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母双亡,农家孤女当自强 > 第135章 何错之有

第135章 何错之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管怎么说,这事他们也没有办法。

    总不能去劝吴成当无事发生,再把她接回去。

    他们不知道的是,吴成现在正心里窝火。

    那八两银子,想也知道徐家人是不会还给他的。

    他把徐草儿赶出来后,她就每日去外头讨了吃的,晚间再回来,缩在门口。

    久而久之,便传出很难听的话来。

    有人给徐草儿编了个凄惨的身世,说她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没人替她撑腰,硬生生被吃了绝户。

    也有人说,徐草儿偷人,还把奸夫带回家,被吴成抓奸在床。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吴成想着,是不是去求一求杨树,让他帮忙把钱追回来。

    却见小兴带着徐老四和徐小弟进来。

    吴成脸一下子拉下来,道:“怎么把他们放进来。”

    小兴:“他们说来还钱。”

    吴成有些意外,徐老四上前一步,把一个旧帕子包着的东西放在桌上,道“姐夫,这是我攒的钱,共五钱六十文,剩下的,我再慢慢还。”

    吴成打开帕子看,里头是一小块银子,和一些零散铜板。

    他把东西包起来道:“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剩下的早些还回来。”

    说完,便让小兴送客。

    徐老四却站在原地,道:“姐夫,钱我慢慢还你,能不能让我姐先回来?”

    “不能。”吴成冷着声音道,他时常恨自己当初不该一时心软,领了个祸害回来。

    现在既然赶出去了,就没有再让她回来的道理。

    “姐夫,”徐老四扑通一声跪下,徐小弟见了,也跟着一起跪。

    “你就原谅她这一次,往后我当牛做马的报答你。”

    “当牛做马报答我?像现在这样,我帮了你们,你们反过来坑我一把吗?”

    徐老四面色通红,但他丝毫没有羞愧之色。

    “姐夫,或许你会说我兄弟几个卑鄙。但我不觉得我们做错了。杨东家家里,一个举人,一个秀才,本就不缺这点营生,我们一家却快要饿死了。况且我们又没偷没抢,靠自己的双手做生意,也没有偷杨东家的馒头秘方,可没有对不起谁。”

    吴成听着他的歪理,气得冷笑道:“我没买你姐时,你家里也快饿死人,怎么不见你们靠自己的双手,到城里来做生意?”

    徐老四咬了咬牙,道:“杨东家又不缺吃不缺穿,被人占点便宜怎么了?不是说,读书人心怀天下百姓吗?他家还有两个读书人呢,想来是不会计较。”

    “给我滚出去。”吴成脸色铁青,指着门外道。

    徐老四见他冥顽不灵,也气呼呼的站起身,牵着徐小弟,道:“姐夫,咱们才是一家人,你偏要帮那姓杨的,算怎么回事?”

    吴成抄起凳子就砸了过去。

    徐老四往旁边一躲,看徐小弟被吓得不敢吱声,便把他抱在怀里,道:“冥顽不灵。”

    说着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潘小兴和吴青带着小壮在房里,听到声音出来,徐老四两个已经不见人影。

    他看吴成脸色铁青,知道是被气着了。

    给他倒了碗水,道:“叔,别为了他们把自己气着。”

    吴成缓和了脸色,问他:“小壮呢?”

    “和弟弟在屋里玩呢。”

    “你也玩去吧,看着点弟弟。”

    小兴应着去了。

    …

    稻谷终于可以收割,和预料的一样,最好的田里产出也只有一百来斤。

    差些的田里,产出只有几十斤。

    且多是空秕粒,一袋谷子提在手里,轻飘飘的。

    粮行那边排的队伍,更加长了一些。

    杨树把馒头又涨了两文钱,每日只做三十斤面粉。

    徐老大老二回村里收稻谷,徐老四和徐小弟留在城里,每日也只做几十斤去卖,

    他和吴成常在路上遇到,他没事人似的,照常叫吴成姐夫。

    有一次,他们两个都看到徐草儿在街上乞食,吴成调头就走。

    徐老四走过去,给了徐草儿几个馒头。等她吃饱了,让小弟把她带回家,梳洗干净。

    徐草儿却不愿意,洗干净了,乞食没人给。

    况且她回不了家,这层脏污对她来说,是一层保护她的武器。

    “姐,要不你回村里去吧,住我和小弟那屋。”

    徐草儿却冷笑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

    过了些日子,杨树听说乡下的人被逼得没办法。

    抓来虫子捣碎,加水泡一天一夜,滤出虫尸,把水洒在庄稼上。

    没成想却有奇效,虫子死了一大半,剩下的不知是闻了同类气味,也不吃不喝。

    没过多久就死了。

    衙门已经派人下去查看,如果事真,便全县推行这个法子。

    过个四五天,察看的人回来,满脸喜色,说那法子果然有效。

    县令大人欣喜若狂,如果不出岔子,他的功劳本上就能记上一笔。

    等任满后,他这个七品小官,屁股也能动一动了。

    不管怎么说,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农户们将虫尸收集起来,沤成肥料撒在田里。

    又种了一茬稻谷,并各色豆子。

    等秋末收割时,发现田里不但没有虫子,稻谷也长得很好。

    沉沉的稻穗压弯了禾杆。

    这是许多年没见过的丰收景象了。

    有些老农跪在田里,手捧着稻穗嚎啕大哭。

    县太爷特意上奏朝廷,减免一年赋税。

    今年过冬,终于不用冻饿致死。

    杨树找了人来,把厅里那堵墙砸开,院子里的棚子也搭好了,柴火都搬了出来。

    所有屋子的墙都重新粉刷过。

    又将屋顶的瓦片理了一遍,有碎裂漏水的,都给换了。

    粮价终于降了下来。

    杨树也想好了新营生,在隔了书院一条街的地方,开一个小饭馆。

    秋月却有点担心,怕本钱太高,没人来吃饭。

    杨树笑道:“我这跟旁的小饭馆不一样,他们卖细面,咱们卖粗食。”

    什么样的粗食呢?

    一锅饭,里头放糙米、红薯、豆子,煮成杂粮饭。

    炒咸菜时放点猪油和油渣进去,吃着又咸又香。

    卤一些蹄膀,切开来,有人要买,三文五文都行。

    加一文钱,便可浇一勺卤汁在饭里。

    铺子不大,只能放三张桌子,后院的井边,隔出一间小小的厨房,每月赁钱七百文。

    加上桌椅板凳,不到三两银子便可开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