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从射雕开始获得修仙功法 > 第111章 摧枯拉朽

第111章 摧枯拉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倭寇,想要让他们灭种,不是简单的全部嘎了。

    现在,黄逸很缺人。

    虽然他们不是人,却也能当牛马。

    让他们去挖矿,修路,修运河。

    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

    限制他们的发展也很简单,男子要成婚,那就要受到限制。

    大部分人,是别想成婚了。

    女子,则分配给大秦的单身狗。

    如果太多,那就一个人分两女子。

    如此,倭寇就会逐渐的减少。

    每年,黄逸还会迁移一部分,到其他地方去定居。

    还会迁移一部分秦人到那边去,过了几十年,那倭寇就会自然的消亡。

    嘎人,那是低级的做法,黄逸不会那么干。

    如今,大秦帝国,也就一亿人出头。

    想要对外迅速的发展,还是需要足够的人口。

    最近每年出生的人口,比之前多了很多,等他们长大,却要小二十年的时间。

    冬天拿下辐桑的一个大岛。

    之后,黄逸就让五万蒙古军坐船过去。

    另外三个大的岛屿,第二年开春之后,就必须拿下。

    南方,大理国,顺利接管。

    黄逸正打算大规模的向南边的安南用兵。

    对那地方用兵,打下来,一点都不难。

    难的是如何发展。

    必须有人去开荒,同时将铁路给修过去。

    而且,还需要有公路。

    铁路跟公路都修过去。

    那地方就会成为,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

    所以,黄逸迫切的需要拿下辐桑。

    然后,调百万男子劳动力过来,让他们修路。

    百万人,不是小数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黄逸已经让人从长江流域,直接用船只运输货物到了广州。

    当然,沿途有许多的补给站。

    同时,黄逸正做前往美洲的准备。

    需要过白令海峡。

    之后,沿着海岸线过去。

    这条路非常的安全。

    前提是,他们需要有一年的准备,主要是建立几个中继站。

    建好之后,就可以降临美洲。

    而,此行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红薯,玉米跟土豆。

    有了这三样东西,华夏的人口,将会迎来暴涨。

    一亿涨到五亿,估计也就六十年,三代人的时间。

    很快,到了黄逸登基的第八年。

    他一直没有起什么年号。

    而是以秦始皇登基为元年,用公元纪年。

    这年春天,郑太保,正在检阅他的二十五万大军。

    之前出征二十万,损失了数千人,已经补充完毕。

    黄逸又调给他五万蒙古大军。

    二十五万大军,已经准备好。

    “全军将士们。”

    “陛下天威,信任咱们,要咱们拿下这域外之地。”

    “倭寇无能无德,陛下”

    郑太保,发表了一番演讲。

    之后,下令出征。

    他们有近百艘大船。

    大船分几路出发,从几个地方登陆。

    倭寇,早有准备。

    他们在岸边布置了几个点。

    还有一些军队在巡逻。

    然而,这些都没有用。

    因为,他们海岸线太长了。

    哪里都能登陆。

    郑太保,派出一些武林高手,掩护登陆。

    蒙古军团,率先登陆。

    然后在岸边,慢慢的整理军队。

    等军团成型,直接碾压过去。

    他们的武士道,压根就没有用。

    只能搞搞偷袭。

    碾压过去之后,蒙古大军,杀疯了。

    面对骑兵,这倭寇根本就没有经验。

    他们自己人打仗的时候,武器不行,阵法不行,兵法也不行。

    面对,大秦的军队,就是直接碾压。

    大军碾压过去,摧枯拉朽。

    毫无抵抗。

    他们的军队,被践踏而死的有很多。

    这不知道会造成多少寡妇。

    当然,不死也会成为寡妇,然后等着分配。

    一个岛,不到十天,就直接横扫完毕。

    郑太保,让人将他们的贵族全部嘎了。

    嘎了一个都不剩。

    之后,将他们的普通百姓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县。

    他们带来的官员,带着士兵,直接接管了。

    那些文人,也马上开始做事。

    教这些人汉语,汉字。

    “传令下去,马上开始搜。”

    “其余三个岛,找出矿山来。”

    “陛下指定的地方,派大军前往。”

    黄逸只知道石见银山的大概位置。

    这是最大的矿,除了这矿,还有许多矿山。

    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去寻找。

    这每年挖千万两都是少的。

    黄逸打算从大秦不断的运送粮食过去。

    然后几十万人,不断的挖矿。

    银矿,金矿跟铜矿都要。

    郑太保下了命令之后又说道:“整个辐桑,分四个行省。”

    “官员,陛下自然会再派人过来。”

    “现在,命令各县,实行粮食管制,倭寇没资格吃米饭。”

    郑太保一条一条的命令下去。

    在开战后两个月。

    他们找到了石见银山,然后,郑太保才写奏折,派人送回去。

    黄逸一个月之后才收到奏折。

    看了奏折之后,他开始思考起来。

    “大概一千三百多万人。”

    “青壮,六百万。”

    “男女各一半,男的可以出一百八十万。”

    “那的,出九十万,女的青壮,也可以在矿山,修路的工地做饭”

    黄逸,打算迁出两百多万的辐桑人。

    之后,再往辐桑那移民过去。

    只要几十年,这辐桑文化,就会灭绝。

    而他们迁移出来的人口,被分散到各地去,不用三代,也没有了辐桑的影子。

    特别是大量男子,是没有资格成婚的。

    “我大秦财政,可两百年无忧也。”

    此时,海外贸易也很多。

    跟西方的贸易,在沿海一直在进行。

    黄逸也鼓励。

    他下一步,就是将东南方向的一些岛屿给占领了。

    之后,建立补给站,支持贸易。

    此时,托雷已经打下了整个波斯。

    在波斯那,他重新建立了蒙古帝国,幻想等壮大了,将黄逸给灭掉。

    不过,他还是派人继续往西去探索。

    因为,他怕黄逸啊。

    黄逸一个人,可能就能将他给杀了。

    几次面对黄逸,他害怕。

    所以,一直笼络欧阳锋跟奥德彪等人。

    希望,他们能杀了黄逸。

    “再过两年,几条重要的铁路成型。”

    “那时候,才是战争机器转动的开始。”

    这几年,打基础。

    他登基以来,百姓都有了土地,还开辟了大量的良田。

    税收,加上其他收入,都快破亿两银子。

    黄逸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横扫六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