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再打匈奴
赢昭身后的大秦将士们齐声高呼。
“杀!杀!杀!”声音响彻云霄,震人心魄。
阿古力见状,脸色一沉,下令道。
“给我冲!谁先拿下赢昭的首级,重重有赏!”
匈奴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大秦军队,赢昭拔剑出鞘,高呼:“将士们,为了大秦,为了荣耀,随我冲锋!”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天际,大秦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与匈奴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匈奴骑兵凶悍无比,且训练有素,一时间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难分胜负。
赢昭见此情形,心中暗想:“如此下去,绝非长久之计,必须想个法子破敌。”
他目光扫过战场,突然心生一计。
赢昭大声喊道:“左翼迂回,右翼包抄,中军坚守!”
大秦将士们闻令而动,迅速变换阵型。
匈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阵脚,赢昭趁机率领一队精锐骑兵,直捣匈奴中军。
阿古力大惊失色:“不好,快拦住他们!”
但为时已晚,赢昭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匈奴士兵纷纷倒下。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大秦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
阿古力见势不妙,想要撤退,昭岂会让他轻易逃脱,高声喝道:“匈奴贼寇,哪里逃!”
大秦将士们士气大振,对匈奴穷追不舍,最终,匈奴大败而逃,丢下了无数的尸体和兵器。
赢昭望着远去的匈奴残军,心中松了一口气。
“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此次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秦的疆土,百姓们欢呼雀跃,为大秦的胜利而感到自豪。
赢昭凯旋而归,咸阳城百姓夹道欢迎。
“太子殿下威武!”
“大秦万岁!”
赢昭面带微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这段时日以来,在赢昭的苦口婆心与不懈劝说之下,秦始皇终于摒弃了那曾经令他沉迷不已的丹药,转而投身于五禽戏的修习之中。
日复一日,秦始皇的身体状况竟是愈发地好转起来,精力也变得格外充沛。
哪怕是临幸了数位宫女,也不见丝毫的疲惫之色。
秦始皇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仿佛重焕青春,那曾经的帝王雄风再度回归。
然而,他终究是一统六国、威震天下的秦始皇,权力对于他而言,犹如生命之源泉,又怎会甘愿让其落入他人之手,哪怕此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如今,匈奴与辟国皆已被大秦的雄师铁骑彻底征服,边疆得以安定,国内一片繁荣。
在这看似太平的景象之下,秦始皇内心对于权力的渴望再次如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
他满心渴望能从太子赢昭的手中重新夺回那曾经紧握的至高权柄。
但事与愿违,如今的赢昭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凭借着他所掌控的最新式武器,赢昭已然站在了权力的巅峰,犹如云端之上的神只,令人难以企及。
秦始皇深知,想要从赢昭手中夺回权力,绝非易事。
一日,在皇宫的大殿之上,秦始皇眉头紧锁,目光急切地望向赢昭。
“你说把炸药部队组建好了,给朕亲自掌握,这是真的吗?”
赢昭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暗自苦笑。他深知秦始皇的心思,却觉得此刻解释这些问题无疑是浪费唇舌。
于是,他只是饶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李斯,那眼神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不可言说的讯息。
李斯何等聪明,瞬间便领会了赢昭的意图。
他轻轻咳嗽一声,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对着秦始皇恭敬地拱手行礼。
“陛下,太子所言千真万确。就在方才,臣等亲眼目睹了炸药的惊天威力。那一座巨大的假山,在瞬息之间便被炸得粉碎,化为平地,这般强大的破坏力,怕是就连天雷降临也难以与之相提并论,倘若能由陛下亲自掌控这股力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秦始皇听罢,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目光紧紧地凝视着赢昭,脑海中思绪万千。
忽然之间,他不禁想到,赢昭对待自己还算存有仁慈之心。
倘若赢昭真的有心取自己性命,以他当下所掌握的强大实力,恐怕自己早已化作飞灰,连一丝残渣都不会留存于世。
自己曾经痴迷于修仙之道,妄图长生不老,却未曾料到儿子已然拥有了如此足以颠覆乾坤的力量。
秦始皇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根本无心表态。
他只觉自己急需寻一处静谧之所,静下心来好好思索一番,究竟该如何应对赢昭手中那令人胆寒的新式武器,以及那看似难以撼动的权力堡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始皇日夜苦思,却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可行的夺权之路。
他越想越觉得心灰意冷,自己身边的文武百官在赢昭面前,仿佛不堪一击,根本没有与之较量的实力。
如此这般,与其做那无谓的挣扎,倒不如早些将皇位让与赢昭。
否则,若继续僵持下去,只怕赢昭会心生杀意,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铲除,从而取而代之。
终于,在秦始皇三十六年一月,秦始皇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无奈的决定。
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秦始皇面色凝重。
“朕决意让位于太子赢昭,自此退居长寿宫,自称太上皇。”
此语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秦朝一贯的规矩,大臣们理应尊称赢昭为二世皇帝。
然而,赢昭对此却是坚决反对。只见他猛地站了出来,神色焦急,大声制止道:“行了,万万不可如此称呼朕,你们最好想一个别的称呼,朕无论如何都不会做秦二世。”
众大臣们顿时面面相觑,一个个满脸疑惑,不知所以然。李斯更是一脸无奈,向前一步,拱手问道:“陛下,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太上皇已然自称始皇帝,您作为他的儿子,顺理成章便是秦二世。为何您对此称呼如此反感,反对得这般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