑挑选选的,张氏和晏书选中了几款花色的绸缎和细布,一问价钱比县里的便宜了许多。
最后,张氏买了十匹缎子,两匹细布,共计花了八十两纹银。
阿华道:“一会让伙计送到清风客栈去。”
张氏还想着给晏书买些首饰作为嫁妆,就去银楼看了看。
这里的银楼确实气派,里面的首饰真是琳琅满目,看的人眼睛都花了,晏书看了两眼就出来了。
张氏问道:“你怎的不看了?”
晏书道:“这些个首饰做工精巧确实不凡,可我觉得还不如金银实在。”两人又随意逛了逛就回去了。
第二日,阿华则陪着晏书、书杰姐弟二人去书铺子和花草行转了转。
姐弟二人都是爱读书的,在书铺子里挑了几本合用的买了。
晏书又让阿华带着他们去花草行看了看。
书杰说道:“姐,我觉得这些个摆出来的花草都不如你种的好,可竟然还要卖这么些银子。”
晏书也是这么觉得的,回到客栈,就对阿华说:“我还带了一盆珍稀兰花和一盆罗汉松,你帮我放在你们少爷的花草行寄卖吧,得的银子你们按行规抽成。”
阿华道:“那我得请示下公子。”
次日,阿华回复道:“江姑娘,公子同意了。劳烦您将花草拿给我,我送到花草行去。”
日子过得很快,明日就是书杰报到的日子了。敷文书院治学严谨,学子们住宿都要在学里。张氏和晏书这日就哪里都没有去,将书杰的行李等都打包好。
因书杰考试的了第十八名,只需交二十两一年的住宿费用。
张氏又另给了五十两的银子,“虽说吃住在学里,省了不少,可偶尔也要和同窗交际一番,手里没钱可怎么办?这些你先拿着,不够在托人告诉我。”
书杰笑道:“穿的,用的都带了,也就花些吃饭的钱,这五十两实在太多了。”
“穷家富路的,万一要用银子呢?另外,我还寄卖了花草在这里,等卖了钱,你先帮姐姐收着。”
书杰知道母亲和姐姐的关心,只得收下,“张大哥在这里呢,有什么事情他也会帮我的。”
张氏道:“咱们两家还未正式成为亲家,你怎好总是麻烦他们。就算以后你真的成了人家小舅子,相处之间也要有分寸,否则不是让你姐姐为难?”
“母亲~”晏书有些不好意思了。
次日一早,家垚亲送书杰前去报到,小山子和阿华则帮着将行李等物品送到学舍里。
张氏和晏书是女眷,只能在外头等着。
等一切都安顿好,家垚带着两个小厮出了书院。
“张伯母,您放心吧,一切都安顿好了。”
儿子远来求学,又要有好些日子见不到面了,说不担心,自是假的。
“家垚啊,后日我就准备和晏书回去了,若老太太得空,我想明日上午去辞行。”
“伯母,不如多住些日子。”
张氏笑道:“家里还有事情呢。这次一是送了书杰来读书,二是来拜访了老太太,我这心里就定落了。”
午后,张家就派人来回了消息,说是明日林老太太将恭候张氏等人前去。
第二日一早,张氏带着晏书前去辞行。
言辞间老太太的意思是过些日子会再次劳动家垚的舅母钱氏正式走六礼的流程;晏书羞涩的低下了头。
老太太又和蔼的对张氏道:“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还带了东西来,家里也备了些土仪,请你们带回去。”说罢,让李嬷嬷将张家备的礼单呈给张氏。
张家的回礼很实用,主要是茶叶和丝绸等土仪,不是特别贵重,但很是实用。
送走张氏等人后,林老太太一边欣赏兰花,一边喝着蜜水,安逸的很。
李嬷嬷陪在一旁,眼见老太太心情不错,就凑趣道:“老太太,这江姑娘怎知道您爱这些个花花草草。”
老太太笑道:“定是那皮猴说的。”
“大少爷细心,江姑娘有心,以后老太太可就有福享了。”李嬷嬷赞道。
林老太太道:“最重要的是江家人是懂规矩的。听说,前两日他们去绸缎庄买东西去了,当场就付了银子。”
“真的吗?家里的亲朋,多是报名字挂账,月底结银子的时候,掌柜的也好,伙计也好,上门要账可是费了老大劲了。”
“所以我才说,江家人是懂规矩的。”
翌日一早,张家垚前往码头送行,张氏反复叮嘱他要好好读书,不能辜负了他祖母和父亲的期望云云。
张氏知晓两个孩子定有些话要说,“我先到船上看看脚夫们将我们的行李有没有归置好。”
家垚不敢看晏书,盯着自己的鞋尖小声说道:“这次你回去,恐我俩又要好几个月都见不到面了。不过祖母说,过些日子就请舅母去正式提亲。”说完这话,两人都有些害羞起来。
晏书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读书虽重要,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两人虽依依不舍,可分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
只听船家用那浑厚的声音喊道:“一刻钟后就要开船了,客官们赶紧上船喽~”
家垚道:“赶紧上船吧。”
晏书点点头,踩着船板上了船。
客船渐渐远去,可家垚还站在岸边呆呆的看着。
小山子上前道:“少爷,咱们回去吧。”
家垚心情低落的回了家。
这两日风向很好,船速较去余杭的时候快了些,比原来预计的日子早了半天到家。
到了码头,晏书雇了脚夫将行李等送回家里。
三婶子带着小兰和石头将家里照看的很好。
张氏很是感激三婶子的尽心尽力,拿了一百钱以及几尺细布给她送了过去。
晏书在余杭的时候给梁玉带了一个很是精致的小小梳妆漆盒。第二日她去梁府的时候给带了过去。
见夫子回来了,梁玉娇嗔道:“您可回来了,这些个贵重的东西放在我屋里,我都担惊受怕的。”
晏书笑了:“你有什么担心的,贼人哪有胆子来光顾副尉大人家里。”
梁玉道:“夫子你是知道的,我和秋菊都是粗心的,就怕到时候这些东西被我俩塞到哪个边边角角给找不着了。您回来就好,赶紧将东西带回去吧。”
晏书笑着将漆盒送给她,梁玉很是喜欢。
日子过得很快,半个月后,钱氏再次来到县里,这次她直接请了县里有名的媒人正式登门提亲。
张、江两家口头都同意了婚事,但还要遵循“六礼”,即纳彩(说媒)、问名、纳吉(订婚)、纳征(下聘礼)、请期(定日子)、迎亲。
这次张氏请了族长夫人李氏做陪,两家换了庚帖,又去道观里合了八字,结果是“上吉”,得了这个结果,两家俱是松了口气。
随后就是问名、纳吉(订婚)等,这些事钱氏都交与媒人去办,县里的花草行则帮着送信给张、江两家,便于商讨细节。
上次钱氏来,张氏没有好好招待她,很是于心不安。这次又是在家里宴请了钱氏,又让晏书好好陪了钱氏游玩。
晏书办事周到妥帖,才貌双全,钱氏对她的喜爱又添了几分。
等一应事情谈妥后,钱氏就乘船归家了。
晏书因婚事基本落定了,就要在家准备嫁妆安心待嫁,梁家的差事就需要交了。
这日,晏书拜见蒋氏,将即将要成亲的事情告知。
蒋氏也是不住的恭喜,“我听说张家在余杭也算是大户人家,那张家公子也是位秀才,与你相配的很。婚期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晏书有些羞涩:“婚期大约是在六、七月,具体的日子还得等后面再定。”
晏书在梁家教学的这一年多,梁玉的变化蒋氏看在眼里。一是梁玉诗词水平得到了提升,诗词歌赋也能应景的吟颂几首;二是她擅长写行书,那笔字练得有模有样,就连晏书都说再练个两三年就会有自己的行书风格;三是梁玉的性子相较以前成熟了许多,已经懂得思考,不再似以前那么冲动。
蒋氏道,“你教的精心,我也是不舍。不过夫子您有了好归宿我也替你高兴。”
张家和江家两家的孩子年纪都不小了,走六礼的速度都很快。
交换定贴、送许亲酒那日,张家让县里花草行的掌柜的带着伙计们过去了。
许亲酒用丝络承装酒瓶,然后配上八朵大红花,八枚色彩鲜艳的罗绢,再用红绸缠绕在酒担上,送到了江家。
江家用淡水两瓶、活鱼五条、筷子一双,放进张家送来的酒瓶中,这叫“回鱼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