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被污蔑不孕不育,误惹王爷后孕吐了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问归期

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问归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沈玉寒微微颔首,语气依旧沉稳,“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就地休整,今晚不再追击,避免打草惊蛇。”

    “是,侯爷。”何骁应声领命,随即转身去安排各项事宜。

    沈玉寒负手而立,站在旷野之中。

    望着远方的夜空,脑海中思绪纷繁。

    粮草危机暂时得解,但战局却远未结束。

    敌军已在边境盘踞多日,掌控了大片土地,甚至已经深入数十公里。

    若要真正击退敌军,光凭这几次奇袭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加缜密的策略。

    沈玉寒沉思片刻,便决定立刻写信向皇帝汇报战况。

    这一战虽有斩获,但他必须让朝廷知晓当前的局势,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与此同时,他心中牵挂的,还有远在京城的方清月。

    每当夜深人静时,思念的波涛便涌上心头。

    她定然也在担心自己,他需要给她报一封平安的家书,让她安心。

    夜风拂过,沈玉寒回到自己的营帐,灯火微弱却足以照亮整个书案。

    他坐在案前,取出一卷绢帛,心中思绪渐渐归于平静,提笔开始写信。

    陛下亲鉴:

    边疆战事久拖未决,敌军近日已占领边境数十里土地,气焰日嚣,试图进一步蚕食我大盛版图。

    臣虽屡次撤退,非懦弱之为,实为诱敌深入。

    近日,敌军轻敌,我军趁机夺回其粮草储备,已暂解后顾之忧,然敌军兵力仍雄厚,现急需朝廷增派兵马,以助臣彻底击溃贼寇。

    臣将率兵继续坚守边境,誓死保卫大盛江山,望陛下明鉴。

    沈玉寒写到这里,顿了顿,眉宇间浮现出一丝深沉的忧虑。

    他虽战局稍有得手,但敌军在边境盘踞已久。

    若不速战速决,后果将更加难料。他提笔继续书写。

    “此外,敌军已深入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望朝廷能施以抚恤之策,安抚民心。”

    “臣在此发誓,定不负陛下所托,早日收复失地,还百姓太平生活。”

    他笔锋一转,迅速将信件封好,交给心腹亲兵,并叮嘱道:“此信速速送回京城,务必以最快的速度交到陛下手中。”

    亲兵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沈玉寒目送亲兵消失在夜色中,随即又提起狼毫,开始写第二封信。

    这封信不再是给朝廷,而是写给心心念念的方清月。

    每一笔落下,都带着他深藏于心的牵挂。

    清月亲启:

    玉寒平安,勿念。

    近日战事虽急,然局势已稍稳,我军得以奇袭敌军粮草,现粮草充足,士气亦有所恢复。

    虽敌军仍盘踞边境,然玉寒已布下反击之策,定能逐步收复失地。

    你与腹中孩儿可安好?

    玉寒常念,心中牵挂不已。

    待战事稍有缓解,玉寒定归京城,亲见你与孩子平安。

    清月,望你切勿过忧,安心静养。

    勿忘,玉寒在此,心念你每一分每一秒。

    沈玉寒写至此处,笔锋稍缓,心中涌起柔情。

    他想象着方清月在京城中的模样,想象她每日在窗前等待家书的神情,心中百感交集。

    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眼前的战事决定着千万百姓的命运。

    但他也同样知道,远方有一个人始终在等待他的归来。

    “清月,待我归来,定给你与孩子一个平安的未来。”

    他放下笔,将信件折好,交给另一名亲兵:“这封信,速送回京城,交到清月手中。”

    亲兵领命,立即动身前往边关信使处。

    沈玉寒目送亲兵远去,深吸了一口气,站在营帐门口,抬头仰望着满天繁星。

    星空浩瀚无垠,他的心中却分外平静。

    半月后,秋风吹拂,京城的天空蔚蓝如洗。

    方清月站在庭院的枫树下,轻轻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腹部。

    她此刻已经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胎动明显,但心中那份牵挂始终未曾平息。

    沈玉寒远在边疆的消息,如一根紧绷的弦,日夜缠绕在她的心间。

    虽有之前的家书告知他平安无恙,战局稳中有进,可那封信已经是数月前的事情。

    自此,沈玉寒再无消息传回,她心中的不安随着日子的推移愈发强烈。

    她总是告诉自己,玉寒一向冷静沉着。

    定能处理好边疆的战事,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沉重。

    今日,她在庭院里散步,秋阳洒下温暖的光。

    金黄的枫叶随风飘落,带来一丝宁静。

    方池月站在一旁,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感觉却格外敏锐。

    她听见姐姐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道:“姐姐,你今日心绪不宁,可是又在担忧侯爷?”

    方清月微微一笑,虽极力掩饰,但那淡淡的忧虑依旧在她眉宇间徘徊。

    “池月,玉寒的信已经有些时日未到了,我总觉得心里不安。”

    她抚摸着腹部,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孩子动得厉害,每日我自为他们把脉,脉象倒是平稳。”

    “但孩子的安稳并未让我彻底安心,玉寒迟迟没有消息,这让我夜不能寐。”

    方池月蹙眉,轻轻走到方清月身旁。

    握住了她的手,柔声安慰道:“姐姐,侯爷定然是战事繁忙,所以暂时未能给你回信。”

    “你常说侯爷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定会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如今你要做的,便是好好静养,照顾好自己与腹中的孩儿。”

    方清月点了点头,心中虽感安慰,但那份担忧并未消散。

    她心中清楚,边疆的战事绝非易事,沈玉寒虽有奇谋。

    但敌军狡诈,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险境。

    每当夜深,她总会坐在床边,手中捧着那封早已泛黄的家书。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上面的字迹,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沈玉寒的存在。

    “池月,你说得不错,我不该过于忧虑。”

    方清月轻轻拍了拍妹妹的手,目光柔和,却带着一丝无奈。

    “只是这心悬着,终究难以放下。”

    “每当夜里孩子踢动得厉害,我便总想着,若玉寒在身边,他定会比我还要担心吧。”

    方池月轻轻摇头,微笑道:“姐姐,我虽看不见,但我能感受到你对侯爷的思念。”

    “可是,姐姐,你不能让自己过度忧虑,孩子们也需要你保持平和的心境。”

    方清月微微叹息:“是啊,孩子们还未出世,我已有如此多的牵挂。”

    “若玉寒能平安归来,哪怕一日,我便再无其他奢求。”

    她说话间,腹中突然一阵胎动。

    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焦虑,轻轻地在她腹中翻腾。

    方清月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轻声安抚道:“好了,好了,不要乱动,娘亲没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