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初心不改!
这是在市政府召开的乡镇会议,邀请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准备充足。
郑信简短发言,就将话语权交还到大家的手上。
人人皆可提出看法,关乎一座城市的未来与发展,他不希望有人去故意遮掩隐瞒。
个人的利益与得失,始终比不过一个市里头好几百万人的生计。
轮到李冬远的时候,不少人都将视线挪动到他的身上。
郑信则是对李冬远寄予厚望,在他发言前,先去浅谈自己的意见。
“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
“就比如李冬远,他在富平镇当镇长的时候,把当地建设得有模有样,我下去考察亲眼见到,绝非弄虚作假。”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郑信出口这样的话,明摆着是要站在李冬远的身后。
也方便他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牢牢盯死。
却怎么都没有想到,郑信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一些人不肯将李冬远轻易放过。
“郑副市长,你可不能公然地偏袒,他在富平镇当镇长的时候是做出一些成绩来。”
“现在呢?被调到了北山镇,我们可是听说那里的情况一团糟糕。”
说话的人李冬远并不认识,言语中满是针对意味,要说无故使然,他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出尽风头,不知觉中就已经招惹来这些人的嫉妒与憎恨。
郑信面露不悦,就朝着刘桂平看了过去,极为明显。
他这个是经委办公室的主任,理所应当在这个时候站起身来,展现一下强大的控场能力。
怎奈何,刘桂平对于李冬远也是怀恨在心,巴不得旁人去找他的麻烦。
此时此刻,刘桂平心里都已经乐开了花,装作没有看见倒也罢了,被郑信点了名后竟然选择去和稀泥。
“郑副市长,我倒觉得大家有意见是正常的。”
“李冬远同志在北山镇上的确没有建树,众人也非虚妄之言,不过是讲了真话。”
“你……好啊!讲得可真好!”
郑信咬紧牙关,哪能猜不透刘桂平的那点恶毒心思。
如此要紧的时候,仍然是处处在替自己考虑,丝毫不懂得顾全大局。
哪怕郑信故意把话说得难听,刘桂平仍然是打定了心思,一定要让李冬远在人前出丑。
装聋作哑,将头扭到一旁,那副做派着实气人。
李冬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想郑信这样大的领导跟着自己去为难。
执意要为自己说话,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有可能会令其他人质疑不断。
私底下,不知道会有多少难听的话,光是想想都令人无法接受。
郑信这样大的领导,最需要爱惜自己的政治羽翼。
想到这里,李冬远再也没有犹豫。
“郑副市长,大家对我有不满的情绪,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北山镇上也有几个月的时间,当地的经济发展始终是不见成效。”
“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应该检讨。”
李冬远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下来,郑信于心不忍,更有一些人仗义执言。
成效确实不怎么样显着,但要说一点都没有,那对于李冬远来讲就太不公平。
王东来和另外几人承包鱼塘,又和县里头的餐饮行业建立长久合作。
扩大养殖规模,这都是实打实的,谁都抹灭不掉李冬远在这些事情上做出的贡献。
眼见如此,郑信心中暗暗猜测,李冬远绝对不会是那种冲动行事,不去考虑后果的人。
干脆抬手制止住会议室中的喧闹声音。
“李冬远同志,你还有其他话要讲吗?把大家叫到这里来,本就是交流学习。”
“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怎么想的就怎么往出说,不要有人乱挑毛病,我给你做主。”
郑信公开表态,要当李冬远的坚强后盾,不少人心里头都泛起嘀咕。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李冬远又怎么能继续遮遮掩掩。
便把自己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所考虑的一个项目计划,完完全全地拿了出来。
“经济发展,也要因地而异,不能是一套法子照搬照抄。”
“富平镇有山有水,房屋更具特色,应当是着重旅游。”
“北山镇的情况大有不同,条件落后,各方面的配套也不完善。”
在李冬远说完这些话后,现场质疑的声音有不少。
他却不去理会,接着开口说道。
“北山镇,想要真正的建设发展,那就得找一条崭新的道路,一走到底。”
“李镇长,你就不要在这里吹嘘自己过往的一些功绩,还是讲点现实的。”
又有一个乡镇干部举手发言,矛头直指到李冬远的身上,毫不客气。
不给李冬远反应的机会,紧接着开口说道。
“李冬远同志,你有必要认识清楚,理论和实践是会存在很大差异的。”
“就北山镇的问题来讲,你有没有具体方案?要是没有,那你这就是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啊!”
对李冬远抱有意见的人,这一刻全都窜了出来,前所未有的团结。
人性本就如此,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更优秀,就好像当下这番情形。
“李镇长,要不行你还是回去,做你的美梦去。”
“咱们这里讲究实际,可不能空口白话,随随便便地谈论。”
“郑副市长,我觉得李冬远同志这种行为很欠妥当,有必要加强一下思想教育。”
如此言语,一直都回荡在李冬远的耳边,不曾停歇过。
刘桂平流露出一丝阴狠得意的笑容,看着李冬远被人为难,心中最是痛快。
却没有人想象得到,李冬远并非是在这里随随便便地谈论一些道理。
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大方向上总归是没有错的。”
“药材种植,不就是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已经在一些地区试点成功,最为火热的吗?”
李冬远把话说完,不少人都呆愣在原处,神情错愕。
不为别的,就为李冬远这一大胆想法,整个市里头都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在种植药材。
国家是在提倡,收购价格也是持续走高,却不一定能够适合当地。