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元嘉北伐之巧撤兵锋
刘宋王朝,文帝刘义隆自接手政权以来,他苦心经营,经过一番内部整顿,政权逐渐稳定。如今,刘宋历经元嘉之治,国力蒸蒸日上,刘义隆心中渴望一场胜利,以加强自己的威望,巩固统治。
而此时,北方的北魏正面临着柔然和吐谷浑等势力的威胁。刘义隆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北魏正与北方的柔然交战,在南部的兵力相对薄弱。为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北魏皇帝拓跋焘决定对南朝宋只做防御,部队撤回黄河以北。
刘义隆果断下令,派到彦之统率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将领进行北伐。旌旗猎猎,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面对宋军的进攻,贯彻积极防御的预定方针,避其锋芒,主动后撤。还没有等宋军到达攻击地点,他就下令黄河南岸的碻磝、滑台、虎牢、金墉、洛阳等重要地段的兵力统统撤到黄河北岸驻防。
由于北魏主动撤离黄河以南地区,宋军一路势如破竹,没费什么周折就收复了滑台、虎牢、洛阳、金墉等军事重镇。到彦之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轻松收复了兖、司二州,并把兵力全线撒开,东起延津,西至潼关,两千里河防,分兵把守。一时间,宋军士气大振,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自身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北伐的宋军兵力本就不多,如今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诸多城池后,每个地方都要留兵力驻守,兵力分散得如同撒胡椒面一般,每一个点的兵力都变得非常薄弱。
北魏在迅速解决了北部的威胁后,开始集中力量反攻。拓跋焘派冠军将军安颉统御各路人马,气势汹汹地袭来。
到彦之得知北魏军队杀来,心中慌乱,决策出现失误。副将王蟠龙在水上作战中被北魏镇守邺城的杜超击败并斩杀。接着,北魏名将安颉的军队东下进攻虎牢,虎牢很快被攻克,刘宋守将尹冲和崔模竟然投降了北魏。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到彦之惊慌失措,打算放弃所有辎重向南徒步撤退。关键时刻,老将王仲德站了出来,他力劝到彦之不可如此草率。在王仲德的规劝下,到彦之率领部队到达历城,焚毁了辎重后徒步撤退到彭城。
与此同时,安颉渡过黄河攻打洛阳金墉城。当时防守洛阳的杜骥因城墙残破难以坚守,便诓骗姚耸夫协助防守。最终,两人都放弃城池逃离,洛阳失守。
刘义隆得知北伐形势逆转,决定御驾亲征,潘淑毅然相随。潘淑对军国大事常有独到的见解,刘义隆对她宠爱有加,常常与她商议朝政。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旌旗蔽日,士气高昂。刘义隆紧急启用檀道济做为先锋,檀道济带领着先锋大军日夜兼程,奔赴战场。一路上,宋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北魏的多个城池。
拓跋焘派出老将叔孙建堵截刘宋大军,叔孙建年少时就以智勇双全闻名,他渡过黄河向南进军,一路平推,大败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斩首五千余级。 接着,叔孙建又分兵夹击刘宋的救援军队,派轻骑截断宋军的前后,并焚烧谷草,断其粮道。
随着战线的拉长,宋军逐渐陷入了困境。粮草供应不足,士兵疲惫不堪,北魏军队几次火烧宋军运粮船,宋军后勤补给难以跟上,军中粮草即将耗尽,形势变得十分危急。
可就在此时,军中出现了几个叛徒,他们偷偷跑到北魏军营,将宋军粮食将尽,军心不稳,无心恋战,故而即将撤退的消息告知了魏军。北魏军将领叔孙建得知此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指挥大军追赶宋军。
刘义隆心急如焚,潘淑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臣妾近日苦思冥想,有一计或许可解当前困境。”
刘义隆连忙问道:“爱妃有何良策?”
潘淑娓娓道来:“如今我军粮草被烧,北魏军队紧追不舍,可派檀将军依此计行事。”
刘义隆点头同意,急忙召集大将檀道济共同商议对策。二人看向檀道济。檀道济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为刘宋王朝屡立战功。
潘淑看着檀道济,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策:“檀将军,…………。”
檀道济听完,心中对潘淑的智谋佩服不已,说道:“娘娘此计甚妙,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夜晚,星光黯淡,一片寂静。檀道济下令在夜间让人运来许多沙子。士兵们虽然心中疑惑,但军令如山,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檀道济按照潘淑的计策,命令管粮的士兵们用斗称量沙子,一边量一边高声报出所称量的数字,然后将沙子装入袋子中。
“一斗、二斗、三斗……”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宋军真的有大量的粮食。在天亮前,檀道济又让人把营中少有的粮食撒在沙堆的表面。月光下,远远望去,那一个个沙堆就像是一堆堆金黄色的粟米。北魏军队的探子看到宋军军营里的一座座“粮垛”,误以为宋军粮食充足,急忙回去向主将报告。
清晨,阳光洒在宋军大营,各营兵士醒来,看到大营里那仿佛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的惊慌顿时消散。他们仿佛又充满了力量,军心得到了极大的安定。
而此时,北魏军将领叔孙建,不敢贸然进攻。他原本以为宋军已经陷入绝境,可如今看到宋军大营中粮食充足的景象,他怀疑自己中计了,斩杀了“诈降”的宋军。
潘淑得知檀道济成功后,心中大喜。她对刘义隆说道:“陛下,臣妾之计已成。如今北魏军队不敢进攻,我们正好趁机撤退。”刘义隆点头同意,下令全军准备撤退。
趁着魏军犹豫不决的时候,宋军井然有序地开始撤退。檀道济自己只穿一件白色便服断后,他坐在轿子中悠然前行。北魏军队看到檀道济如此从容,更加怀疑宋军有埋伏,始终不敢发起攻击。
在檀道济的掩护下,宋军有条不紊地撤退。他们掩埋了一些不必要的辎重,轻装前行,速度极快。
北魏主将叔孙建虽然心中怀疑,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过宋军。他派出一小队骑兵,试探性地追击宋军。檀道济早已料到北魏军队会有此一举,他命令士兵们在道路两旁设下伏兵。当北魏骑兵追来时,宋军伏兵四起,将北魏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叔孙建得知骑兵被伏击后,再也不敢追击宋军,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远去。
宋军成功地摆脱了北魏军队的追击,安全地撤回了刘宋境内。刘义隆和潘淑对檀道济的表现赞不绝口,重重地赏赐了他。
此次北伐,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也给北魏军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潘淑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也让刘义隆对她更加宠爱和敬重。
回到京城后,刘义隆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表彰在北伐中立下战功的将士们。潘淑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自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潘淑继续为刘义隆出谋划策,协助他治理国家。他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刘宋王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檀道济也成为了刘宋王朝的中流砥柱,他率领着宋军多次抵御北魏军队的进攻,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岁月流转,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刘宋王朝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但刘义隆并没有气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再次北伐,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