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左派电影公司
准确点说,章香山联系的是香江电影左派的话事人,新联影业公司总经理廖一原。
廖一原的新联影业同样是《少林寺》的投资方,只是投入的金额比长城少,话语权没那么大,因此之前《少林寺》的导演和主演都是长城决定的。
章香山开门见山道::“廖先生,我今天找你是想聊一聊《少林寺》那个项目。”
“唉,章局长,不满你说,《少林寺》这个项目没法做了啊!”廖一原仿佛找到倾诉对象,抱怨起来。
“廖先生别激动。”章香山安抚一句后,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少林寺》的项目是怎么回事,想必你也知道吧?”
章香山点点头,还是港澳办的那位主任牵的头。
廖一原絮絮叨叨起来,“这个我就不多说,只说我们新联编剧写出的剧本,他们长城也是认可的,结果他们请的导演拍完后搞砸了,黑锅又要扣到我们头上。最近又听说他们想卖掉自己的份额,你说,这项目我们还能怎么办?”
“唉,搞不好又是个赔钱的项目。”
章香山眼睛微眯,听他抱怨后,才道:“事情我也搞清楚个大概,长城想卖掉投资份额的事情我也知道。”
“章局长既然知道,为什么不……”
“为什么不阻止?”
“嘿嘿。”
章香山认真道:“其实这未尝不是个解决方案。”
廖一原大惊失色,“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合拍片计划不作数了?”
“依然作数,只是长城厂的份额转到燕影厂手里,导演和演员交给他们解决。”章香山很干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内地的制片厂?”廖一原眉毛都皱到一起,他不明白内地这帮人是怎么想的,他劝道:“章局长,拍功夫片还是我们香江导演有经验……”
章香山笑了,“这可不一定。”
“这是什么意思?”廖一原不解,难道内地还拍出什么优秀的功夫片不成?
章香山提议道:“这样,你们新联和长城派人到燕京,同燕影厂的人见个面,大家有什么想法见面聊,可行?”
廖一原有心反对,只是章香山心意已决不容更改。他其实在看过《神秘的大佛》,了解过韩平这个人后,瞬间下定决定。
合拍片是任务没错,但没说必须由香江的制片公司主导啊?
如果内地的制片厂和导演能挑起重担,完全可以交给他们。
章香山看重的不是政绩,而是国内电影的未来。如果能借用这次机会培养一位能被香江观众所接受的大导演,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赚的。
搞定新联和长城后,章香山把事情告诉了汪厂长。
汪厂长闻言大喜,有广播事业局的领导点头,事情机会成了大半。
章香山怕他得意忘形,连忙叮嘱道:“老汪,让你们燕影厂投资问题不大,但导演的人选能不能让香江的两家电影公司认可,还是要看你们的导演能力。”
汪厂长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章局,你还不了解我,没把握的事我从来不做。”
在电话里,他把胸脯拍的震天响,可挂断电话后,他直接叫来韩平。
到现在为止,《少林寺》牵扯到太多人,他也怕韩平这边出漏子。
等韩平一头雾水的过来后,汪厂长也不啰嗦,直接将事情经过告诉他。
“小韩,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只要能拍出来,即使片子不好看也都不是问题,可万一拍不出来那就要老命喽!”
韩平心里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少林寺》的项目牵扯如此广,喜的自然是他执导这部电影有望。
他也不废话,当即将他重新撰写的《少林寺》剧本交给汪厂长。
囫囵看过一遍后,汪厂长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一些。他也是老电影人了,自然能分辨出一份剧本的好坏来。
在他看来韩平写的《少林寺》真不赖,就算他们厂自己拍,也能拍的很好,只要导演和演员不出问题,就又是一部《神秘的大佛》这样的高质量电影。
“故事很好,就是不知道和原版剧本比如何,改天得找来看看。”
接着,汪厂长又问了些导演方面的问题,韩平也是对答如流,让他越发的满意。
“行了,现在咱们就等香江的人来考察,只要过了他们那一关,你的导演位置就算稳了。”
“汪厂长,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您!”韩平神情真挚,眼眶微红,能看出他心里极不平静。
也是,面对这样的好领导,换个人都会感激涕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吧。
汪厂长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小韩,只要你以后别忘记自己的誓言,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不会忘,也不敢忘!”韩平正色道。
……
一周后,香江的新联影业和长城制片厂各自派遣一位副经理带队,赶赴燕京会见章局长和燕影厂的人商谈《少林寺》项目的最终走向。
钓鱼台国宾馆,韩平和汪厂长一行人早就等在宾馆门口等待,深怕迎接工作做得不到位。
时间来到十一月底,天气转寒,韩平他们也早就换上冬装和冬鞋,饶是如此,依旧被冻的够呛。
只是香江的人不来,他们也不能离开。
还好,就在韩平准备劝汪厂长先进酒店暖和一下的时候,香江的人终于是到了。
看阵势,两个打头的应该分别是新联和长城的副经理。
两人年龄大约都在五十岁上下,西装革履,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和内地这边的“土老帽”差距明显。
“楚经理,欢迎欢迎。”
“陈经理,欢迎欢迎。”
汪厂长上去握手,香江的两位电影公司副经理也不敢怠慢。
来之前,他们就被告知,燕影厂的这位汪厂长是大陆电影行业的大佬,不是他们能得罪的,因此表现的很谦虚。
“汪厂长好,我等来迟,还请不要怪罪。”
汪厂长看了眼韩平,韩平了然,立刻上前,笑着说:“哈哈,两位严重了,大家都是同行,正应该多多亲近才是。”
正说着话,章香山姗姗来迟。
几人互相介绍后,章香山对韩平多看了几眼,进宾馆前更是对他笑着点点头,搞的韩平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他也没多想,跟着进去开会,早晚会知道这位领导为什么会对他格外关注。
进入包厢后,美酒佳肴陆陆续续上来。
韩平在旁作陪,也听到一些关于香江左派电影公司的内幕消息。
本以为香江的电影公司,哪怕是左派产业也该是风光无限,哪里知道现实并非如此。
所谓左派电影公司,顾名思义,是带有一定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色彩的电影制作机构。在香江,这类公司通常与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致力于创作和推广具有进步思想的电影作品。
它们的发展与国内“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江方针密切相关,旨在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在中西意识形态的角力中占据一席之地。
60年代,香江电影界国语片“四大公司”和粤语片“四大公司”,“长城”、“凤凰”占国语片四大公司的两席(其他是邵氏和电懋);左派“新联”和本土的“中联”、“光艺”、“华侨”并列为粤语片四大公司。
可见当时左派进步电影横跨香港国语、粤语影坛的强大声势。
虽然面临着“电影内容只要稍涉民族意识,港英政府就会要求删减”等严苛的电影审查和进步人士不断被驱逐出境等政治迫害,左派电影仍拼命突出重围,大放异彩。
左派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多导人向善、寓教于乐,多源于香江现实生活又进行巧妙艺术加工。观众面非常广泛,在东南亚特别有市场。
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初中期,在东南亚拥有庞大影院网络的邵氏、电懋等都还没有正式开发自己的制片业务时,左派公司出品的制作严谨、明星号召力强的众多电影更是院线竞相购买的对象。
但是不论曾经多么辉煌,时代是无情的。
和国内一样,特殊时期对香江的左派电影公司影响非常大。
左派电影不仅创作上要求以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主要任务,而且强令左派“双南院线”的南华、银都、普庆、南洋等影院必须放映《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电影。
国内观众都不喜欢看的电影,受到资本主义熏陶的香江观众能爱看吗?
那特殊时期结束后,香江左派电影公司会好过吗?
并不会!
因为,香江观众的观影喜好早已改变。
左派电影公司的电影变得无人问津。
1978年那年,左派电影公司共推出五部电影,收入仅有五百万港币,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同一年,成龙凭借《醉拳》就已经入账800万,《师弟出马》更是一举突破千万大关。
为了挽回局势,港澳办的廖主任联合新联,搞出了个合拍片计划。
而《少林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这开头炮不响,长城和新联等一众左派电影公司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他们寄希望于《少林寺》能成功,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少林寺》拍摄完成后,尽显扑街的潜质。
怎么能挽回颓势呢?
听章局长说燕影厂似乎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们就来了。
香江来人对章香山和汪厂长格外关注,他们却不知道,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也在观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