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开源节流之策
一位幕僚说道。
“大人,依下官之见,宫廷的用度可以适当削减,比如减少一些奢华的宴会和赏赐,想必也不会影响太大。”
刘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是一个方面,但还不够,我们还需从官员的俸禄和补贴入手,看看是否有可以调整的空间。”
另一位幕僚犹豫了一下。
“大人,此事恐怕会引起官员们的不满,阻力不小啊。”
刘季说道。
“为了国家安危,为了百姓福祉,就算有阻力,我们也必须要推行,只要我们有理有据,相信陛下会支持我们的。”
经过数天的商讨和研究,刘季终于拟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然而,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在这一个月里,刘季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
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为国家解决军费问题。
终于,一个月的期限到了,刘季带着详细的方案进宫面圣。
嬴昭坐在御书房中,急切地等待着刘季的到来。
刘季走进御书房,跪地呈上方案。
“陛下,臣幸不辱命,这是臣拟定的开源节流方案,请陛下过目。”
嬴昭接过方案,仔细地翻阅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刘季,你做得很好。此方案详尽周全,考虑周到。若能依此施行,想必能够解决军费问题。”
刘季松了一口气。
“多谢陛下赞誉,只要能为陛下分忧,为国家解难,臣万死不辞。”
嬴昭当即下令,依照刘季的方案施行。
一时间,朝廷上下掀起了一场开源节流,官员们的俸禄和补贴也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最终成功地解决了军费问题。
又过了数月,江南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水灾,洪水泛滥,淹没了无数的农田和村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嬴昭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韩言率先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江南水灾严重,百姓深陷困境,臣建议可派官员前往江南赈灾,发放粮食和衣物,以解燃眉之急。”
有大臣立即附和道。
“韩统领所言甚是,当务之急是要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度过难关。”
刘季却摇了摇头。
“陛下,赈灾只是一时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要长治久安,还需治理河道,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以防再次发生水灾。”
韩言反驳道。
“刘大人,治理河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百姓急需救助,岂能等到河道治理完成”
刘季毫不退让,说道。
“韩统领,若只注重赈灾,而不解决根本问题,下次水灾再来,又当如何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
双方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
嬴昭沉思片刻。
“刘季所言有理。但韩言所说的赈灾也刻不容缓,朕决定,派韩言负责赈灾事宜,刘季负责治理河道,你们二人务必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江南水灾问题,让百姓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韩言和刘季跪地领旨。
“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领旨后,两人迅速行动起来。韩言带着大量的粮食、衣物和药品,马不停蹄地赶往江南灾区。
他亲自组织赈灾队伍,深入灾区,将物资发放到每一个灾民手中。
而刘季则马不停蹄地召集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和身强力壮的民夫,众人浩浩荡荡地奔赴灾区。
不辞辛劳,每日亲自监督工程进度,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只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就在两人全心全意在外赈灾修河的时候,朝廷之中却有一小撮心怀叵测的小人,妄图借机给他们上眼药,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一日,朝堂之上,几位大臣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压低声音小声议论着。
“哼,这刘季和韩言,在江南还不知道怎么中饱私囊呢!”
“就是,那么多的款项拨下去,能有几分真正用到灾民身上说不定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咱们得在陛下面前好好说道说道,不能让他们得逞!否则咱们以后哪还有机会出头”
于是,他们瞅准机会,纷纷向嬴昭进言。
“陛下,这刘季和韩言在江南赈灾修河,时间过去这么久,恐怕其中有猫腻啊!”
嬴昭皱了皱眉,说道。
“休要胡言乱语,朕相信他们的忠心,刘季和韩言皆是一心为国为民之人,岂会做出这等卑劣之事”
另一位大臣接着。
“陛下,人心难测啊,这么多的钱粮,谁能保证他们不动心思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又有几人能坚守本心”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嬴昭的脸色,试图从中找到一丝动摇的迹象。
“对啊陛下,听说他们在江南作威作福,根本不把灾民的死活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享乐,哪管百姓的死活!”
又有大臣添油加醋地附和着,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够了!”
嬴昭终于忍无可忍,怒喝道。
“待朕派人前去查看,若他们真有不法之举,朕绝不轻饶,朕绝不允许有任何官员辜负朕的信任,损害百姓的利益!”
于是,嬴昭派出一名御史前往江南查看情况。
这名御史名叫欧阳信,平日里就趾高气昂,仗着自己的身份在京城作威作福,欺压良善。
此番得了上方宝剑,更是觉得自己不可一世,真把自己当成了二皇上,一心想着要在江南好好显摆一番自己的威风。
欧阳信抵达江南后,全然不顾灾情的紧急和灾民的困苦,不先去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当地最豪华的驿站,享受着种种奢华的待遇。
随后,他派人将刘季和韩言叫来,准备好好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刘季正在河道工地忙碌着,与工匠们一起探讨施工方案,身上沾满了泥土,汗水湿透了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