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悲情王秀才
王秀才的悲情故事在上马村不是秘密。
张小姐是大前年灾荒跟着父母兄弟从外地过来的,家里条件也还可以,有一个婆子一个老仆伺候,到了镇上就租了一套房子。不想刚安置下来,张老爷突发急病,请医问药一年多,存银用尽之时,张老爷撒手离去,留下孤儿寡母三人加两个老仆。
先是逃荒,接着是父亲生病,蹉跎至今,张小姐已经满过十六。
张少爷年方六岁,尚未启蒙。
眼看着房租也该交了,这左手右手都要用钱,张母就放出风声,要为女儿说亲。
张小姐花容月貌,能写会画,媒人蜂拥而上,但是无不扫兴而归。原来张母挑女婿的条件是:一、不做妾。二、二十岁以下,知书识礼,相貌端正。三、彩礼一百两银子。
镇上符合条件的人家有,舍得出一百两银子的无。
毕竟荒年彩礼的行情就是县里十来两,镇上七八两,乡下四五两。又毕竟有钱人家都讲究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这张小姐半年也没说上亲,家里捉襟见肘,只好把两个老仆都发卖了。为了生存,张小姐免不了抛头露面去成衣店接些绣活。
这日可巧就遇到了从书肆抄书出来的上马村王秀才。二九年华的王秀才取得功名不到一年,虽然衣着朴素,却正是风华正茂时候。
看惯了村姑乡妇的王秀才看到弱柳扶风却自强自立的张小姐,立即就失了神。
张小姐看到丰神俊朗的王秀才也是红着脸忍不住多看两眼。
接下来,王秀才隔三差五就等在成衣店前,等着张小姐出来时假装偶遇。一来而去,两个年轻人就眉来眼去,私相传授,王秀才送了张小姐一枝银钗,张小姐送了王秀才一个荷包,一个非卿不娶,一个非君不嫁。
家境清贫的王秀才让张小姐等他,他去凑彩礼。王秀才父亲早逝,和父亲那边的亲戚基本断了往来。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不是村里最穷的,但肯定是不富裕的。
王秀才回家说了张小姐,秀才娘也高兴,回了趟娘家筹款,可惜娘家亲戚也都不是富裕的,一圈下来,借到了十多两银子,这还是别人看在秀才的面子上才肯出借的。
王秀才又去找同窗,同窗有心帮他,却都是在家里作不了主的,几个同窗处凑得十四两,加上自家存银,共凑得了四十八两。
王秀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已,既愁筹不到足额的彩礼,又担心张小姐被别人娶了去。秀才娘却不过儿子的缠磨,觍着脸去了张家,替儿子提亲。
张母也是爱女之人,就放宽了条件,说彩礼可降到六十两,但王秀才以后不得纳妾。两个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王秀才拼命抄书,张小姐拼命刺绣,就为了早点攒够这剩下的银子,终成眷属。
可巧这时镇上来了一个带儿子出来见识大好河山的李姓行商,那李公子在成衣店一看到张小姐,马上就让父亲托人去提亲。
李家做着几个县城的布匹生意,在府城有着几进的大房子。李公子虽然不是秀才,但也长得清秀端正,说话也是温文尔雅,妥妥的一个富二代。
行商见说亲路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小儿子终于开窍,有了喜欢的女子,立即就派人打听张小姐的情况。
一个花容月貌的小家碧玉,家境虽然不好,但也识文断字,知书识礼,家余一母一弟,人际关系单纯。行商甚是满意,随即请媒人上门,承诺给一百两彩礼,说张小姐嫁过去,就是正头娘子,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张母听后,心里自然是万万分的肯了。甚至暗暗庆幸王秀才没筹够彩礼钱,不然这有钱的亲家从哪里去寻。
送别媒人,张母回到内室,找到女儿,先眼泪婆娑地说了家里困境,又提到上门提亲的商人,着重提到那商人之子如何诚心求娶以及锦衣玉食的承诺和丰厚彩礼。末了丢下一句:“女儿,为娘知道你心仪王秀才,但为娘更希望你过上好日子,你且好好想想吧。”
张小姐流了一夜的泪,想着王秀才家和商人家这天壤之别的两个家境,想着府城富太太和乡下农妇生活的差别,想着毫无挣钱能力的寡母幼弟,张小姐做出了取舍。
原本以为这取舍很难,结果一夜就想通了,张小姐甚至舒出了一口气。
她嫁给王秀才,娘家的困境只能暂时解决,她嫁给了李公子,娘家的困境就完全解决。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李公子是否粗鄙丑陋,若真的是歪瓜裂枣,张小姐还是不肯的。
于是张小姐提出,要看一眼李公子再做决定。下午,李家父子如约而至,一起来的小厮首先递上两盒府城带来的糕点,又奉上两匹锦缎一个锦盒,张母笑得合不拢嘴。
张小姐倒不看礼物,只观那林公子,银冠锦袍,进退有度,谈吐有礼,风度翩翩,端的是一个如意郎君。
张小姐毫无遗憾了。
回到屋里,张小姐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支价值不菲的玉簪,张小姐这下是十二分满意了。
唯一担忧的是,怎么和王秀才分手?
张小姐是快刀斩乱麻的性格,这不,想了半宿,起来点灯,提笔写下十四个字:还君明珠双泪垂,从此萧郎是路人。将纸条装进信封,又把王秀才送的银钗用个盒子装好。天大明后,请张母送到书肆,嘱掌柜交给王秀才。
王秀才下午得到掌柜转交的信和盒子,满心欢喜打开,却是前一盆冷水浇下来,后一盆冰块浇下来,当即就冻在了原地。
要说张小姐呢,分手就分手吧,直说别人的条件更好我选择了别人,这王秀才痛一下就接受了,偏偏她不,她要装着肝肠寸断的样子,垂着泪还上当初的定情信物,还要满心不舍地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呸!多么的无助无奈啊。
王秀才万念俱灰,回到家就成了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